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靳蕾:做有溫度有情懷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文化是不同國家和民族溝通情感的橋梁和紐帶。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青年是當之無愧的生力軍,他們象征着文化交融的明天。在當代大學生中,便有一位優秀的中國文化傳播者——靳蕾。她以歌唱、表演和舞蹈等多種形式诠釋中國藝術之美,将文化的腳步踏遍俄羅斯、英國、西班牙、哥倫比亞等國家,也取得了諸多的獎項和榮譽。如今,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的靳蕾,更加體會到了在國際舞台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意義與責任。她認為,肩負使命的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弘揚民族精神、傳播中國文化成為她始終追求的目标。

靳蕾:做有溫度有情懷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靳蕾從小對舞蹈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雖然家裡沒有人專門從事藝術行業,但在她小的時候,隻要一聽到音樂,身體就不由自主地扭動起來,甚至會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變化舞蹈動作。這種奇妙的緣分打開了靳蕾通向藝術殿堂的大門。在家人的支援下,她廣泛涉獵于多種藝術門類,如平劇、歌劇、舞蹈、國術、電影、電視劇和紀錄片等,汲取着豐富的藝術養分。

任何種類藝術的學習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技能方面,無論是舞蹈、聲樂或是戲曲,靳蕾都以專業的标準來要求自己。為了練習到專業舞蹈演員的水準,身體的疼痛和心理的壓力也都是家常便飯。可是靳蕾從來沒有後悔,一直在堅持練習舞蹈。她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隻要一想到我将會在舞台上有怎樣光彩奪目的展現,我就會動力滿滿,朝着自己的目标反複練習,再多的苦與淚也都會轉化為達成目标的喜悅。”

靳蕾:做有溫度有情懷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藝術的種子同樣需要文化的滋養。豐富的學習經驗有助于人們發散思維,以更加廣闊的視角審視資源,進而找出更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基于這些認識,在藝術訓練之外,靳蕾也從不放松對于文化課的學習。上學期間,每次參加完活動,靳蕾都會主動把落下的課程補回來。因為要在與别人同樣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久而久之,她也養成了高效學習工作的習慣。在她看來,學習任何事物都是相通的,從學習舞蹈、國術到聲樂和戲曲,再回到學校學習文化課,這些過程都很艱辛。但是,學習的知識能夠積少成多、熟能生巧,最後達到質的飛躍,隻有讓自己不斷接受磨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靳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大學期間,靳蕾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也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把做公益事業當作自己的一份責任。例如,在大學學習之餘,參加為山區孩子送體育用品的公益活動;為聽障兒童合唱團指導合唱;公益主持國際罕見病大會;參加關愛自閉症兒童志願服務工作等。

“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我對人生的意義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們已經擁有了來之不易的幸福和快樂,更應該去珍惜,而不是為一點小小的煩惱就怨天尤人,我們不僅要簡單地生存,更要熱烈地活着,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靳蕾說。

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傳播弘揚中國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使者,是靳蕾一直以來的志向。為此,她不斷地充實自己,在學習與實踐中開拓文化視野、紮實業務本領。在南開大學就讀期間,她跟随校合唱團赴俄羅斯、英國、西班牙、哥倫比亞等國進行交流,教習中國文化。靳蕾回憶,第一次在人生中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使命感是在2016年,作為南開大學合唱團的一員,參加第九屆奧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賽。他們帶去了具有中國風的作品《花木蘭》,靳蕾是其中花木蘭的扮演者。

靳蕾:做有溫度有情懷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那次比賽,我們獲得了雙料冠軍和三項金獎。在頒獎典禮上,看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我們都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是我的信念,這種信念也随着我的成長和經曆更加堅定。”靳蕾說道。

2019年,靳蕾作為青年代表受邀赴人民大會堂參加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她為此深感榮幸和自豪,她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生逢盛世,要牢記曆史使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具備不怕困難的精神,腳踏實地完成我們應該做的事。

如今,靳蕾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研究所學生。作為一名藝術青年,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夢想,在學習之餘,依然盡自己所能,積極投身公益和文化傳播事業。

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身在異鄉的靳蕾就參與到由紐約華人團體舉辦的迎接北京冬奧慶祝活動中,并擔任主持人。談及中國文化的内涵和傳承發展,靳蕾表示,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這種力量不僅“潤物細無聲”,更深深地刻在人們的心靈土壤之中。真正優秀的文化是幫助大衆修心、修德、修身。提高思想境界和審美水準,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個體,才能形成更好的社會群體,凝聚更強大的民族力量。

“在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中,蘊涵了大量優秀的文化藝術内容,它們都可以成為創新的肥沃土壤,可以在保持精神核心的基礎上,以大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我們可以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因地制宜,選擇當地人更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中國文化的海外交流。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因為不同文化背景而帶來的了解偏差,但是我相信,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緻的。”靳蕾說道。(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文/圖:周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