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作者:北京伐木累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北京伐木累圈地北京,為您呈現國際化、高品質的家庭、親子生活方式,讓您家的每位成員都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春和景明,萬物以榮,正是親近大自然的好時候!自然,不僅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師。

近年來,家長們越來越意識到自然與博物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也缺乏自然實踐,面對孩子強烈的探索欲和“十萬個為什麼”,經常毫無頭緒,無法應答。

是以本期To Talk欄目,我們和專業人士蘇亮老師聊一聊,幫大家找找些許思路和建議,或許一顆顆充滿希望與好奇的種子,就從這個春天播下了。

前方預警!本期部分圖檔請慎重點開,可能會引起“不适”。當然了,克服心理障礙與偏見後,我們或許能體味造物之妙之美,值得勇敢一試喔。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蘇亮,生物多樣性科普工作者、自由撰稿人,“地球記憶工作室”核心教師;兩栖爬行動物及魚類生物“骨灰級”愛好者,央視《走進動物園》等電視欄目講解嘉賓;參編《物種100·生态智慧·黑龍江卷》《物種100·生态智慧·貴州卷》等書籍,并于《大自然》《森林與人類》等科學雜志發表多篇科普文章;長期從事航天工程育種及兩栖爬行動物飼養繁育工作,擁有深厚的生物學飼育研究經驗。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你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和探索渴望是如何發生、發展起來的?

蘇亮:其實所有孩子一開始對大自然都充滿了好奇,從地上撿石子、撿落葉,到看見小蟲子……從會走路開始,這些未知的東西就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隻是随着年齡的增長,見到的事物越來越多,誘惑越來越多,對自然的興趣也被分散了。

我覺得我小時候肯定也是因為天性,然後加上我爺爺那輩開始就對生物很有興趣,養魚種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父親在我爺爺的熏陶下也很喜歡養魚種花,後來有了我,依稀記得那時候家裡種了各種植物,還養了一些魚和龜。大人哄孩子各有方法,家裡經常買一些小動物回來逗我玩,小雞小鴨,小魚小鳥,看到蛐蛐蝗蟲什麼的也會抓回來給我看。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據你了解,目前國内開展的“自然教育”主要形式有哪些?

蘇亮:這幾年,國内的自然教育湧現出很多組織,尤其是“雙減”政策出台後,很多教育機構紛紛轉做自然教育,形式基本就是在各大公園、景區帶領孩子進行生物講解。比如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動物園,都是自然教育的室外聖地。一些大型的自然科普組織會建立自己的科普基地,在基地中進行科普活動。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從事自然教學這些年後,你理想中的“自然教育”是什麼樣的?

蘇亮:我覺得自然教學要從培養興趣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同時也培養家長的興趣,家長和孩子都有興趣了才能更好地繼續下去。首先孩子有興趣,家長知道後來報名自然科普活動,幾次課程以後,家長不喜歡可能就會犯懶不再帶孩子過來了。

如果家長也能保持興趣和好奇心,周末帶着孩子參加活動,和孩子一起學知識、體會自然——這是非常快樂和高品質的親子時光。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你接觸過那麼多的孩子和家長,對于尚且缺乏自然教育的父母來說,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如何力所能及地對孩子開展自然教育?

蘇亮: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大自然是美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自然教育沒什麼用,花錢去看看花鳥魚蟲石頭什麼的,還不如去吃頓好的,買件好衣服,這是消費理念的不同;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再來有人認為動物很髒,攜帶病毒和寄生蟲,甚至本身有毒,一律不讓孩子接觸;

還有就是父母本身害怕蟲子,于是将這種恐懼也傳遞給了孩子,同時屏蔽孩子接觸的可能,不會讓孩子參加相關課程。周末讓孩子在家補補學校的學科知識。其實科普教育是将學和玩結合在一起,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學到的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學齡前、國小低、高年級孩子在參與戶外自然學習時,各自有什麼特點(适用不同類型的學習方法和内容)?家長如何正确引導?

蘇亮:低齡兒童對撿個小樹枝,抓隻小螞蟻這些視覺和觸覺層面的比較感興趣,知識說太多他聽不懂,也記不住多少,主要還是引導他們的興趣。還有他們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愉快進行(玩耍),讓他們多多以遊戲的形式參與就可以了。

大一點的孩子,了解能力強了,渴望見識更多新奇事物,掌握更多新奇知識,就會更仔細地觀察、記錄。家長要做的還是引導興趣,興趣第一位,興趣有了自然就會專注把事情做好,家長隻需稍微在時間上給予支援,不打擊就夠了。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另外就是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和互信關系,不要像我小時候偷偷在家裡養了一條蛇,把媽媽吓了一大跳!

Q:根據你的經驗與觀察,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受到良好自然教育的,他們一般會表現出什麼特點?

蘇亮:據我觀察,從小受到良好自然教育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幾乎都對自然比較感興趣,是以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引導。這些年接觸下來,我感覺他們更随和,性情溫潤不暴躁,遇事不咋咋呼呼,做事認真仔細,觀察事物細緻,動手能力強,自理能力強。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Q:作為兩栖爬行動物和魚類生物的愛好者和研究者,請分享一些它們的迷人之處或是有趣的“冷”知識吧。

蘇亮:有些人覺得兩栖爬行動物冷酷無情,喜歡殺戮。沒有辦法,殺戮是它們的本性,畢竟關乎存亡,但對人是無害的。大家都怕蛇,可是野外的蛇不會主動攻擊人。

咱們接着拿蛇舉例,大家印象中蛇是蛋生的動物,其實有些蛇可以直接生出小蛇,叫做卵胎生。有些蛇在饑餓的情況下會吃自己的同類,某些種的蛇,就是以各種其它的蛇為食。有些兩栖類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更好生長,會産出非受精卵,去喂食自己的蝌蚪。

關于 To Talk

父母總恨不得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捧到孩子面前,但隔行如隔山,有些時候确實力不從心。在為人父母這條任重道遠的路上,如果你有任何疑惑,讓我們試着一起找答案。

TO君将特意為你們采訪行業資深人(咳咳,不臉紅地說,TO君後面可是有人的)。教育、醫療、藝術、吃喝玩樂……解釋你們有限的疑惑,歡迎來勾搭!

“我在床底下偷偷養了條蛇,把媽媽吓壞了”,春天聊自然教育

編輯 ✎ 劉洋

排版 ✎ 劉洋

圖檔來源 ✎ 2ric&unsplash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