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22/04/13

導語

疫情席卷而來,強烈的黑雲壓城之勢,讓剛剛緩過一口氣的動力電池行業,再次提心吊膽起來。

作者丨張之棟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别 緻

甯德,出現疫情了。

當甯德更新疫情管控的消息傳來,那占據國内市場佔有率半壁江山的甯德時代,牽動起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心。

另有推波助瀾的是,一張帶有“甯德市工信局緊急通知”字樣的截圖,在網絡流傳。其句讀之間的“急迫”,就差直接言明“前方甯德,禁止出入”。

雖然傳言的真實性難以考證,但萬一該傳言為真,限制原材料供應的甯德時代,還能正常運轉工作嗎?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于是,就甯德疫情的影響,汽車公社向甯德時代進行了詢問,其官方人員這樣說道:近期甯德出現個别疫情,政府臨時更新了防疫管控措施。公司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與相關政府部門加強溝通、協同防疫。目前,為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公司嚴格采取網格化管理措施,確定甯德基地有序開展生産。

好消息是,甯德時代的甯德基地并沒有停産,而且已經有所準備,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伴随着新一輪疫情的洶湧而至,關于動力電池需求端的問題,卻是被再次暴露了出來。

4月9日,蔚來汽車在其官方app上表示,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鍊合作夥伴陸續停産,目前尚未恢複。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産已經暫停。

對的,頭部新勢力的蔚來停産了,李斌更是直言道:一輛車缺一個零件都沒法兒生産!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後院起火,充滿了無奈。剛剛經曆“妖鎳”事件的電池廠商們,還未來得及緩口氣,産業鍊的出口就面臨着被關閉的風險。

換句話說,疫情之下,蔚來怎麼可能隻是個例,當車企們不再向電池廠商要訂單,亦或是車企本身都在停産,Q2季度多出來的電池成本,又會是誰去消化呢?

1

橫看企業事,瑞普“改名”拟IPO

就目前的市場形勢而言,很難不産生一些悲觀情緒。但如果反過來去看3月份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其實要比2月份的資料好看不少。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資料,2022年3月,國内動力電池裝車量21.4GWh,同比上升138.0%,環比上升56.6%,盡顯國内動力電池市場的蓬勃發展。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按照技術路線區分,3月份的三元電池共計裝車8.2GWh,占總裝車量38.3%,同比上升61.2%,環比上升40.5%;磷酸鐵锂電池則共計裝車13.2GWh,占總裝車量61.6%,同比上升238.8%,環比上升69.4%。

資料不會說謊,六四分的局面,讓磷酸鐵锂出盡了風頭。而且這背後,也可以看成是動力電池企業之間技術路線博弈的結果。

甯德時代兩種技術路線通吃,牢牢占據了國内市場的半壁江山;比亞迪憑借刀片電池,在磷酸鐵锂電池的賽道與甯德時代打了個不相上下,位居第二。

中創新航、LG新能源、蜂巢能源等電池廠商,在三元電池方面存在優勢;國軒高科、億緯锂能等動力電池企業,則是在磷酸鐵锂電池的賽道中占據了不少的份額。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然而,除了這前幾名耳熟能詳的“扛把子”之外,這裡想要重點提及的卻是排在第十,剛剛進行完股份改革,且又改了名字的瑞普能源。

瑞普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較為“年輕”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其主要産品包括VDA和MEB标準尺寸的方形鋁殼三元锂、磷酸鐵锂電池。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瑞普能源的背景實力十分雄厚。

企查查顯示,“妖鎳”事件主角的青山控股,正通過直接、間接的方式,持有着瑞普能源近90%的股份。作為青山控股的掌舵人,“鎳王”項光達,更是在瑞普能源中保有53%的股份。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4月7日,瑞浦能源發生了工商變更,公司更名為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有意思的是,瑞普能源與蘭鈞新能源均是青山旗下的子公司,蘭均新能源的電池産品主攻三元高鎳無钴方向,可以與瑞浦能源形成很好的互補效用。

完成股份變革、改名後的瑞普蘭均,其實力無疑是在增強的。而且就在上周,瑞普能源還傳出了最早于今年香港上市的消息,且正在考慮上市前的資金籌集。

有知情人士透露,瑞浦能源正在從新老投資者中籌集約30億元的資金,以尋求300億元(合47億美元)的估值。而在本次籌資完成後,瑞浦能源便有可能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2

縱觀産業鍊,下遊危機乍現

一方面,資本的蜂擁而至,為動力電池企業們的技術創新、産能擴充等提供了保障。但另一方面,整個産業鍊的健康運作,又怎麼可能僅依靠資本就可以實作。

在此時疫情四處開花的背景下,動力電池産業鍊迎來了一次艱難“大考”。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首當其沖的是“産能過剩”的問題。

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産能将達到3000GWh,而電池出貨量2025年預計會在1200GWh左右,産能會出現大幅過剩。

着眼現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國内動力電池的産量共計39.2GWh,同比增長247.3%,環比增長23.3%。而且不管是弱勢的三元電池,還是廣受車企追捧的磷酸鐵锂電池,都實作了大幅度的産量增長。

如此情況下,動力電池企業們卻還是要“哭訴”一聲:受原材料上漲影響,電池要漲價。盡管事實就是如此,但現在的問題是,當動力電池供過于求的時候,價格又怎麼還會上升呢?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講道理,市場最基本的關系便是供需關系,當供大于求的時候,動力電池的價格就會受到市場的調節。而且第二個問題,說是産業鍊下遊的危機乍現,其實也可以當作是動力電池需求側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産能過剩的趨勢逐漸顯現,盡管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動力電池的成本也連帶着有所上升。但另一方面,車企的需求,卻也有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變得羸弱起來。

以蔚來為例,受疫情影響,其零部件都很難湊齊,不得已之下隻好停止了整車的生産,整車都難以傳遞,電池廠商的訂單還會多嗎?

于車企而言,Q2季度的整車生産因為疫情,不确定性劇增。而且需要明确的是,受“妖鎳”事件影響,各種上遊原材料的價格都大幅增長,Q2季度的這批電池,其成本可是要高出許多。

于消費者而言,本季度購車不僅要接受“官方加價”,也是要随時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确定性,比如長時間難以傳遞等。

如此邏輯推導下,假如消費者們的購車願望不怎麼強烈,相應情緒回報到車企、動力電池的産業鍊上,還會有更多的電池訂單和裝車量出現嗎?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不難發現,此時的動力電池企業似乎正處于一種弱勢的狀态——既需要對上遊原材料供應商的意願百依百順,還要照顧到各大車企們的情緒。

然而兩頭受氣的他們,卻又不敢放松絲毫,唯恐被其它友商搶走了這來之不易的市場佔有率。

但另外的角度,誰又會去懷念動力電池“綁架”車企,“綁架”整個行業的時候呢?

市場規律、車企,甚至是上遊原材料供應商們,都在給電池廠商施加壓力。隻不過這種有意、無意的做法,能夠換取到的局面未知,亦或者會催生另外一個強勢的群體出現。

但可以确定的是,這次動力電池企業所遭遇的危機,并不會那麼簡單結束;甚至那些長時間積壓的沖突,一觸即發。

3月動力電池:光鮮的背後,危機來了|一句話點評

張之棟

多偉大的作家,

也不過是在書寫自己的片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