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作者:溫柔的故事人

看《甄嬛傳》時,總是能被劇中人淡如菊的眉姐姐沈眉莊所打動,不同于甄嬛的善于借力,也不同于安陵容的敏感多疑,眉姐姐的身上有一種淡雅從容的氣質,那是一種“甯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的孤高——她既溫柔穩重,骨子裡卻又帶着不屈不從的氣節。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而曆史上有一位傳奇女子,她先後經曆了太子妃、皇後、皇太後、公主四重身份,足可見她的命途多舛、跌宕起伏,她雖然與沈眉莊的家境、出身、年代皆不相同,可她們的身上都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淡雅如菊的氣節。

她便是隋文帝楊堅與皇後獨孤伽羅的長公主,楊麗華。

一、嫁給纨绔太子宇文赟後感情淡漠

楊麗華出生在一個政權更疊的年代,當時他的父親楊堅還是北周一員大将,因為夾在皇帝宇文邕與權臣宇文護暗流湧動的權勢鬥争中而郁郁不得志。

經過12年的悉心鑽營,皇帝宇文邕終于鏟除了宇文護赢得了最終勝利,坐穩皇位的他開始收攏人心,第一件事便是籠絡權傾朝野的楊氏家族,為了表現自己足夠的誠意,他欽定了楊堅之女楊麗華為太子宇文赟的正妻,楊麗華收獲了第一個身份:太子妃。

而她的父親楊堅也很滿意這門親事,能和皇家結親,這對自己的仕途十分有利,從此,楊堅就搭上了用女兒婚姻換來的快車,一路晉升。

可此時的楊麗華才僅僅13歲,懵懵懂懂,尚不知情愛為何,在父親和當今皇帝的包辦下,她嫁給了大她兩歲的宇文赟。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沒有風花雪月的感情基礎,這段婚姻就像是搖搖欲墜的沙塔,才13歲的楊麗華尚且不懂自己被作為鬥争的棋子,卻也在和宇文赟的日常相處中漸漸意識到,自己那個15歲的夫君,好像并不是很喜歡自己。

楊麗華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是家裡的長女,是以浸潤出了不争不搶的性格來,遇事不慌亂,行為舉止像個小大人。

反觀太子宇文赟,雖然被父皇宇文邕實行棍棒教育,卻依舊是個徹頭徹尾的纨绔子弟,不學無術是他,嗜酒如命還是她,婚姻并沒有改變他糟糕的性情,早在和楊麗華成婚之前,他就已經和自己府裡的宮女朱滿玥生下了長子宇文闡。

宇文邕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太子難當大任,是以對宇文赟十分嚴格,動辄棍棒教育,結果卻适得其反,在父皇的高壓政策下,宇文赟學會了當面一套背地一套,雖然不喜歡楊麗華,卻至少保持着平和的表象,兩人貌合神離,過了五年平靜的夫妻生活,并擁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宇文娥英。

可短暫又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随着宇文邕去世,沒有了父皇管束的宇文赟就像是沒有刹車的吉普車,一路沖向了離譜的深淵。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二、宇文赟耽于酒色肆無忌憚立五後

公元578元,宇文赟繼位,太子妃楊麗華拜為皇後。

此時的楊麗華已經與宇文赟相伴五年,這五年裡,夫君雖然沒有與她恩愛非常,可至少盡到了為夫之本,楊麗華以為成為皇帝的宇文赟會摒棄貪玩的本性,從此帝後一心舉案齊眉。

可宇文赟曾經的溫順全是假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他終于可以撕開僞善的面具,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了。

宇文赟向來貪圖女色,他上位後便下令,要求朝野大小官員家中的适齡女子都不可婚嫁,全部接入宮中來充實自己的後宮,他又把自己喜歡的、容貌姣好的五位女子全部冊立為皇後。

一朝并立五大皇後,這簡直是在打楊麗華這個中宮正位皇後的臉,可她不卑不亢,不怒不争,盡管自己這個皇後形同虛設,可因為她溫婉而不善妒的性格,後宮妃嫔都對楊麗花很是敬重,後宮有事務處理還是會第一時間奏請楊麗華。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楊麗華一直秉持皇後之本,其它皇後和妃嫔争先恐後地讨好宇文赟,她卻不屑為之,隻是安心處理後宮事務,與諸嫔妃們和善相處,情同姐妹。

一直紮在女人堆裡,聽慣了阿谀奉承的宇文赟對楊麗華這個不冷不熱的态度很是不滿,幾次三番辱罵楊麗華,經常無緣無故責打她,甚至有一次直接揚言要殺了楊麗華。

換做尋常女子,聽到皇帝說要殺了自己,早就跪地求饒痛哭流涕了,可楊麗華自認自己毫無錯處,為何要求饒呢?

她舉止安詳,不卑不亢,絕不服軟,這種态度讓宇文赟大為惱火,賜楊麗華死罪逼她自盡。

楊麗華的母親聽聞此事後,慌忙進宮求情,她的母親獨孤伽羅也是一位女中豪傑,面對宇文赟的暴戾昏庸,她絲毫不懼,跪立于宮門前苦苦哀求,直至叩頭流血,才讓宇文赟放過了楊麗華。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宇文赟整日耽于酒色,大興土木,早在他登基之時就覺得做皇帝太麻煩了,自己還沒死,就先把皇帝之位傳給了長子宇文闡,如此以來,他不用處理政事,将朝務全部丢給了宇文闡和嶽父楊堅,自己則沉迷于聲色犬馬,四處搜羅美女,修建宮殿,享盡了齊人之福。

老天看他實在不願意做皇帝,便成全了他,才上位兩年,宇文赟的身體就被酒色掏空,一命嗚呼,年僅8歲的宇文闡繼位,而不過20歲的楊麗華就這樣又做了天元皇太後。

三、父親楊堅輔政卻奪取了夫家天下

早在宇文赟在位之時,就開始忌憚楊堅,楊堅雖然是自己的嶽父,可多次忤逆宇文赟,反對宇文赟頒布的殘酷嚴苛的法令,引起宇文赟的不滿,宇文赟一直想要除掉楊堅,而楊堅也不是魚肉,在被女婿宇文赟多次猜忌後,楊堅深知,宇文家族早晚有一天會對楊氏家族下手。

是以,他便想了一個兩全之策,他通過大臣向宇文赟委婉表達了自己想去外地任職的想法。

這正合宇文赟心意,他将嶽父遠遠地安置到了亳州,這樣一來,宇文赟放下了戒備,楊堅也得以保全了家族。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從離開京城那一日起,楊堅便起了取周而代之的想法,公元580年,宇文赟派楊堅前去讨伐南陳,楊堅聽聞宇文赟病重,知道時機到了,便一直拖延,遲遲不肯動身。

果然,宇文赟病重,不日便撒手人寰,小皇帝宇文闡年紀尚小不能親政,楊麗華便以皇太後身份拟寫懿旨,支援楊堅輔政,她本以為父親會毫無二心地守衛北周王朝,輔佐小皇帝直至宇文闡親政,卻未曾想自己對父親的信任很快便破滅了。

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楊堅監國後,很快便顯露出他篡權奪位的野心,他培養勢力,收攏民心,天下人心盡歸于他,楊麗華看出父親的野心,多次阻撓卻都無法怒轉局面。

北周靜帝宇文闡僅僅登基一年後,便迫于形勢,禅位于楊堅,楊堅代周建隋,開創了屬于隋文帝的輝煌時代。

四、弟弟違背她的遺願殺了女兒全家

楊堅建立隋朝後,想将自己的嫡長女楊麗華立為公主,可楊麗華痛恨父親的不忠不義之舉,她一直以北周皇太後自居,拒不接受楊堅拟定的公主封号,楊麗華一向便是如此,她看不慣的事情,她向來不會屈從。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楊堅了解女兒,也不再強求,楊麗華便一直帶着女兒宇文娥英在深宮中生活,她甯願守着女兒艱難度日,也不願接受父母給予的賞賜和寵愛。

直到開皇六年,為了女兒宇文娥英能有一個幸福的未來,楊麗華終于接受了父皇的封賞,她被封為樂平公主,為了彌補對女兒的愧疚,楊堅賞賜她的東西遠超公主規格。

為了不讓女兒步她後塵,楊麗華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女兒身上,到了宇文娥英出嫁的年紀,她便親自設立面試,将适齡才俊全部召至殿前,由楊麗華一一擇選——從長相、出身、品行、學識等各方面進行全面考察,楊麗華就像一個忙碌的面試官,每天面試的青年公子不下百人,在這其中,幽州總管李崇的兒子李敏才能學識皆為上等,在一衆才俊中脫穎而出,成為楊麗華的女婿。

隋文帝楊堅對楊麗華也是有求必應,楊麗華便為女婿謀求了國柱一職,李敏年紀輕輕便在朝堂之上一步登天平步青雲,全賴楊麗華那顆為了女兒的苦心。

婚後,李敏與宇文娥英情投意合,感情甚笃,楊麗華很是欣慰,她慶幸自己為女兒一手搭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殿堂,女兒終于不會像她一樣,因為一段失敗的婚姻而陷入孤苦無依的境地。

北周皇後楊麗華:身份尊貴卻命途坎坷,臨終的唯一遺願也被辜負

隋文帝去世後,隋炀帝楊廣繼位,隋炀帝與姐姐楊麗華感情很好,楊麗華也是以常在宮中走動,與隋炀帝常常一同出遊,隋炀帝登基後第五年,楊麗華伴駕,半途不幸身染惡疾,病情危重,臨終之時,她将女兒托付于隋炀帝,希望楊廣可以善待宇文娥英和李敏,讓他們一生都平平安安衣食無憂。

隋炀帝含淚答應了姐姐的臨終遺願後,楊麗華閉上了眼睛,結束了自己傳奇而又悲苦的一生。

隋炀帝回京後,遵循姐姐遺願,将樂平公主楊麗華的食碌和封地全部轉賜給她的女兒女婿,宇文娥英在母親的庇佑下健康富足。

可五年後,一則民謠突然在民間傳播開來:“楊花落,李花開,人間哪有春長在?”後又有方士預言“李氏當為天子”,這讓此時早已因暴虐而失了民心的楊廣憂心忡忡,本着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隋炀帝将朝中李姓男子盡數誅殺,這其中便包括宇文娥英的丈夫李敏,李敏及其宗族三十二人無一幸免。

痛失摯愛的宇文娥英悲痛欲絕,而三個月後,楊廣狠下心來,罔顧曾經姐姐的遺願,賜宇文娥英引鸩自盡——楊麗華一心為女兒謀求的幸福生活,還是毀在了楊廣這個昏君手上。

楊麗華的一生并不算漫長,卻經曆了2個朝代的更替和5個皇帝的變更,她在夫家和娘家之間不斷周旋,本不喜歡鬥争的她,卻生不逢時,被迫卷入了多次血雨腥風之中。

她無力改變改朝換代的結局,卻能始終保持不卑不亢的清高氣節,不屑争寵,不屑奉承,不屑讨好,不屑屈膝,這種屹立着的精神,支撐着她走過了風雨飄搖的南北朝,這種寵辱不驚的氣節,讓她時至今日依舊在史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