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女孩年級第一牛津畢業卻被質疑:“女生怎麼可能數學學得這麼好”

作者:大河網
中國女孩年級第一牛津畢業卻被質疑:“女生怎麼可能數學學得這麼好”

女學霸朱朱供圖:攝影師Valler

中國女孩年級第一牛津畢業卻被質疑:“女生怎麼可能數學學得這麼好”

深圳姑娘朱朱受訪者供圖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陳甜甜

女生怎麼可能會考牛津數學系第一名?女生的數學怎麼可能會這麼好?近日,深圳姑娘朱朱(化名)因“以牛津大學第一名畢業”的視訊被卷入輿論漩渦。

面對陌生網友的質疑與攻擊,朱朱陷入了“自證清白”的困境。朱朱貼出了官網連結和系主任評語等證明自己學曆,接着有人質疑其做題的水準,她線上答題回應,證明了水準後,又有人繼續質疑她錢從哪來……

朱朱在接受大河報·豫視訊記者的采訪時,她說這段經曆也讓自己得到了成長。

女孩牛津考年級第一引質疑,線上解數學題自證

朱朱是一個表達欲和分享欲強烈的人,她從來不掩飾自己對财富的熱愛、對奢華東西的向往。今年3月,朱朱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從牛津數學模組化系畢業,并取得了牛津兩個獎學金博士Offer,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這條喜訊,沒想到撲面而來的質疑聲、謾罵聲令她陷入輿論漩渦。網友們給朱朱貼上了“學術媛”“微商”“網紅”等标簽。

有網友質疑,“‘數學模組化系’第一次聽說,編的時候能不能專業一點?”

自證的道路很難,朱朱貼出了官網連結和系主任評語等證明了自己學曆,接着有人質疑其做題的水準;證明了水準,又有人繼續質疑她錢從哪來……

有一位教育部落客轉發了她的這條微網誌,并給她出了一道大學應用數學題,當時做完運動的朱朱看到後,用了二三十分鐘就把此題做出來了,由于這個題目缺少一些邊界條件,沒有唯一連續解,朱朱隻将解題思路發了出來。此外,盡管朱朱做了一系列的解釋和澄清,仍然有人把她的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資訊挂到了網上,她開始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甚至朋友的身份資訊也受到牽連。朱朱崩潰到大哭,她不得不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裝上警報器。

此次“做題事件”帶來争議,朱朱說:“很多人質疑的原因一方面來源于對女性的刻闆印象與偏見,他們認為我一個女生怎麼可能數學學得這麼好,不可能會考牛津第一的,但當一一驗證發現是真的後,他們就開始讨論我這麼做是在炫耀,‘炫耀’是此事發酵的第二個步驟,網友們認為我的語言風格比較高調,覺得我在營銷炒作。”

面對種種質疑,朱朱也反思道:自己在社交媒體展現的一面,更多是社會定義成功的樣子,并沒有完全真的做自己,并承諾今後會“更真實一點,勇敢地蛻掉‘高大上’的保護色。她用谷愛淩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告誡自己,大概意思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說正面或負面的話,就看你想要留給世界什麼。往前一直走一直走,那些質疑的聲音就會被留在原地,微弱到再也聽不見。

父母都是學霸,她卻曾經厭學曠課退學

朱朱從小在深圳長大,上國小時她并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乖乖女”,她英語考過36分,數學考過45分。深圳夏天炎熱,朱朱曾因老師辦公室裡有空調,教室裡卻隻有風扇而感到不公平,她向校長寫了投訴信,反映學校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小時候朱朱比較胖,加之患有鼻炎,同學們給她起了“鼻涕蟲”這樣一個綽号。面對同齡小朋友的嘲笑,朱朱漸漸開始讨厭上學,經常曠課,最後被校長勸退。朱朱的媽媽認為老師們在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下,對女兒做出這樣的處理是不公平的一種做法,這種學不上也罷,10歲那年,朱朱退學了。

退學後,朱朱開始了新的學習模式,父母是她的老師。朱朱的媽媽是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爸爸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他們以一種跳出大綱的教育方式讓朱朱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去學習。她回憶道,媽媽陪她一起背單詞、做數學題,爸爸則從國小國中的幾何、方程式講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等高等數學範疇的知識内容,這為朱朱打開數學世界的大門奠定了基礎。在沒有成績和排名的競争下,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國小和國中所有課程,并對數學産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朱朱說如果學習是其他學生要完成的KPI和事業,那她在家的這幾年學習,可以算是一種愛好。

12歲時,朱朱通過英語、數學考試以及面試,考上了深圳國際交流學院(簡稱為“深國交”,學制四年),這是她時隔兩年後重新融入集體生活。高一期末考試朱朱考了年級第一名,這也讓她有了繼續學習的信心。2009年,15歲的朱朱申請了牛津大學數學系。次年,她從深國交畢業後順利入讀牛津大學,這一年朱朱16歲,也是那一屆裡年齡最小的華裔女學生。

自從18歲以後,朱朱的媽媽就不再給她錢了,在她周圍的環境裡,進入金融行業是一條非常普遍的職業路徑。朱朱也從不覺得做學術的人就不能談錢。相反,她覺得先實作财務自由,再追求學術夢想,是比較好的路徑。于是20歲的朱朱從牛津畢業後,先去了摩根大通,後來跳槽去了高盛,在金融行業一待就是七年。她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百萬年薪,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和第一輛車。雖然實作了一些目标,但有時也會遇到困境。起初,朱朱曾想成為那個改變世界的人,她認為可以通過所學,在多數時候預測市場、解決市場需求,但并沒有做到,為此她去翻閱相關論文,卻發現很多論文都看不懂了。于是朱朱在下班的間隙開始做數學題,看研究論文,把大學時不用選的二十多門課全學了一遍,2020年她再次被牛津大學錄取,回到牛津讀二碩。

她努力打破标簽和枷鎖,證明女孩可以是任何樣子

在旁人看來,朱朱成長于雙學霸家庭,出生便赢在了起跑線上。朱朱表示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尤其是在自己的學習生涯和事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她一邊為自己感到幸運,一邊又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份幸運而感到焦慮。直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告訴朱朱:出生在她這樣的家庭是非

常幸運的,起點高,但是要能夠hold住這樣子的家庭背景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看到這句話,朱朱開始嘗試改變和克服自己的焦慮。

朱朱說媽媽曾是一名教師,自己10歲退學後,媽媽放棄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在家教自己上課。那時她和媽媽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因為面臨着将來沒有學上、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等各種未知的事情。後來朱朱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高中、大學,她和媽媽當年“冒險沖動”的做法才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是以,朱朱并不建議其他家長模仿自己的受教育形式,讓孩子脫離學校在家學習,她覺得自己的路子并不能被複制,“我的父母當初讓我退學的時候,也不知道我将來會怎樣。”

讀名校,進大廠,做Banker,經濟獨立,牛津在讀數學博士生,朱朱所在的賽道一直都是男性為主導,她努力打破标簽和枷鎖成為其中一員,證明女孩可以是任何樣子。朱朱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但她喜歡被稱為“天才少女”的谷愛淩,她評價道:谷身上沒有性别的痕迹,也沒有一個競争社會裡天才的痕迹。

朱朱對未來充滿了很多希望,她希望自己有能力以後也能保護身邊的人,希望可以在未來更大的數學世界裡做一點成績,希望可以減少社會對博士生和科研者的刻闆印象,希望……

其中,她最希望的是,下一次,在世界另外一個角落,一個姑娘分享自己成就時,那個想罵她“學術媛”的人,會想起她做的那道數學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