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都說藝術反映現實生活,這話一點都不假。
前一段時間看電視劇【我們的婚姻】,重點講述了白百合和老公,蔣欣和老公兩對夫妻的婚姻生活。
白百合這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雖然白百合也是頂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但婚後她選擇了在家相夫教子,有女兒後成為了全職媽媽,把才能用在了經營家庭上。而蔣欣飾演的是職場女強人,為了妻子的職場發展,同樣是高學曆的老公在家當起了全職奶爸,家庭煮夫,把家庭還有孩子照顧得井井有條。

正是由于全職媽媽或者家庭煮夫,把家庭經營得好,才讓另一半可以安心在外打拼。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不僅被其他人指點嫌棄,更被另一半嫌棄。白百合老公覺得自己掙錢,妻子在家帶娃是享福。蔣欣覺得家庭煮男的老公拿不出手。
這部電視劇反映的家庭,職場,還有角色身份問題真的很現實。生活中優秀的全職奶爸不常見,但優秀的全職媽媽到處都有,然而這種身份并不被大衆甚至伴侶認可。不分男女,不管把家管理得多好,反正誰在家帶娃誰被嫌棄。
在家庭裡的那一方總被認為可以輕易取代,沒有創造價值
雖然很多全職在家的一方,當初也是為了家庭更好的運轉,讓另一半更安心的打拼事業,說到底也是為了成全另一半。他們在家庭也沒有歇着,料理家務,照顧孩子,伺候雙方父母,把家裡的一切瑣碎處理的妥妥帖帖。
在外打拼的另一半回到家有可口的飯菜端上桌,有幹淨熨燙過的衣服可以換洗,有聰明懂事的孩子親近等等。這一切一切的都是在家那個人耗費了極大的心血和精力做出的成果。但這些由于在家完成的,其他人看起來就覺得毫不費力,甚至漠視,覺得家裡的活又容易又輕松,誰都可以做,哪有自己在外工作辛苦。
于是就對家裡的這位産生鄙視,心裡覺得對方是寄生蟲,靠自己養活,他沒有為家庭創造任何價值。而自己充滿了優越感,在家裡頤指氣使。完全忽略了另一半為家庭的付出和犧牲。這種心境不分男女,反正誰在家帶娃誰被嫌棄。
電視劇後來白百合的老公體驗了一次獨自帶娃出行,就深刻了解了她的不容易,開始對她多了了解,兩人的婚姻關系轉危為安,大圓滿結局。但現實又不是影視劇,現實往往就是等到婚姻解體了,很多人也認識不到對方對家庭的犧牲和付出。
家庭是夫妻兩個人共同經營的
一個家庭的良好有序運轉,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合作的。男主内還是女主内,不管是那種合作模式,都是經過雙方的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兩人各司其職,發揮自己最大價值,把家庭經營好。同時對另一半多些了解和支援,婚姻才能越來越穩固,一家人才能越過越好。
【話題讨論:你對在家帶娃誰被嫌棄怎麼看?】
進階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