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可能是中國汽車業最緻命的挑戰,但很多人還沒意識到!

這可能是中國汽車業最緻命的挑戰,但很多人還沒意識到!

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國外已經開始有汽車廠向台積電投資要産能,而我們的汽車廠隻會在那兒叫喚。”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原工信部上司在演講時毫不留情面,矛頭直指國内車企。

此番敲打背後,中國電動車已經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缺芯】

汽車界之是以開始大張旗鼓的讨論造芯,背後的真實原因是已經不堪“缺芯”的困擾,這不隻是中國所要面臨的問題,而是全球車企的共同難題。

根據AutoForecastSolutions之前釋出的資料,晶片短缺已緻使去年全球汽車累計減産約1020萬輛。而投放到市場上汽車還有一部分屬于“缺芯”版,也就是先提車延期補裝晶片。

問題的關鍵是,直到現在,問題不僅沒有被緩解,反倒愈演愈烈。

2月,長城歐拉宣布黑貓、白貓等車型不再接受訂單,哈弗H6也要等1個月以上。幾乎在同一時間,大衆集團CEO赫伯特·迪斯明确表示,為應對晶片短缺,今年大衆将繼續減少海外工廠的産量。豐田繼在3月份進一步減産後,又将其4-6月的日本國内生産目标下調了超20%。

想要拿到晶片也不是不可以,得加錢。

3月24日,意法半導體率先宣布将在Q2全線漲價,包括運輸在途和積壓産品。其他友商跟進,新一輪的漲價潮,已經在路上。

進入4月,福特宣布其用來生産野馬汽車的Flat Rock裝配廠暫停生産,而通用也讓其位于印第安納州的一家皮卡裝配廠放假兩周。總之,一切都在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相比之下,面對此輪缺芯潮,特斯拉雖不能做到獨善其身,但似乎也并沒有傷筋動骨。

資料顯示,2021年,特斯拉全球銷量達到93.6萬輛,同比大增87.4%,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去年均實作傳遞量的跳躍式增長。

這可能是中國汽車業最緻命的挑戰,但很多人還沒意識到!

同樣對晶片短缺脫敏的車企還有國内的比亞迪,2021年,比亞迪全年汽車銷售量達到73萬輛,同比增長75.4%,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9.4萬輛,同比大增231.6%。

特斯拉和比亞迪之是以能降低傷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晶片自研。特别是比亞迪,公司于2002年入場晶片,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已成為IGBT領域僅次于英飛淩的全球老二,不僅自供,還可外銷。

為擺脫晶片短缺的困擾,國内車企自去年以來紛紛投身晶片研發。但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此舉對于解決晶片短缺和穩定供應鍊并沒有什麼作用,因為晶片的開發周期大約需要5年,到時候即便研發成功,缺芯的危機也已經過去了。

車企真正所圖的,是搶占未來整個産業話語權與核心利益的制高點。

【教訓】

十年之後,整車廠能從一輛新能源汽車中拿到多少利潤?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一下PC和智能手機的情況。

PC江湖,微軟和英特爾組成了恐怖的“Wintel”聯盟,一邊牢牢控制整個産業疊代和發展的速度與方向,一邊大快朵頤,将最有油水的那一層湯撈到自己碗裡。以至于到今天,一台5000元的電腦,聯想隻能賺100多元,而英特爾卻可以輕松卷走上千元的利潤,微軟更是坐地收租。

智能手機領域,中國手機品牌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利潤占比卻隻有區區12%。相比之下,市占率不到20%的蘋果卻拿走了全球手機市場75%的利潤。

國内手機廠和蘋果的差別在于,前者奉行“拿來主義”,配置上無差異的采用骁龍+安卓,說的難聽點就是給谷歌和高通“打工”;而後者自力更生,自研A系列晶片+IOS系統。

在整個蘋果産業鍊中,中國企業的苦勞是最大的,但功勞全歸蘋果。最直覺的證據是,蘋果每年在全球賣出去的2億多部手機,90%以上都在中國完成生産,但蘋果一年賺的錢相當于A股最大的前十大蘋果概念股利潤總和的幾十倍。

以上資料揭示出了當下全球産業分工的一個基本事實:

誰能卡住産業鍊最核心環節,誰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而技術含金量低的環節,隻能吃點殘羹剩飯,甚至淪為血汗工廠。

電動車的未來,也是同樣的命運。

那什麼是電動車上最核心的環節?

從燃油車到電動車,最大的變化不是能源從石油變成了電池,而是原本的機械工業品變成了一個數位産品。燃油車最核心的零部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三大件,而未來掌控智能電動車命脈的将會變成晶片和系統。

新能源車界很早就有“軟體定義汽車”這一說法,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到車身、底盤的智能化,再到車路協同、車聯網,智能電動車的運作無時無刻不需要軟、硬體的融合,就連一直追求硬體創新的大衆也公開承認,未來汽車90%的創新聚集在軟體。

與此同時,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實作又需要強大性能、龐大體量的晶片提供支撐。

傳統燃油車上大約有500顆晶片,但高智能的電動車上可能需要2000顆左右的晶片。天風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到2030年,汽車晶片在汽車總成本中的占比将達到50%。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在汽車晶片産業中根本沒什麼存在感。

資料顯示,目前國内自主汽車晶片産業規模不到150億元,汽車晶片的整體國産化率不到5%,該領域基本全被海外大廠壟斷。以目前最為緊俏的主要晶片MCU為例,瑞薩電子、NXP、意法半導體、微芯科技等公司合計控制了中國一半以上的市場。

僅就目前的形勢而言,特斯拉已經活成了蘋果的樣子,而國内新能源車企的命運軌迹則越來越像國産手機廠商。

其後果是,不僅要将整個産業最豐厚的利潤拱手相讓,更将徹底喪失話語權。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晶片龍頭,巅峰時的Mobileye控制着這一領域超70%的市場,在車企面前可謂是說一不二。

為了更好的适應終端需求,特斯拉曾提出要在Mobileye的晶片和算法上自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卻被後者一口回絕。正因如此,馬斯克才堅定了自研晶片的信念。

國内造車新勢力同樣飽受Mobileye的困擾。

2019年,由于Mobileye拒絕将采集到的資料分享給理想,搭載Mobileye EyeQ4晶片的理想One隻能自己再安裝一個資料采集攝像頭。因為Mobileye的晶片不支援車企自行修改算法,蔚來在開發NIO Pilot領航輔助時隻能将自研的算法寫進另一枚晶片,其結果是系統的運作變得更複雜、更低效。

不能修改算法意味着隻能接受與市面一緻的産品,進而失去差異化競争的可能,最終一頭紮進同質化競争的死胡同裡,被迫接受低端化内卷的宿命。

如此說來,中國新能源車産業已經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就像原工信部上司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提到的那樣,國内在新能源車競賽的上半場打的不錯,但下半場決定勝負。

那中國在汽車晶片領域還有迎頭趕上的機會嗎?

答案是有希望。

【出路】

車企造芯,前途可謂喜憂參半。

“喜”的是,車規晶片大多屬于成熟制程,很大程度并不受摩爾定律的制約,這就相當于給中國留了一扇後門。

對于RF、電源管理、MEMS、CMOS傳感器等晶片而言,雖然尺寸、速度和功率等名額也重要,但并不是非要在最先進的節點上進行功能內建,而是要綜合性能、內建度和成本,是以制程的絕對先進在車規晶片領域并不是絕對真理。

以英飛淩為例,其在2018年就推出了第7代IGBT産品,面積相比第4代産品減少了25%,但直到現在,第4代産品依然是市場主流,而該産品是英飛淩于2007年釋出的。也就是說,在車規晶片上中國企業哪怕技術落後十幾年,也有追趕的希望。

“憂”的是,車規晶片終究也還是晶片産業的一部分,對技術、資金、人才同樣有極高的要求。

馬斯克在2013年就有了自研晶片的打算,但早期還是不得不和Mobileye合作,後來從AMD挖來了“晶片大神”吉姆·凱勒,才有了FSD晶片的面世。

即便人才和研發資金到位,要想持續疊代下去,還要翻過規模效益這座大山。

根據業内之前的測算,要想維持一款汽車SoC的持續疊代研發,那麼每年的出貨量要達到百萬級别。如果沒有足夠大的量來支撐,後期根本無法通過商業化來攤薄早期的研發成本,也就無法良性循環下去,除非外部不斷砸錢。

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賣出了93.6萬輛車,按慣例,基本具備了晶片自我疊代的實力。而對國内大多數造車新勢力而言,目前顯然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資料顯示,去年蔚來、小鵬、理想分别傳遞了91429輛、98155輛、90491輛,尚未跨過十萬輛大關。

自去年開始,國内汽車界的“造芯”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激進者如零跑汽車,一度喊出“不造晶片的車企不是一家好科技公司”的豪言壯語,緻使很多車企跟風,開始自行搭建團隊組織晶片研發。但從現實出發,這種各自為戰的方式,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結果恐怕也難言樂觀。

不如集中力量辦大事,通過入股、合資的方式扶持既有的國内晶片勢力,類似于動力電池。于車企而言,既保留了參與研發的話語權,又能提前鎖定部分未來利潤;于晶片公司而言,既得到了資金支援,又拿到了訂單,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和優勢。

事實上,一部分車企也是這麼做的。

2021年,理想牽手地平線,東風持股華芯,吉利聯手芯聚能、芯合科技,今年3月,小鵬和一汽分别向上海瞻芯和芯擎半導體公司做了投資。不知不覺,車企的觸角已經廣泛伸向了晶片。

曆史視角下,半導體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獨立存在和發展的産業,上下遊必須高度協同,裝置、原材料、制造能力、市場缺一不可。汽車晶片的未來也絕不是隻要車企參與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國内整個晶片産業的共同發力。

葉甜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內建電路分會理事長)在之前一次演講中提到的一個資料值得注意,2016年-2020年,中國大陸前十大晶圓制造企業中的内資企業占比已經從44%降到了27.7%,反倒是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企業正不斷擴大在中國内地的地盤。很大程度上,這意味着中國晶片的國産替代不進反退了。

于車企而言,造芯是一條沒有退路的唯一出路,但這條路,真的很難走。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