天天看點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受上海、江蘇、吉林等多地疫情影響,8家供應商停工、停運,坦克300在4月14日起暫停生産。”

“Model 3現在預訂、提車都在第四季度了。”特斯拉的銷售不時在朋友圈暗示:特斯拉已經停産了,要抓緊時間下訂,早定早拿。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坦克300 和Model 3都是網紅車型,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它們的遭遇表明:國内汽車行業又進入了一次困難期,主要原因是各地蔓延的疫情,導緻供應鍊不能正常運轉。

此時,正值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大爆發,整個行業處于“換道超車”的關鍵時期。

DEARAUTO

4月上旬零售下降32%,全年

或因疫情損失20%

新冠疫情從今年3月份開始散發,4月份加劇,進而影響到全國汽車的生産和銷售,很快就展現在産銷資料上,下降的幅度觸目驚心。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根據乘聯會4月13日釋出的監測資料,今年4月1日-10日,乘用車新車零售24.6萬輛,同比下降32%,較上月同期下降39%;乘用車批發24.2萬輛,同比下降39%,環比上周下降72%,較上月同期下降45%。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一般而言,3-4月上市新車仍是促進銷量的重要手段,因為适逢一年汽車行業最重要的節日—北京車展(或上海車展),廠商借此平台推動各類新車的上市,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回暖,但今年的北京車展已經宣布延期,主機廠的節奏面臨全盤調整,也不利于地方車展的開展效果,給4月的經銷商營銷傳播中的推廣環節帶來一定損失,正常燃油車銷售環境受阻。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估算,疫情可能給中國汽車産量帶來大約20%的損失。

DEARAUTO

汽車産銷重鎮陷入停擺狀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波疫情對汽車行業的沖擊可能不亞于2020年年初。根據野村證券最新釋出的報告估算,目前中國45個城市中約3.73億人處于封控或半封控中,占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高達40%。

更可怕的是,這一波疫情襲擊了汽車産銷重鎮——吉林(長春)、上海、廣東,這三地是國内排名前三的汽車生産重鎮,占據全國汽車産量的1/3。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長春和上海還分别是一汽和上汽這兩家中國最大汽車集團的總部所在地,上海更是全國經濟中心,周邊地區布滿了汽車零部件産業,影響也會輻射到江蘇、浙江、安徽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

其中,吉林長春市是3月份的重災區。3月13日,一汽集團決定安排在長春的五大整車工廠有計劃全部停産,初步計劃停産到當月16日。計劃沒有變化快,直到4月11日,一汽才解封正式複工複産,在此之前,首批47家零部件企業正有序複工。

4月份,重災區轉移到上海。從3月28日起,位于上海臨港自貿區的特斯拉工廠由于疫情原因停産。原計劃停工4天,不過複産計劃被取消。

如果繼續關停到5月15日,這就意味着特斯拉上海工廠在停止運作大半個月後,這種“熄火”狀态還要再延續一個月。

上海工廠去年的産量超過50萬輛,按一台車30萬元的價值來計算,停産造成多大的損失?

上海當然遠不止有特斯拉,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等衆多主機廠也在上海,年産能以百萬輛來計算。

從汽車産量而言,廣州才是第一重鎮,區内雲集了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産、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等主機廠。幸運的是,廣州4月份的疫情看來相對可控,對汽車行業的沖擊不會像長春、上海一樣。

DEARAUTO

零部件廠不動态複産,

5月份全部主機廠面臨停産?

疫情不僅沖擊主機廠,還有大量的配套工廠,比如上海就有博世、采埃孚等多家國際汽車供應商巨頭的工廠,以及不少涵蓋發動機、動力電池、晶片、車身内外飾等領域的産業鍊配套企業。

一輛汽車,擁有上萬個零部件,任意一個零部件的缺失,都會導緻車輛無法傳遞。之前的晶片危機,似乎沒有在2022年緩解。

更多零部件“斷供”對整車的沖擊波已經顯現, 今年2月份,長城汽車銷量下滑,正是由于博世蘇州承壓于疫情,供應鍊限制了整車産量。而蔚來汽車在4月份關閉合肥工廠5天,也是由于各地零部件受疫情所限。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這種狀況讓業内人士也憂心忡忡,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在4月14日晚間警告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鍊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态複工複産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産了。”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4月15日早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餘承東也表達了類似擔憂——上海如果不能複工複産的話,5月份之後,所有科技/工業産業涉及上海供應鍊的,都會全面停産,尤其汽車産業。他表示,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緻供應鍊斷供停産了。如此持續下去,産業經濟損失/代價将會很大。

DEARAUTO

各部門合力搶救

一般情況下,大件的零配件都會選擇就近生産,而一些小而精的核心零部件,則會進行集中采購,也就是說,大部分零部件比較可控。

艱難時刻:4月上旬新車批發暴跌39%,5月全部車企或陷入停産?

汽車行業展開積極的自救,以國内汽車零部件的龍頭博世為例,博世在上海和太倉市的汽車零部件工廠仍在“閉環生産”。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主管部門顯然不會讓汽車行業這種狀況延續下去。

何小鵬同時也表示,“好消息是目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門正在盡全力協調,并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門們的支援和共同努力。”

4月15日開始,上海有部分車輛開始活躍在街頭;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釋出最新通知,要求在4月13日24時前,對目前關停的高速路口進行适當調整,恢複其中的40%,即52個道口正常通行。

這無疑為長三角地區的汽車制造商早日恢複零部件供應,增添了一絲希望。

如果說上述措施是生産端的話,4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需求端做出最新部署—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

目前全國有七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莊)和海南省全省對汽車進行限購,主要集中在燃油車領域。

在此之前的2021年3月-5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三度出台支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包括完善補貼政策、開展汽車下鄉活動、降低新能源車免稅門檻等。2021年6月起,放寬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限制逐漸在全國各大城市落地,二手車跨省流通更為便利。

文 | DA彬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