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成語丨安貧樂道

每天兩分鐘,積累豐富知識

【成語】

安貧樂道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釋義】

即便身處逆境,内心也會因為堅守志向而不會感到害怕,并樂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

【出處】

《論語義疏》:“子貢問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解釋:子貢問道:"人雖然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雖然富有,卻不傲慢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還可以,但是比不上雖貧窮卻樂于道德的自我完善,雖富有卻又崇尚禮節的人。”

【近義詞】

安貧守道

【反義詞】

為所欲為 胡作非為 貪得無厭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甘于貧困惡劣的環境。

【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相傳孔子有學生3000餘人,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顔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顔回,字子淵,是以也叫顔淵。顔回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孔子對顔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曆代儒客文人學士對顔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兖國公,封為複聖,陪祭于孔廟。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賢德啊,顔回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顔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顔回!

孔子十分贊賞顔回的這種品德。然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品德呢?這是“安于貧而樂于道”。子貢曾經詢問過孔子:“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意思是說:"人雖然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雖然富有,卻不傲慢自大。怎麼樣?"

孔子回答道:“還可以,但是比不上雖貧窮卻樂于道德的自我完善,雖富有卻又崇尚禮節的人。”

還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在你三千多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說;“隻有顔回最好學。他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顔回最愛學習。他遇着發怒的時候,能做到随發随化,從不轉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錯誤就改,決不重犯。

顔回29歲頭發盡白,40歲就死去了。孔子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造句舉例】

他與世隔絕,獨自一身安貧樂道,隻為自己心中的理想。

老王一生安貧樂道,與人無争,過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上期答案:天冠地屦、牛角挂書

根據下列兩張圖檔提供的資訊,分别猜出兩個成語。

一天一成語丨安貧樂道

(圖一)

一天一成語丨安貧樂道

(圖二)

(請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