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網上有一段話,說:“以前的孩子為什麼那麼懂事,懂得體貼父母的不易與辛苦?因為是吃人奶(母乳)長大的!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那麼叛逆、刻薄、不聽話?因為是吃牲口奶(奶粉)長大的!”

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沒有大資料支撐,顯得蒼白無力。但卻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少再有全程使用母乳哺乳的,幾乎都會用到奶粉,隻是量和質的差別罷了。越是條件好的家庭奶粉介入會越早,選擇的奶粉價格也會更貴。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那麼為什麼都不太願意用傳統的母乳喂養呢?主要權利在女性,跟女性愛美分不開!很多年輕的哺乳期婦女認為給孩子喂奶會使自己乳房變形、胸部下垂,影響美觀,是以即使是自己親生的小寶寶在奶粉安全問題頻出的當下也不願意以犧牲自己身形的方式去給孩子喂奶幾個月甚至一年。當然也有些女性是由于自己奶水不足,被迫選擇奶粉。被迫選擇出于無奈,主動放棄就是赤裸裸的自私行為,隻是更加人性化的社會,這種自私被很多人尤其是女性自己給忽略了。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寶寶”一詞的詞典解釋為:指對小孩兒的親昵稱呼。是爸媽或家人對嬰兒或幼兒的昵稱。前幾年這個詞被廣大成年女性普遍使用,上到奶奶級别下至文質彬彬的大學生。或許引用它的本意是指可愛,使用者确把自己當成了真嬰兒,家裡是,外面也是。很多媽媽、奶奶們比寶寶還“寶寶”,一個個戲精附體,演“寶寶”演的最好,是不是人一旦入戲入的太深,最後連自個兒也就真的相信了!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最不可理喻的就是争寵吃醋,媽媽的家庭地位确實比以前高多了,這與男女比例問題是否有關系不得而知。很多家庭中女性是一家之主,媽媽、孩子、爸爸的先後排序,媽媽絕不容許家人不在乎她,即便自己孩子也不行,必須得處處讓着自己。小孩不會思考,大孩子可能最郁悶,從掌上明珠變成了逢場作戲。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大環境與家庭的長期熏陶之下,女性天生的優越感。可偏偏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母親責任更重要,所謂“賢妻良母”“母賢子孝”“慈母多敗兒”“孟母三遷”等成語故事都發生在偉大的母親身上,言傳身教顯得尤為珍貴。《世上隻有媽媽好》唱盡了母親對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寶寶式的媽媽”、“不會哺乳的母親”對下一代成長教育真的好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