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曾于裡

這些年來,以軍旅生活為表現重點的軍旅劇數量不在少數,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它成為不少具有流量的年輕男演員的轉型跳闆。軍人形象的剛強勇猛,有助于改變觀衆對于流量明星“奶油”的印象,也有助于幫助他們從“劇抛男友”變成有穩定号召力的演員。何況,軍旅劇是“類主旋律”題材,可以讓明星的個人形象顯得更加“正能量”。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特戰榮耀》海報

不過,也得坦誠地說,不少觀衆可以把《士兵突擊》翻來覆去看好幾遍,但這些年來的偶像化軍旅劇卻鮮有能夠從頭看到尾的,也沒什麼稱得上出圈的作品,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症結出在哪兒,是值得好好複盤。最近播出的、楊洋領銜主演的《特戰榮耀》,成為我們觀察的一個契機。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燕破嶽(楊洋 飾)

個人以為,《特戰榮耀》是偶像化軍旅劇裡品質相對靠前的。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用心,不糊弄。

《特戰榮耀》的拍攝周期很長,長達274天(9個月),開機前還有1個月時間的訓練。該劇45集,單集的拍攝周期将近1周。這在國産劇裡非常罕見。特意查了下近年來其他偶像化軍旅劇的拍攝周期,集數差不多的,拍攝時間隻是《特戰榮耀》的一半,甚至有的隻有三分之一。

《特戰榮耀》拍攝周期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部劇硬核的軍事動作戲份很多。譬如一開篇就是10分鐘的東南亞毒窟大戰,動作、槍戰、爆破等一應俱全,排程上也很有章法,一下子就把觀衆震懾住了。在你以為它就靠着這個動作戲撐一部劇,接着很快又有與毒販的精彩對峙,心理戰與槍戰齊上陣,把緊張感拉滿。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精彩的動作場面

除了實打實的槍戰戲外,軍旅生活中的各種訓練、演習,《特戰榮耀》也花費大量篇幅予以呈現,盡可能向真實靠攏。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有大篇幅的演習畫面

總之,《特戰榮耀》沒有像其他偶像化軍旅劇那樣,把主要劇情放在談戀愛上——談戀愛拍起來是最省事的;它老老實實走了一條比較難走的路,也是一部貨真價實的軍旅劇。

作為有流量的演員,願意10個月的時間老老實實拍攝一部劇,這本該是本分的事情,在内娛幾乎是奢侈,楊洋的認真值得肯定。他在劇中的表現亦有所進步。一方面,他的形象很硬朗。很多偶像化軍旅劇會給人這種感覺:男主角隻是穿上軍裝,但奶油味還是很重,始終是弱不禁風的模樣。楊洋壯碩多了,他的身體有練過,劇中很多訓練動作他親自上陣,執行起來有闆有眼。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楊洋沒那麼重的奶油味

另一方面,雖然有時還是有點刻闆生硬、表演痕迹很重,但一些重點戲份,還是可以看出楊洋入戲了。這不僅僅是曬黑的皮膚,還包括不屈的眼神、铿锵不露怯的呐喊,以及投入情感的哭泣。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一些戲份處理得不錯

從優點上說,《特戰榮耀》的動作戲很搶眼,楊洋的帥氣很搶眼。它存在的問題是:楊洋飾演的男主角燕破嶽,實在是過分搶眼了。

《特戰榮耀》講述了一個新兵的成長記。出身于軍人家庭的燕破嶽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入伍武警某支隊。之後他在軍旅生涯中一路成長,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武警特戰隊員。

不同于《士兵突擊》中許三多是實打實的“菜鳥”,偶像化軍旅劇中的新兵,都是“超強兵王”,他們又強又傲又拽,劇集本質上是“拽兵成長記”。有網友非常精準概括了偶像化軍旅劇的劇情模式:“新兵訓練,打磨刺頭,談情說愛,進入選拔,層層篩選,個人主義,幾次演習,最後實戰,修成正果,愛情事業雙豐收。”

《特戰榮耀》大同小異。一到新兵連,燕破嶽就成了最亮眼的存在,在各種訓練中大破紀錄,很多技能都比老兵強;他個性張揚,敢于出風頭,敢于跟指令“對着幹”(可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對紀律的執行);他崇尚個人主義,認為個人變強是最重要的,欠缺集體主義精神……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燕破嶽一上來就是各種出風頭

觀衆很容易就猜到《特戰榮耀》的走向:這個欠缺集體主義精神的拽兵,在軍營中慢慢打磨棱角(比如一開始被發配到炊事班),去除浮躁,一路不斷進入選拔。他也慢慢感受到集體主義的力量和價值,更好地履行作為軍人的責任和使命,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特戰榮耀》裡李一桐飾演的艾千雪,跟燕破嶽有不少對手戲。導演給觀衆打了預防針:他們沒愛情,但有惺惺相惜的戰友情。但坦白講,把倆人的感情戲删了也不影響劇情推進,也許會更顯得真實凝練。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艾千雪(李一桐 飾)

這是讓人疑惑的地方:為什麼偶像化的軍旅劇,不約而同都是“兵王”“拽王”呢?

歸根結底,偶像化軍旅劇終究沒有真正擺脫“偶像化”。對于男主角的設定,哪怕角色是個“新人”,也必須是又拽又酷又牛的新人,一出場注定光芒四射,而不會是許三多那種出場時又土又俗又“笨”的草根。

也不是說這種模式不可以,隻是,如果偶像化軍旅劇都這個模式,觀衆難免會覺得審美疲勞。觀衆的代入感亦有所下降——畢竟在真實的生活中,很多新人是一無所有的“許三多”,而不是天生的“拽王”。

拽就拽吧,可一旦拽過頭了,就會削弱劇集的信服感。《特戰榮耀》不怕燕破嶽搶眼,就怕他的搶眼蓋過邏輯和常識,成為“龍傲天”般的存在。

《特戰榮耀》的劇情正流露出這樣的傾向。譬如燕破嶽誤入另一個連隊的演習,作為新人他竟然直搗藍方指揮部,把指揮部給俘虜了,導緻藍方作戰失敗。軍人朋友告訴我:指揮部輕而易舉被搗毀,這在現實演習中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是真實的戰争,這樣的軍隊哪有戰鬥力?《特戰榮耀》為了凸顯燕破嶽的牛叉,大剌剌地拍出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情節。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燕破嶽直搗藍方指揮部,紅方赢了

之後的劇情,燕破嶽依然是開挂的狀态。用彈弓練習射擊,很快就射擊技術一流了;新兵的實戰演習中,他再次破了全團記錄;起初完全不懂得烹饪的他,炊事班教他做一回豆腐,他就成了廚藝大神了,紅燒豆腐是他的拿手菜,也成為特勤連的勝菜,新兵入伍都要吃紅燒豆腐(這段真是把我給看蒙了);隧道塌方時,勇敢逆行去救人,一開始還是利己主義的他,這才幾集過去,就成了舍己為人的大英雄了……

《特戰榮耀》:楊洋很搶眼,過于搶眼了

燕破嶽破紀錄不在話下

各種各樣的主角光環都往燕破嶽頭上戴,學啥都是一學就會、幹啥啥第一。之後的劇情也由此失去了懸念。燕破嶽一定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小挫敗,但沒關系,他會開挂到底的。

《士兵突擊》時代的軍旅劇,是“窮孩子”模式,主人公是普通人,每個群像都寫得精彩紛呈(戰友情也應該是軍旅劇的表現重點),每個普通觀衆都可以代入其中;它也有主角光環,但主人公是憑借自己的勇氣、耐力、堅持赢得光環,而不是天生就厲害。觀衆看到的是軍旅生活,也是普通人在逆境中突圍的人生。

相形之下,偶像化軍旅劇似乎陷入共同的窠臼:把主人公給“偶像化”了——軍人是值得成為偶像,但不意味着主人公在軍隊中也要像“偶像”一樣無時不刻不在開挂、無時不刻不在耀眼、無時不刻不被衆星拱月。是以,偶像化的軍旅劇幾乎都做不好群像戲——群像更多是為烘托男主角而存在,有時甚至隻是功能性的角色。

《特戰榮耀》拍得很用心,但它也隻是偶像化軍旅劇架構裡比較好的作品,未能超越架構。

本期進階編輯 周玉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