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說起國内車市高速增長的那時期,不論是哪個品牌,似乎隻要一進入中國汽車市場,就能從中分得一杯羹,小日子過得那就一個“爽”。不過時代總是在變化的,随着國内消費者越來越懂車,以及車市競争得越來越白熱化,這近幾年中已經有不少合資車企無法适應中國市場,進而被漸漸抛棄。

多家合資車企銷量告急

從得到的資料來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不少二三線合資車企已然“水土不服”,不僅處于舉步維艱的狀态之中,銷量更是下跌得非常厲害。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在大家熟知的車企之中,目前混得最慘的或許就是Jeep,作為越野迷中鼎鼎有名的存在,你能想到3月份Jeep的産銷量竟然隻有1台嗎?雖然目前市場确實是受到了疫情和零部件供應的影響,可Jeep的表現确實難以讓人了解。而我們再回看Jeep這幾年的發展,它落寞的現狀似乎也有迹可循,産品線單一、不重視國内市場、不國産明星車型,再加上“機油門”事件的陰霾覆寫,導緻Jeep很快就走上了下坡路,去年累計銷量僅20123輛。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眼看着Jeep的日子過得艱難,同身在廣汽集團的廣汽三菱也好不到哪兒去。遙想三菱的巅峰時刻,光靠賣發動機就賺得盆滿缽滿,可随着其發動機逐漸落伍,以及車型更新緩慢、車型單一等因素的影響之後,三菱汽車在國内的發展也愈發艱難。資料顯示,廣汽三菱在3月份的銷量同比下滑66.64%至2002輛,一季度累計銷量同比下滑34.47%至9439輛,盡管總體來講沒有Jeep那麼慘,但一個季度的累計銷量不超過萬台,三菱無疑已經掙紮在國内汽車市場的邊緣。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而這還不止是全部,除了Jeep與三菱之外,像是韓系車與法系車也大受打擊,标緻、雪鐵龍、起亞等車企,銷量無不例外都在下跌,完全不複當年的風光。

合資車告别“躺赢時代”?

毫無疑問,如今的合資車想要在國内生存下去,像以前那樣“忽悠”是完全不行的,畢竟國内消費者在成長,再加上國内車市競争激烈,沒用點心的話怕是很難交差的,而我們上述提到的合資車企,顯然就沒有做到。

一方面來看,不少被邊緣化的合資車企,産品陣營相對單一,且産品知名度也不夠高。就拿Jeep來講好了,直到現在都沒有發展一款轎車産品,這對于一家車企而言無疑就是自斷一臂。除此之外,Jeep的明星車型牧馬人也沒有得到國産,這款Jeep的代表之作一直都采用的是進口模式,更昂貴的價格也意味着銷量注定不會走量。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另一方面來看,上述的大多數車企都并不算是全球汽車巨頭,更多的是區域知名品牌,忠實閱聽人相對來說也比較的少,若是有的話也隻是對某一款車型,是以一旦産品更新不及時,那就很容易遭到緻命的打擊,比如三菱就靠着歐藍德一款車在苟活。而像是大衆、豐田等車企,旗下的明星車型不要太多,也給了它們更多發揮與容錯的空間。

多家合資車企“水土不服”,最慘的月銷量才1台,比停産還難受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合資車企逐漸被抛棄的背後,其實也是受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的影響。都知道,如今自主品牌早就今非昔比,諸如長城、長安、比亞迪這些車企在不少細分領域都表現優秀,市場佔有率也在不斷提升,而在與頭部自主車企的競争中,二三線合資車企既沒有技術上的優勢,也沒有成本效益上的優勢,銷量慘淡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編語

就如同有一句話而言:“市場在抛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這似乎就是目前一些走向邊緣化合資車企的最好寫照,畢竟在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行業中,若是你不主動進步改變,那就隻有被後面的人所追趕,甚至被抛棄。是以說,在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之後,也讓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合資車企遭受了強烈的打擊,而那些不适應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隻會漸漸淡出大家的視野了。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