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品差的人,張口就說“四種話”,不值得交往

古人說:“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

一個人品好的人,很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說話的時候,會照顧到别人的感受,也會保持舒服的距離,言語中,飽含了深情,也透露了有價值的資訊。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連說話都帶着不好的目的,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想盡辦法去傷害别人。人心之惡,可見一斑。

人際交往時,如果你發現有人張口閉口就說以下幾種話,說明他的人品很差,不值得交往。

人品差的人,張口就說“四種話”,不值得交往

01

第一,說暗示别人變壞的話,心懷鬼胎。

心理學上,有一種“暗示效應”,也就是說,通過一些含蓄抽象的方法,對别人的心理和行為産生幹擾,引導别人去做點什麼。

顯而易見,人品差的人,一開口就會慫恿别人去做壞事,或者做一些對他本人有利益的事情。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能夠得到大家的了解,但是把害處都給别人,把好處獨吞,顯然是很過分的行為,被人不齒。

我的一個同僚小黃,昨天一大早,就說:“大家猜一下,今天會有什麼大事。”

順着小黃的指引,我們發現,他是指上司張經理離婚了,然後和第三者在一起了。雖然,小張沒有明說,但是很多人猜想到了。

到了下午,終于有人忍不住,跑到張經理辦公室,詢問具體情況。本來是一份關心,卻惹怒了張經理。畢竟,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啊。

始作俑者小黃,在一旁偷着樂。他的德行,也一覽無餘。

俗話說:“明人不做暗事。”說話也是如此,不要讓人生有陰暗面,給别人帶來麻煩。

有人暗示你去做什麼,你應該保持安靜,并且逆向思考,别被人當猴耍。

02

第二,說挑撥人際關系的話,傷害人情。

很多人,說話喜歡拐來拐去,從來都不知道哪一句是真的。

如果是說話很含蓄,可以了解為“害羞、不好意思”,但是故意含糊其辭,就是人品有問題了。

魯迅說過:“人能說話,已經是禍胎了,而況有時還要做文章。”

從言語中做文章的人,肯定是希望看到“窩裡反、謠言四起”的壞的結果。

比方說,你和某個朋友在一起吃飯,有第三者故意走過來,說你的朋友有多麼不好,曾經做了龌龊的事情。

當你對朋友的印象變差的時候,也許這一頓飯都吃得不是滋味。如果你向朋友求證事實,那麼朋友可能立馬就會翻臉。

通常來說,人品差的人,喜歡當面說陰陽怪氣的話,背後亂說話,傳播一些不真不假的消息,讓人犯迷糊。

人與人交往,一旦産生了懷疑,那麼關系就很難維持下去了。

人品差的人,張口就說“四種話”,不值得交往

03

第三,說信口開河的話,不計後果。

有些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絲毫也不會拐彎。如果他天生就是這樣的性格,是可以被了解的。

可是,一個人說話不帶腦子,并且都往壞處說,就是人品有問題了。他的眼裡看到的,都是很髒的東西,導緻言語也和眼睛一樣。

另一方面,說話太直的人,常常會說“毫無誠信”的話,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沒有搞清楚,就拍着胸口承諾别人了。

一般來說,在飯局、酒局、微信群裡,最容易看到“随口的承諾”。借着酒勁,可以讓自己的膽量變大,也會犯糊塗。等飯局散去,酒勁也消失了,就再也想不起,自己說了什麼。即便能想起來,也不會當回事了。

在微信群裡亂說的人,頭腦是清醒的,但是他以為,網絡是虛拟的,随便說,都不要負責任。

說話太直,和做人“耿直”,是有差別的。人品差的人,一開口,直接傷害人,事後連一句安慰的話也不會說。平時辦事,估計也是虎頭蛇尾。

04

第四,說怨氣很重的話,傳遞負能量。

有句話說得好:“怨天,怨地,怨自己。”

任何一件事,如果沒有做好,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别人當成出氣筒,把過錯歸于别人。

那些天天說“怨氣話”的人,其實是内心的陰暗面很大,感官被負能量包圍了。

比方說,在一個旅遊景區,大家都在排隊買票。忽然有人在大聲抱怨,認為自己來錯了地方,認為從業人員太不負責任,認為這個景區很低級......他的言語,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情緒,導緻場面混亂。

抱怨人生、社會,誰都會,但是我們需要克制,要理性對待。

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姑娘,推開窗戶,看到有人因為失去了金錢而哭泣,小姑娘也很傷心;小姑娘的爺爺,把她領到另一個窗戶,看到有人在結婚,心情頓時就好了。

同樣是一間屋子,但是有不同的“面”。人品差的人,看到了晦氣的一面,忘記了喜氣的一面,是以他的言語,也和心情一樣糟糕。

人品差的人,張口就說“四種話”,不值得交往

05

于丹老師說過:“二十一世紀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把你的名字變成錢。”

想要看清一個人,關鍵看人品。平時,不管和誰叫我,都要察言觀色,看看對方喜歡做什麼,說什麼,事後的态度如何。

如果遇到人品很差的人,首先要幫助他變好,善意地提醒他;如果他不知悔改,就要疏遠他。

人與人交往,言語是情感的橋梁,但是不要随便說話,應該學會引導正能量,多說點贊、鼓勵、關懷的話,承諾要“兌現”,批評要“真心”,評價要有“真實”,談資要有“溫度”。

願你我,好好說話,溫暖人心。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