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幂的育兒觀:這句話永遠都不會對孩子說,但90%的家長都說過

因為疫情停課在家,大部分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也免不了溝通産生摩擦。

《奇葩說》節目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說話之傷,都是暗傷,自帶緩釋效果,若無人點醒,至死不知。”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用錯誤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良苦用心,就變了味。父母們大概很難意識到,你随口而出的一句話,究竟會對孩子産生多大的影響。

下面這6句話,傷孩子最深,請千萬别再說了。

1.我為什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孩子?

如果要找一句話立刻能讓孩子自卑又難受,非這句話不可。

當家長們覺得"恨鐵不成鋼"的時候,就很容易說出這句話。

當你責備孩子笨的時候,往往是内心的那個“小孩”在肆掠你的理性。

你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作品。不好看的,沒成器的作品總是會讓制造它的人發怒,甚至毀掉。

可是孩子是作品嗎?

不,他們是跟我們一樣的人——小小的身軀裡裝着一顆渴望了解、需要尊重的心。

2.我是你爸(媽),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我們上學的時候,與父母的想法産生沖突時,大部分父母都會用傳統的兩句話來鎮壓孩子:

第一,“我是你爸,你得聽我的話!”

第二,“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現在,他們的标志性話語是:“我的教育方式怎麼不對,你不也是我教育的嗎,不一樣上大學了嗎?”

這種教育方式,沒有平等,隻有指令。

就讓這樣的溝通方式,從我們這一代終止吧!

孩子應該被尊重,父母應該支援孩子的某些選擇,如果孩子做錯了,需要耐心地進行指正,總說這句話是不負責的表現。

3.我都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應該是大多數家長的口頭禅了吧,逼着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會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施加很大的壓力,會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從來都沒考慮過究竟孩子是不是喜歡這樣的“好”,這是非常典型的自我感覺良好,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産生抵觸心理,對你真正的好視而不見。

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楊幂自曝了自己的教育觀,聲稱會給孩子自己的空間,永遠不會對女兒說“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我們更多的家長也應該謹記。

楊幂的育兒觀:這句話永遠都不會對孩子說,但90%的家長都說過

4.你看看XX家的孩子

這句話像魔咒一樣,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被這句話糾纏着,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給自己的父母什麼好處,為什麼可以讓自己的父母如此崇拜。

久而久之,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了每個孩子的恐懼,感覺到自己一無是處,失去自信心。

5.走開,能不能讓我安靜一會兒

這句話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人,産生無以名狀的孤獨感。倘若你的确想獨自呆一會兒,可以耐心向孩子解釋:我很樂意與你在一起,隻不過現在太忙,請原諒。

6.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在所有的恐懼中,對孩子來說最可怕的是被抛棄。從父母口中說出的“不要”,無疑是晴天霹靂,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全部崩塌。

如果孩子慢了一點,做錯了一點,就等等他。當孩子哭鬧,也别威脅“不要他”

隻需要對他說:你要哭可以哭一會兒,我會陪你。

楊幂的育兒觀:這句話永遠都不會對孩子說,但90%的家長都說過

其實特别了解,當脾氣上來,父母可能用洪荒之力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盡管自己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但是父母需要知道的是,這樣的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是覆水難收,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

有人說:“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

深以為然。

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生活在鼓勵中的孩子,一定會是陽光而自信的。對于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興趣和自信心。多鼓勵孩子一點,他一定會做得比你想象的更優秀!

楊幂的育兒觀:這句話永遠都不會對孩子說,但90%的家長都說過

好好說話,從傾聽開始

父母隻有好好聽孩子的話,才能知道他們内心的想法,進而知道問題的關鍵,最後才可以好好引導孩子。

家庭不該是一言堂的地方。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聲音,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事事聽話的孩子,而是一個明事理、辯是非,最後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

楊幂的育兒觀:這句話永遠都不會對孩子說,但90%的家長都說過

有人說,活了30多歲,很奇怪,父母小時候對自己說過的話,很多都忘了,但那些打擊、嘲諷、挖苦的話,卻随着年月,變得越來越難釋懷,像一個傷疤,偶爾還是會疼。

我們的嘴巴,是要表達愛,而不是帶來傷害。

懂得好好說話的父母,是每個孩子一生的福氣。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