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化手冊|“獨角獸之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作者:36氪出海

“獨角獸”一詞,最初是為描述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之稀有,不亞于在現實中找到一隻神話動物。但據 CB Insights 的資料,截止目前全球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1000家,其中2021年一年增長了70%,新增近四百家,無怪乎有些媒體将2021年稱為“獨角獸之年”。

遍地奔跑的獨角獸中依然是來自美國的初創企業占比最多,相比而言歐洲獨角獸所占比例還不高,約為13%,但在過去一年中展現出令人側目的增長勢頭。

36氪出海于近期推出全球化手冊系列-歐洲專題,介紹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北愛爾蘭等歐洲國家的創業機遇,展現了歐洲核心市場的風貌。而歐洲獨角獸與其他地區既有相似,比如最熱的賽道同樣是金融科技,也有獨特之處,不乏來自小國而足迹遍及全球的企業。“獨角獸”一詞在歐洲神話中源遠流長,而如今卻指代這些風頭正盛的年輕公司,通過它們或許也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歐洲科創生态的切入點。

存在感越來越高的歐洲科創生态

從增速、融資規模和整體生态來看,歐洲科創市場已經逐漸可與美國相較。據歐洲風投 Atomic 與科創大會 Slush 合作推出的《2021年歐洲科創生态報告》(State of European Tech 21)統計,歐洲科創企業2021年總計融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是2020年的近三倍;而2021年全球500萬美元以下的融資輪中,歐洲企業占33%,美國占35%,顯示歐洲早期初創生态已與美國不相上下。

單看歐洲獨角獸企業的情況,2021所獲融資和數量均以數倍增長。根據 Crunchbase 統計資料,歐洲獨角獸企業所獲投資在2021年同比增長近四倍,總計185輪近500億美元,2020年這個數字僅為118億。新增獨角獸數量也在2021年增長超五倍,從2019年的23家、2020年的15家,增長到2021年的86家。

全球化手冊|“獨角獸之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資料來源:Crunchbase

  • 科創中心英國和高速賽道金融科技

參考 CB Insights 資料,截止2021年4月5日,歐洲共有140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19個國家和15+行業中。

孵化了最多獨角獸的國家是英國,共有43家,總估值約1900億美元,無愧歐洲科創中心的稱号;其次是 GDP 名列歐盟第一、二名的德國和法國,分别有26和24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各約719億美元和549億美元。而部分歐洲國家目前暫無本土獨角獸企業,包括希臘、匈牙利、葡萄牙、冰島等。

英法德三國中,估值400億美元的支付公司 Checkout.com 為英國最高估值獨角獸,在歐洲僅次于“海外版花呗” Klarna;流程挖掘和執行管理軟體公司 Celonis 估值達到110億美元,是德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法國最新獨角獸估值第一則是醫療技術平台 Doctorlib,估值64億美元。

從行業看,金融科技企業最為熱門,企業總估值達到2500億美元,占歐洲獨角獸總估值比例超過半數,并包攬估值前四:依次是來自瑞典的 Klarna,來自英國的 Checkout.com,新型銀行 Revolut 和加密貨币服務平台 Blockchain.com(詳見下圖)。

全球化手冊|“獨角獸之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除了金融科技,電商和軟體服務同樣是熱門賽道。共有17家歐洲獨角獸來自電商和 DTC 領域,其中估值最高的是兩家二手交易平台,法國翻新電子裝置交易平台 Back Market 和立陶宛二手服裝和家居用品交易平台 Vinted;14家屬于網際網路軟體和服務領域,英國視訊會議平台 Hopin 估值位列第一。

其他誕生過較多獨角獸的領域還有醫療健康、汽車與交通運輸、人工智能、資料管理和分析、供應鍊、物流與配送等等。

聚焦細分賽道發展,也有一些在2021年格外引人注目。例如在疫情下蓬勃發展的雜貨配送,兩家德國雜貨配送公司 Gorillas 和 Flink 均在2021年完成數輪融資,創立數月便快速晉升獨角獸企業;NFT 和加密貨币獨角獸同樣有不少在去年完成多輪融資,例如法國足球 NFT 遊戲 Sorare 和奧地利加密貨币交易平台 BitPanda。

  • 本土與海外投資機構平分秋色

對于高估值的歐洲科技公司,來自本土和海外的投資幾乎同樣重要。位于奧地利的國際科技并購&收購公司 i5invest & i5growth 今年初釋出歐洲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報告(The 2022 European Unicorn & Soonicorn Report),通過這些公司的股權結構表得出結論,約40%歐洲高估值公司的投資方來自歐洲以外地區,其中大多來自美國,少部分來自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就歐洲本土投資機構而言,他們更傾向于投資總部所在國/區域的公司,例如德語區(DACH,包括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獨角獸和準獨角獸的投資方近半數同樣也來自該地區。

Crunchbase 曾以投資數量統計歐洲獨角獸的活躍投資方,美國風投 Accel 和 Index Ventures 遙遙領先,對歐洲獨角獸企業的投資數量分别為60和45。其他活躍投資方還包括英國的 Balderton Capital 、法國的 Eurazeo (投資數量均為32筆)、英國的 Nortzone (31筆)等等。

全球化手冊|“獨角獸之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Crunchbase 統計歐洲獨角獸活躍投資方,不含已退出及總部不在歐洲的獨角獸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在歐洲也頗為活躍,對歐洲獨角獸企業的投資高達22筆。騰訊投資過的部分歐洲獨角獸企業包括:法國新型銀行 Qonto、英國數字銀行 MONZO、法國視訊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 Voodoo、愛爾蘭外賣和餐飲線上點單系統 Flipdish 和法國移動支付平台 Lydia 。

  • 主要退出路徑——IPO

另外,i5invest & i5growth 的報告中也盤點了不再是私有化狀态的前歐洲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從晉升獨角獸到退出平均用時約1年11個月,其中多數通過 IPO 上市退出,占比約70%,也有部分被并購或破産。截至目前歐洲史上最大規模的退出發生在2018年,創立于瑞典的音樂流媒體 Spotify 在紐約上市,當日公司市值達到265億美元。

熱門賽道的領跑企業

前述提到歐洲孵化了最多獨角獸的三個行業是金融科技、電商和軟體。以下是估值領跑這三個熱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一些來自英法德等核心市場,也有一些創立于立陶宛等歐洲小國。以它們為例,可以更具象地看到歐洲初創企業的成長路徑。

  • 金融科技
Klarna 瑞典 輪次不詳 估值456億美元

2005年成立于斯德哥爾摩,Klarna 是全球第一家先買後付(BNPL)公司,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多樣的支付選擇,包括分期付款、貨到付款、直接支付等。近期在美國還推出了 Klarna Card 實體卡,供消費者線上或線下使用分期付款服務。據其網站介紹,目前公司員工約5000人,為全球45個國家的1.47億活躍消費者和40萬商家提供服務,主要市場包括歐洲、美國和澳洲。

除了支付,Klarna 也在發力成為一個電商管道品牌,為商家提供營銷、銷售管道和營運管理服務,消費者也可以通過 Klarna 完成種草、訂單管理和物流追蹤。36氪出海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及獨家采訪。

參考 CB Insights 資料,Klarna 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獨角獸,位于位元組跳動、SpaceX、SHEIN 和 Stripe 之後。據報道 Klarna 最初是三位創始人參加斯德哥爾摩商學院比賽時冒出的想法,盡管在比賽裡沒拿到好名次,三人還是創立了 Klarna 并一路發展壯大,獲得衆多投資方垂青,包括紅杉資本、軟銀、螞蟻集團等等。

Checkout.com 英國 D 輪 估值400億美元

總部位于倫敦的支付平台 Checkout.com 創立于2012年,緻力于提供一站式支付服務,包括網關、收單、付款、風控和支付處理等等。公司主要市場在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地區,近期也在開拓美國市場。

Checkout.com 主要競争對手包括 Stripe、Adyen 等,其 CEO 曾在采訪時表示與其他支付公司的不同在于 Checkout.com 隻做公司支付,主要服務大商戶,客戶包括 Netflix、Farfetch、Grab、網易、SheIn 等等。Checkout.com 還為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獨角獸提供服務,例如前文的 Klarna、新型銀行 Qonto、Revolut 等,以及加密貨币平台如 Coinbase、Crypto.com 等,也在進一步探索 Web3 方向的應用。

據其網站介紹,Checkout.com 目前有位于19個國家的員工1700人。今年1月完成10億美元的D輪融資後,公司累計融資18億美元,估值達到400億美元。公司投資方包括 Insight Partners、Tiger Global、DTS Global、GIC 等等。

Revolut 英國 E 輪 估值330億美元

總部同樣位于倫敦,數字銀行 Revolut 緻力打造金融超級應用。2015年創立時,Revolut 主要提供轉賬和貨币兌換服務,如今則提供移動銀行、卡支付、彙款、彙兌等多種服務,使用者還可在其應用内進行股票和加密貨币投資。

除歐洲外,Revolut 也在拓展國際市場,已經進入美國、澳洲和日本。據其網站介紹,Revolut 目前有1800萬個人使用者和50萬企業使用者。

2021年 Revolut 完成8億美元 E 輪融資,累計融資17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軟銀願景基金2号、Tiger Global、TCV 等等。

  • 電商&DTC
Back Market 法國 E 輪 估值57億美元

成立于2014年,Back Market 是一個翻新電子産品交易平台,總部位于法國巴黎。宣傳理念上,Back Market 強調改變電子消費模式,減少産生電子垃圾(e-waste),希望讓翻新機器成為科技消費的第一選擇。

Back Market 作為平台本身不翻新機器,而是選擇第三方合作,由獲得認證的第三方翻新并提供産品。Back Market 會對二手電子産品的外觀和技術狀況進行評級,分為“較好”、“好”或是“極好”(Fair,Good,Excellent)三類,使用者購買後可有30天的退貨期和1年的保修期。據公司資料,産品“故障率”(failure rate)約為4%,即每25台機器有一台運作不如預期,據其估算新機器的故障率約為3%。

Back Market 現有員工約650人,在歐洲多國、美國和日本市場營運,約600萬使用者在 Back Market 上購買過産品。Back Market 的投資方包括 Aglae Ventures、Eurazeo、Daphni、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泛大西洋資本等。

Vinted 立陶宛 F 輪 估值45.3億美元

麥肯錫曾估算,到2030年循環經濟在歐洲可産生1.8萬億歐元的淨經濟效益。2008年創立于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的 Vinted 也是一家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二手平台,銷售二手服飾和家居用品。

Vinted 的理念與 Back Market 相似,希望讓二手成為購物的第一選擇。Vinted 将平台上的商品品類嚴格限制在時尚和家居用品,并且堅持 C2C 模式,不接受品牌或零售商在平台上銷售其二手商品。

據其網站顯示,目前在12個歐洲國家和北美營運,有約4500萬使用者在平台上出售或購買二手産品。在 Vinted 上購物,買家每筆交易會依據商品價格支付一定的“買家保護費”(Buyer Protection fee),如商品與描述不符或損壞可申請退款。

Vinted 投資方包括 EQT Growth、Accel、Insight Partners、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等。與 Vinted 相似的另一家西班牙二手交易平台 Wallapop 也在2021年獲得約1.9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8.4億美元。

全球化手冊|“獨角獸之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維爾紐斯,立陶宛

Sorare 法國 B 輪 估值43億美元

Sorare 是一款夢幻足球遊戲,也是一個 NFT 交易平台。玩家可以出售或購買數字球員卡,收集組成自己的球隊參與比賽,交易均記錄在以太坊區塊鍊上。

Sorare 通過發行球員卡獲得收入,目前并不從玩家交易中抽成。其球員卡分為“限量”、“稀有”、“超級稀有”和“唯一”四類,每類發行數量不同。Sorare 最大的競争優勢之一是其與足球組織的合作,據其網站顯示,Sorare 獲得了233家足球俱樂部的正式授權,包括拜仁慕尼黑、巴塞羅那、皇家馬德裡等等。巴塞羅那球星傑拉德·皮克也是 Sorare 的投資者之一,并擔任 Sorare 的戰略顧問。

據去年9月 TechCrunch 報道數字,自去年1月起平台上交易的球員卡總計價值約1.5億美元,平台上約有60萬注冊使用者,每月約有15萬使用者購買球員卡或組織自己的球隊。

創立于2018年,Sorare 在去年獲得軟銀願景基金2号領投的6.8億美元 B 輪融資,估值達到43億美元。Sorare 的其他投資方還包括 Atomico、D1 Capital、Eurazeo、Benchmark、Accel 等。

  • 網際網路軟體&服務
Hopin 英國 D 輪 估值77.5億美元

疫情下使得衆多活動不得不轉向純線上或是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而 Hopin 定位便是線上活動管理平台,使用者可在平台上舉辦容納50到10萬不等人數的活動,并銷售活動門票、分析活動資料等。2021年 Hopin 進行了多項收購,包括視訊直播平台 StreamYard、線下活動服務商 Boomset、活動營銷平台 Attendify 等,豐富其産品和服務。

2019年創立于英國,據報道 Hopin 在2020年僅有8位員工,而去年已有約800位,均以遠端模式工作。去年8月公司估算年度經常性收入約為1億美元。

Hopin 的創始人 Johnny Boufarhat 年僅27歲,他在采訪中表示認為未來的活動會是“混合型”,線上上線下同時舉辦。Boufarhat 預期 Hopin 會在未來2到4年内上市。

2021年 Hopin 接連完成 C 輪和 D 輪融資,累計融資約10億美元,估值達到77.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 Accel、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Tiger Global Management、LinkedIn 等等。

Personio 德國 E 輪 估值63億美元

Personio 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線上人力資源管理平台,TechCrunch 将其描述為“面向中小企業的 Workday”。Personio 主要為歐洲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功能包括招聘、入職、離職、工資發放、考勤等,同時也在拓展人力流程自動化服務。

據其網站資料,Personio 有1200位員工和約6000客戶。Personio 的投資方包括 Index Ventures、Accel、Lightspeed、Northzone、Global Founders Capital 等等。

疫情使得企業對員工的線上管理成為必要,成立于2014年的 Personio 也借此東風,于2021年接連完成 D 輪和 E 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億美元,估值達到63億美元。

BrowserStack 愛爾蘭 B 輪 估值40億美元

由于網際網路使用者使用的裝置、作業系統和浏覽器多種多樣,測試網站和應用對公司來說愈加複雜。而 BrowserStack 的雲測試平台則為開發者全面測試網站和移動應用的功能、性能和視覺呈現等提供了便利。

BrowserStack 2011年成立于印度,但其國際總部位于愛爾蘭都柏林。愛爾蘭因其企業稅收制度也吸引了包括谷歌、蘋果等在内的衆多跨國公司在此設立歐洲總部。

據 BrowserStack 網站資料,目前公司有950+員工,其平台上約有500萬開發者,每月進行6000萬次測試。據報道 BrowserStack 的付費客戶超5萬,包括谷歌、亞馬遜、微軟、Twitter、Spotify 等,約60%客戶來自美國。

成立七年後,BrowserStack 于2018年完成5000萬美元的 A 輪融資。2021年,BrowserStack 完成2億美元 B 輪融資,估值達到4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 BOND、Insight Partners 和 Accel。

注:

  • 因不同報告和平台統計方法均不相同,本文所引用資料來源統計的歐洲獨角獸數量及分布有差異,本文制圖及解讀主要參考資料為 CB Insights - The Complete List Of Unicorn Companies(收錄時間截止2022年4月5日)。
  • 本文所指歐洲國家包括歐洲經濟區(EEA)國家,以及英國和瑞士。

文|施憶

編|趙小純

圖|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