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前幾天有媒體在愚人節開玩笑,聲稱特斯拉這個狂噴過氫燃料電池的公司,要在未來轉向氫能源,并且将會在2024年推出一款命名為H的産品。

雖然這個愚人節玩笑并沒有太大的邏輯創新,但非常成功。因為這個笑話很好的切中了現在不少廠商動力焦慮的心态,大部分做純電線路的廠商看了這個笑話都得捏一把汗,生怕帶頭大哥真的“跑路”了。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曾經何時我們認為新能源産品“萬般皆下品,唯有純電高”,或者至少是北京市政府是這麼認為的。隻有純電産品才能享受到新能源購車名額的待遇,北京作為目前新能源産品消費的主陣地,也是卡新能源補貼最嚴格的一個城市。

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純電并未真的成為絕對的大主流。甚至在冬奧會看了氫能源車之後,大家都有那麼一絲動搖,是以特斯拉的氫能源愚人節笑話也并非是完全杜撰。

作為冬奧運會的合作夥伴,本屆賽事也是豐田首次在國内大規模投入使用氫燃料電池車型,包括第二代MIRAI、柯斯達氫擎兩款車型,以承擔在延慶、張家口地區作為運動員班車串線營運的任務。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豐田這一招很巧妙,冬天是锂電池的絕對死門。在中國市場這樣一個并有建成氫染料電池民用化體系的市場,在冬奧會這樣一個被谷愛淩瘋狂刷屏的全民賽事,展示氫染料電池車的優越性,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豐田官方表示,去年下半年,它們已經實作了100千瓦商用車加氫系統的市場投入,力争在2023年超過150千瓦,并将體積更小,且安全性和耐久性更好、成本更低的系統投入市場。

此次北京冬奧會啟動的保障性加氫站就有16個,從這次運轉的情況來看非常良好。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更為重要的是,與東京奧運會部分火炬使用氫燃料相比,北京冬奧會将火炬燃料全替換為氫能,張家口賽區的火炬還在全球首次使用了綠氫。和張藝謀導演用小火炬代替主火炬的思路完美契合。

這是否可能成為中國市場邁入氫能源燃料電池時代的一個頂層信号,逐漸從政策上扶持氫染料電池成為主流。

如果是這樣,基本上現在市場上的格局就要推倒重來了。除了豐田現代這兩家以外,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而且堅持純電産品的廠家,其實越來越焦慮。尤其是純電這種動力,從目前來看是有着絕對先天缺陷的解決方案,隻不過它技術門檻低而已。

從現在造車新勢力的角度來看,最大的純電産品開口在特斯拉,這無可厚非。插混目前也是一個主要勢力。新能源戰略激進如比亞迪,其純電産品也就占到了其銷量的一半。在不賣燃油車之後,插混依舊是其基本盤。今年3月比亞迪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5.06萬輛,同比增長857.4%。

今年1月,寶馬5系、奔馳E級、本田CR-V三款合資PHEV跻身插混銷量前十。今年2月,帕薩特PHEV銷量達到3025輛,同比暴增373%,同期,上汽大衆3款純電車型銷量總計隻有2539輛。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去年1-2月,國内PHEV的銷量還隻有BEV的19.4%,今年1-2月PHEV銷量已經達到BEV的27.5%。

就算是大家一開始嗤之以鼻的增程式,也逐漸拿到了主角腳本。理想3月份傳遞了1.2萬台産品。這一個數字幾乎超過了目前合資品牌賣出去所有純電産品之和。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對比更明顯的在岚圖,根據統計,岚圖品牌每個月賣出的增程式混動産品都是純電産品的4-5倍之多。同一款車型兩款動力,這可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市場樣本。

小康股份最近還首次單獨披露了旗下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賽力斯的産銷情況。3月,賽力斯分别産銷3465輛和3160輛,大幅增長1667.86%和1310.71%;今年一季度,賽力斯累計産銷分别為6808輛和5044輛,增幅分别達1812.36%和1186.73%。

再加上華為光環加持的問界,增程式混動并沒有成為大家眼中的智商稅。

是以從目前來看,純電并未成為真正的絕對環保的解決方案。發電和電池回收是否環保都有待商榷。純電也未成為全場景使用的标杆,寒冷是目前無法逾越的硬傷。純電的蓄能方式更是目前被吐槽最多的。

而且這波電池漲價潮,真的刺痛了從廠家到消費者。讓大家真的明白我們狂熱追捧下的锂電池,其實非常脆弱。中國锂礦儲量僅占比6%,锂電池并不能真的讓中國不受國際局勢影響,實作自給自足的獨立生産。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尤其是越追求續航的純電産品,就對锂電池的依賴性越強,在這波漲價潮中就漲的越狠。

一種新的、更環保的汽車功能方式取代汽油無可厚非,但是現在越發展越感覺到,純電戰略更像是大家一次蒙眼狂奔。不僅僅是特斯拉,所有目前以純電為主要發展路徑的品牌,真的都沒質疑過自己的純電線路嗎?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馬斯克真的沒動搖過純電動戰略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