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對于自動駕駛車輛而言,探測與感覺四周環境的意義重大,出色的感覺器可以幫助汽車做出正确的選擇。目前感覺技術中的純視覺路線和感覺融合路線之争,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每家公司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時面臨的一道選擇題。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近年來,無論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押注雷射雷達作為感覺方案,隻有特斯拉一意孤行堅持攝像頭方案,現在豐田汽車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近日,豐田旗下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Woven Planet說,其試圖在不使用雷射雷達等昂貴傳感器的情況下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它們能夠用低成本攝像頭收集資料,并有效地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選擇更務實的攝像頭,這很豐田

目前運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音波雷達、雷射雷達、GPS等。這些感應器各有優缺點,也互為補充。你可能會問,豐田汽車為什麼要冒着落後于現有自動駕駛系統的風險,隻選擇攝像頭?當你了解完它們的優缺點後,或許可以了解這種做法。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從優劣勢上來看,雷射雷達的優勢在于精度較高,探測距離遠,可以在光線不足的環境做到比攝像頭更高的精準度。是以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能夠更準确擷取目标的三維資訊,而且分辨率高、抗幹擾能力強。但同時,開發成本會更高。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而攝像頭勝在成本更低,這無疑降低了自動駕駛的成本,讓其有望真正被普通消費者所承受。同時,攝像頭體積更小,更容易融入汽車設計中,不會使車輛造型太突兀。不過,攝像頭也有着自己的軟肋。比如在黑暗環境中感覺受限,精度和安全性有所下降;另外在極端惡劣天氣,或者其他導緻攝像頭不能工作的情況下(例如鏡頭被遮掩,強逆光)時,需要依靠強大的算法才能保證完成感覺處理,其可實作的自動駕駛能力上限較低。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目前雷射雷達感覺能力是略強于攝像頭的,但特斯拉和豐田都選擇以攝像頭為主,或許都跟雷射雷達成本過高有關。Woven Planet負責人表示,為車輛配備成本高昂的傳感器是不可持續的方法,而攝像頭采集的大量資料擁有極大的靈活性,能夠在一定硬體成本上拓展出更豐富的功能。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由雷射雷達轉向純視覺自動駕駛,豐田急了

事實上,無論是以攝像頭為代表的純視覺路線,亦或以雷射雷達為代表的感覺融合路線,都代表着不同探索者對自動駕駛實作路徑的嘗試。搭載雷射雷達、高精度地圖等的車輛雖然硬體優勢更明顯,但成本肯定是居高不下的。高昂的成本注定會限制它的發展空間,不利于大規模推開。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不過,雖說使用攝像頭成本會更低,但僅僅依靠攝像頭實作完全自動駕駛,需要大量的車輛行駛資料來建立計算模型,才能讓自動駕駛變得更智能。這麼看來,豐田、特斯拉想實作更高階的自動駕駛,仍有一段路要走。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目前雷射雷達最大的诟病是成本問題,随着雷射雷達的成本一降再降,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截至目前,長城、小鵬、極狐、廣汽等都已經明确将量産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而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小鵬P5已經正式上市。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在其他品牌紛紛擁抱雷射雷達時,豐田選擇攝像頭也是有自己考量的。衆所周知,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是需要大量的資料,而豐田目前在自動駕駛賽道是稍有落後的,為了快速追上主流隊伍,選擇性能可靠又低成本的攝像頭的确有助于增加收集速度。另外,以攝像頭為主的純視覺方式是先難後易,一開始很難,後面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而豐田更願意做有難度的事。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轉向純視覺路線的時候,也并不代表其完全放棄了多傳感器融合的道路。考慮到安全因素,豐田無人駕駛計程車等其他種類的自動駕駛汽車仍将使用雷射雷達等傳感器。

效仿特斯拉死磕攝像頭,豐田玩哪出?

無論是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的方案,其實都各有優劣,至于誰能成為未來主流,還要看車企們誰先突破障礙。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傳統老牌車企,豐田無論是産銷規模還是技術儲備,都是有着明顯的優勢。如果豐田以低價成本去大量采集資料的計劃如願的話,其有望幫助豐田迅速站在自動駕駛技術第一陣列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