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正創新:堅持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作者:上觀新聞

大陸正處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更好構築中國精神、實作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必然要求。為深入學習黨關于新時代推動大陸文化建設重要論斷,深化對大陸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4月3日,“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學術研讨會——第三屆“價值研究工作坊”在滬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複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5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這一主題進行研讨。

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的重要論斷。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強調了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重要經驗。上海大學科研管理部副部長、文科處處長曾軍教授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确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提了出來,我們既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優勢轉化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優勢,又要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優勢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穩緻遠,兩者互相促進、良性互動。

推動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關鍵要夯實文化土壤。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龔雲教授認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華民族的“鑄魂工程”,也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心工程”。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經驗,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通過全方位貫徹、深層次融入,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通過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證、政策展現,滲入社會方方面面,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影響人們的思維、行為,成為百姓日用的行為準則和社會的文化土壤。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具有深厚的學理依據、現實基礎和重大意義。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田海艦教授表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文化具有積極引領作用,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作為一種制度加以确立,有利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進一步回應人們的思想困惑,堅定文化自信。

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胡緒明教授認為,将“健全志願服務體系”作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制度,不僅從理論上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内涵,而且在實踐上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

以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強國建設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孫力認為,文化不是單質,而具有豐富的構成,這對于文化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用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的寶貴貢獻,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形成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和”是其精要所在。“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是中國哲人兩千多年前就揭示的規律。核心價值觀對文化建設的引領,吸收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精華,充分展現了“和”的要義。

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徐國民教授認為,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正确處理好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一進制指導”與滿足人民群衆文化需求“多樣發展”之間的關系。

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新甯研究員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要站在時代的制高點發掘中華文化的精髓要義,形成了新時代獨具特色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要紮根中華文化的沃土,汲取中國精神的滋養,孕育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斷推動文化強國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價值目标、社會價值追求和個人價值遵循三個層面凝結着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侯勇教授認為,以文化自省立場審視東西方優秀文化資源、以文化自信立場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文化自強立場整合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自覺。

持續激發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内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增岽教授認為,當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制度建設,應當在文化制度、文化産業與美好精神生活引導中自然嵌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内涵與核心理念,讓堅守和彰顯主流價值觀成為文化産品主創、評價與消費者的深層自覺意識,以法治思維推動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建設的實踐展開。

理論傳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領域。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慶寺教授表示,融媒體傳播更具時效性、互動性、多元性等特點,這就為黨的理論傳播提供了全時段、多元度、立體化的傳播條件。同時也面臨一些需要關注的新問題:形态碎片化解構了理論的系統性;閱讀淺層化消解了理論的深刻性;形式娛樂化削弱了理論的嚴肅性;話語多元化沖擊了理論的權威性;閱聽人圈層化固化了理論的封閉性;評價流量化,忽略了理論的認同性。是以,要確定理論闡釋的科學精準,不斷創造新型媒體平台和機制,不斷創新理論傳播的方式方法和創新理論傳播的話語形态,使黨的理論傳播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邁進新時代,要用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劉勇教授提出,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設,高校承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的重要責任與使命,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理想信念。要強化黨對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上司,高校各級黨政上司要自始至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到突出位置。要通過“大思政課”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灌輸,提升大學生的理論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信仰認同。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鮑金教授提出,要真正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的作用,就不僅要重視價值觀引領文化的了解和闡釋,更要重視價值觀引領文化的培育和踐行,這就要求從實踐化的角度去闡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的具體路徑。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代玉啟教授認為,近年來,大陸出現多種新興青年群體,原有的解釋架構對他們已缺乏解釋力,現有的引領方式對他們略顯乏力。增強新興青年群體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需要研判和體認青年群體的現實訴求,健全基層整體善治體系,激發其曆史主動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興國之魂,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價值引領,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價值支撐。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邱仁富教授認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内在要求,是牢牢把握百年變局下中國文化發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是新時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規範化的内在要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要着力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法規、提供法治保障上下功夫,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上下功夫,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日益深入人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凝聚人心、彙聚力量。

會議由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研究”課題組和上海市哲社“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項課題“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

守正創新:堅持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王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