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兩黨壟斷到三黨鼎立: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後政壇力量重新洗牌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張钰韬

4月10日,法國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不出所料,最終進入第二輪投票的兩位候選人和2017年大選時一樣,還是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和來自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的候選人馬琳娜·勒龐。

從兩黨壟斷到三黨鼎立: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後政壇力量重新洗牌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1日,法國Denain,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見當地群眾。 澎湃影像 圖

根據目前負責組織選舉的法國内政部消息,馬克龍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27.84%的選票,勒龐獲得23.15%的選票,兩人将在4月24日的第二輪投票中角逐總統寶座。

名列第三的是來自激進左派政黨“不屈法國(La France insoumise)”的讓-呂克·梅郎雄。這位已經參加過三次總統大選的政界老人,盡管未能進入第二輪角逐,但21.95%的選票也是他以及他的政黨獲得的最好的成績。而自去年秋天以來引來不少争議、此次大選中的黑馬,另一位極右翼候選人埃裡克·澤穆爾隻拿到了7.07%的選票屈居第四。

第一輪投票結果,明顯标志着法國政壇由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和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兩黨壟斷左右兩翼的政局徹底完結,而取而代之的是三黨鼎立的局面:代表中間進步勢力的“共和國前進黨(La République en marche)”(馬克龍),代表激進左派的“不屈法國”(梅朗雄)以及代表極右保守勢力的國民聯盟。

2022年法國大選的第一輪投票結果可謂是對5年前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的“複制”,那麼如今所有人心裡的問題是第二輪投票是否也會重複5年前的結果呢?

從兩黨壟斷到三黨鼎立: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後政壇力量重新洗牌

第一輪投票各候選人得票情況

“有用投票”的犧牲品和進一步崛起的極右勢力

來自傳統右派共和黨的候選人瓦萊麗·佩克雷斯(Valérie Pecresse)在第一輪投票中的得票率甚至不超過5%。這使她和她的黨派無法得到國家報帳的五百萬歐元競選經費,以至于在結果公布後得在自己的支援者中開展募捐以償還之前的銀行借款。和她一樣的還有社會黨候選人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1.74%的得票率是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貢獻了兩位總統的社會黨成立以來最低的得票率。

法國廣播歐洲一台(Europe 1)的評論員尼古拉·貝托(Nicolas Peytout)對此分析道:“毫無疑問,她們都是‘有用投票’的受害者。佩克雷斯的支援者希望能夠在第一輪中就支援馬克龍以保證後者能夠更加有效地在第二輪中抵禦極右候選人。而梅郎雄則在第一輪中得到了不少來自其他左派候選人支援者的票,因為他是最有可能超越勒龐、進入第二輪角逐與馬克龍面對面辯論的左派候選人。”(編注:“有用投票”即投票給被認為更有可能當選的候選人,這是一種阻止第三方候選人赢得選舉的戰略性投票)當然,順着這個邏輯分析,也不難得出同樣屬于極右政治傾向的澤穆爾為什麼最後得票率甚至不超過10%。

在這種“有用投票”邏輯下,盡管有利于保證最有希望的候選人,最大可能團結力量,但代價卻是一直以來代表左翼的社會黨和右翼的共和黨成為了犧牲品,面臨着在大選後重組或滅亡的局面。

在初步結果公布後不久,法國社會黨的第一書記奧利維爾·富爾(Olivier Faure)就呼籲各個左派政黨重新組成一股力量來準備之後的國民議會選舉。隻不過,憑借其黨派候選人如此低的得票率,這種團結在社會黨周圍的重組能否最終成功還是一個疑問。而在右派方面,根據《世界報》消息,共和黨籍的前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則在暗中與馬克龍的黨派協商聯合。如果馬克龍願意在新一任政府的總理人選以及國民議會選舉中滿足薩科齊提出的一系列方案,薩科齊願意憑借其黨内影響,以中間人的身份促使兩黨聯合。

不可否認的是,薩科齊提出的條件并不是那麼容易滿足,尤其是要求總理人選要符合薩科齊的“舉薦”,更是打破了戴高樂将軍建立第五共和國以來的規矩。可是,盡管面對如此獅子大開口的條件,馬克龍也并沒有堅決拒絕。畢竟,目前對他來說,任何聯合都對第二輪至關重要。

這次大選,已經是極右翼第三次進入最終角逐了。在此之前,極右翼曾于2002年和2017年兩次進入第二輪。然而那兩次大選的兩輪投票之間均出現“共和陣線”(front républician),即在第二輪投票中各派政治勢力聯合起來抵制極右候選人。隻不過随着極右勢力進一步崛起,此前一直作為抵制極右勢力的“共和陣線”可能并不會像之前一樣理所當然地“自動激活”。

選被外交斡旋、醜聞和政策失誤纏繞的馬克龍

這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馬克龍一直沒能為自己競選連任配置設定充分的精力,以及自3月中旬爆發的“麥肯錫醜聞”。從近期來看,則與其政策以及國際局勢有關。

自2022年年初俄烏局勢更新以來,馬克龍多次延後自己宣布參選的時機,以至于他到參選截止日期前的最後一天才通過一封“緻法國人的信”正式宣布自己參選。俄烏沖突爆發後很長一段時間内,馬克龍的日程都被各種外交斡旋以及峰會占據,為外交局勢所困的他沒有精力為自己的競選造勢。本來就因為過晚宣布參選競選時間被壓縮,而有不少集會他又無法出席,即使是相當簡單的群眾直接對話接觸也因繁忙的外交日程而一再被延後甚至取消。直到4月2日,距離第一輪投票前一周才在巴黎舉行了馬克龍在第一輪投票前唯一一次競選集會, 也是他唯一一次親自出席的競選集會。

此外,馬克龍的競選團隊在政策制定上也出現失誤。在俄烏沖突初期“聚旗效應”作用下,他的民調投票意願甚至超出了30%。他的團隊相信可以憑借其在外交斡旋上的出色表現赢得更多選票保證連任。然而,随着沖突持續,以及多種後續影響逐漸顯現,法國群眾對于購買力的擔憂超越有關俄烏沖突的話題,再次成為此次大選中最受關注的議題。而馬克龍團隊在此期間未能及時敏銳捕捉到民意轉向,不僅對馬克龍的競選綱領缺乏足夠的宣傳,也未能及時回應群眾關心的話題。法國《世界報》甚至調侃道:“馬克龍以為憑借自己給澤連斯基和普京打電話就可以赢得大選了。”

而從3月中旬爆發的“麥肯錫醜聞”更是讓馬克龍不得不再度分出自己的媒體曝光時間,來優先為自己排雷。疫情期間,法國媒體披露馬克龍政府以1200萬歐元重金聘雇咨詢顧問公司麥肯錫處理新冠疫情問題。參議院在4個月的調查後于3月17日提出了一份名為“私人咨詢公司對公共政策的影響”的報告。報告特别指出了麥肯錫不僅參與了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房屋補助改革等與重大公共利益有關的決策,還在2011到2020年期間通過避稅手段,未向法國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法國在2018年到2020年間向其支付了高達數百萬歐元的傭金。在參議院報告釋出後,法國檢察官已發起稅務欺詐和洗錢調查。

在大選投票即将開始之際,這一新聞加深了纏繞着馬克龍的全球精英集團一份子的刻闆印象,其競争對手利用此機會質疑其在與麥肯錫的合作中存在徇私行為。盡管目前調查仍未有定論,但這一醜聞無疑使馬克龍的形象受到沖擊。

勒龐轉戰第二輪的本錢和底氣

與此同時,馬克龍最大的競争對手勒龐卻将自己着力塑造成“購買力候選人”,着重闡述自己在購買力問題上的主張。面對俄烏沖突帶來的經濟沖擊與物價上漲問題,她更是堅決主張通過将能源消費稅由目前的20%下調到5.5%來緩解法國群眾受到的沖擊,并在競選綱領中承諾自己一旦勝選将通過降稅和加薪的方法來保證購買力。

長期來看,這些手段都是勒龐所主張的“去妖魔化(dédiabolisation)”政策的延續。她通過這一政策軟化其極右外殼,特别是與新近崛起的極右候選人澤穆爾拉開距離。勒龐上司其黨派從原“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更名為“國民聯盟”以擺脫原黨名的負面曆史内涵,并且在不改變其疑歐和民族主義核心的前提下,軟化其在歐洲、難民等問題上的一些具體政策立場。雖然這些所謂的“改變”更多是利用公關技巧實施的“文字遊戲”,并不能改變其極右的政治傾向,但是這些政策卻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之前右派共和黨的選民。

在俄烏沖突問題上,雖然作為候選人的勒龐并不像馬克龍那樣可以利用自己總統的身份,但是她卻盡可能利用這一機會在沖突初期穩定自己的選民,進而平穩度過初期的危機,并為自己在投票前的再次崛起埋下伏筆。

沖突爆發之初她的一系清單态與同屬極右陣營的對手澤穆爾拉開了差距,也容易将選民的注意力從其本人或其黨派的一些負面新聞上轉移開來。而在接受各種采訪時,她總是能找到辦法聊到她最擅長、也最希望聊的購買力問題。她一直強調“隻是一場烏克蘭人的戰争。法國人願意接納烏克蘭難民是因為法國人熱情好客。”

在初步結果公布後,伊達爾戈、綠黨候選人雅多以及法共候選人羅塞爾紛紛表态将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援馬克龍,抵制極右勢力。就在上周四宣稱自己不會在第二輪時向自己的支援者發出投票呼籲的右派候選人佩雷克斯,也表示自己将支援馬克龍。左派重要候選人梅郎雄則表示如果自己沒能進入第二輪,将會咨詢自己的選民以确定在第二輪中的表态。

不可否認的是,進入第二輪投票的勒龐将會擁有比之前多得多的選民儲備。一方面,同屬于極右陣營的埃裡克·澤穆爾(Eric Zemmour)的選民将有較大可能選擇她;另一方面,近年來右傾越來越嚴重的共和黨,在自己的候選人沒能進入第二輪的情況下也會有一部分轉向她。

此次第一輪投票結果也意味着馬克龍在2017年競選時承諾在任期内遏制極右勢力崛起的願望落空。随着他上任後執政風格和政策的右轉,法國社會也呈現明顯的右傾趨勢,極右勢力不降反升。在201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勒龐所在的國民聯盟憑借23.31% 的得票率成為歐洲議會中的法國第一大黨。兩周後,代表法國政壇三股主要力量的勒龐将成為馬克龍連任的勁敵。

(張钰韬,巴黎政治學院新聞學院研究所學生)

責任編輯:朱鄭勇 圖檔編輯:蔣立冬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