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誇”我是外星人……|大國良師成長故事

2021年11月,《教育家》發起的第二屆“尋找大國良師”公益活動啟幕。活動分為三部曲:

1.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2.出版《大國良師的樣子》叢書

3.推選“大國良師”

活動截止至2022年底。依據評選标準及參與要求,推選出10位“2022大國良師”,授予“大國良師”稱号,每位“大國良師”将獲得主辦方提供的成長獎勵基金10萬元(稅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開展“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參與方式見文末)。

《教育家》将陸續推出“尋找大國良師”公益活動參選人撰寫的“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一起感受良師的成長足迹,傾聽師者心聲。

當孩子“誇”我是外星人……|大國良師成長故事

2021年已經是我從教的第21個年頭,即便如此,教育教學上的疑難雜症依然層出不窮,時不時還是會讓我感到出其不意。

某一天,我剛進教室,就看見景原同學義憤填膺地指着另一個男孩兒對我說:“老師,程穎浩說您是‘外星人’!”我當時一聽,有些懵圈兒,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我笑着問穎浩:“這句話是你說的嗎?”穎浩同學當時沒有立馬回應我,但從他的眼神裡我看出了他内心的沖突和不知所措:我是做錯了什麼嗎?我該不該承認自己說的話呢…… 在我的再次詢問下,穎浩終于勇敢地點了點頭。

看到他勇于承認的态度,我溫和地笑了!緊接着,我帶着好奇的語氣刨根究底道:“穎浩,你為什麼說老師是外星人呢?”

聽到這句話,小孩兒剛剛稍微放松一點的心弦馬上又緊繃起來了,繼而低下頭又是一陣沉默,明顯他内心更糾結啦!(因為才一年級,孩子很多時候還無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故事講到這,可能有些讀者第一反應會覺得孩子不尊重老師。其實吧,我們可以選擇以更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兒童單純的世界。

“哦,我知道了,穎浩是不是覺得老師和外星人一樣厲害呢?”他一聽,連忙用點點頭,這一次我從他的眼神裡發現了一道光,一道孩子眼裡才有的光,那麼真摯,那麼純潔。

我接着問景原:“景原呀,你現在還覺得穎浩說的話不對嗎?”景原此時一臉愧疚的神色,覺得自己錯怪了穎浩,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接着,我話鋒一轉,給全班孩子抛出了一問題:同學們,如果你們是張老師,聽到穎浩同學說“你是外星人”,你是開心還是生氣呢?

“開心!!”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我乘勝追擊,問道:“為什麼呢?”

孩子們回答:“因為外星人很厲害啊!”

嘿嘿,看來我要進行的陽光心理教育已經達到目的啦,我欣喜地笑了起來。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積極樂觀地去看待問題,不要被消極悲觀的情緒左右自己,這樣的我們才能生活愉悅、身心健康!

同時,身為教育者,我們也要學會抓住每一件小事,發現每一種現象,把握每一個教育契機,幫助孩子清掃心理障礙,驅走内心陰霾,孕育陽光心靈的花園。這樣孩子就不會鑽牛角尖,遇事不會走極端,自然而然就會減少悲劇的發生!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可以用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用堅定而樂觀的心态面對挫折與失敗;可以在任何順境中一路領先,也能在任何逆境中奮勇崛起,取得成功。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 END —

來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創

作者 | 湛江市第三十七國小 張丹華

編輯|朱強

統籌|周彩麗

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教育家》發起的第二屆“尋找大國良師”公益活動。活動分為三部曲:

2021年11月—2022年6月,開展“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

征集要求:參與活動的教師,撰文講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成長故事。以第一人稱撰文,體裁為叙事散文,字數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實感人。文章擇優刊發《教育家》雜志、《教育家》雜志新媒體、學習強國等平台。

參與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尋找大國良師”專題頁面送出申報表及教師自述的“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申報表及“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需同步送出)。如僅參與“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不參與“尋找大國良師”活動),将文章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文章中注明學校、姓名、聯系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