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人,在這幾件事上“冷”一點,太熱情是一種罪過

01

有一位作家說過,我們總有一天會活成最冷漠的模樣,就跟寒冬降臨時,碧波大河已然結冰一般。

做人,到底是熱情一點比較好呢,還是冷漠一點比較好呢?其實,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年輕人覺得,做人還是熱情一點比較好。不夠熱情的人,終究無法獲得别人的重視,也無法進入到社交圈子當中,交到更多的朋友。

在年輕人眼中,熱情的本質,就是合群的基礎罷了。

而成熟的中老年人覺得,做人還是冷漠一點比較好。太熱情,也不過是一種自我滿足罷了。哪怕别人再重視你,也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又算得了什麼呢?

為人處世,就得為了自己而活,對深愛的人熱情,對陌生的人冷漠,把握好做事的一個度,會讓我們活得更真實。

在成熟的人眼中,浪費一絲一毫的真感情,都是一種罪過。

人,隻要經曆過,自然就會明白“人心如霜”的真相。

做人,在這幾件事上“冷”一點,太熱情反而是一種罪過。

02

做人,要在“合群”這件事上冷一點。

在你看來,做人是合群好呢,還是不合群好呢?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有些人擅長社交,那他肯定會認為合群比較好。而有些人不擅長社交,那他肯定覺得不合群最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隻不過,不同的人,他們都可以在一個問題上趨同,那就是活得“冷”一點。

擅長社交的人,之是以要活得冷一點,就是因為他們沒必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沒必要的圈子當中,毫無效益。真正的社交,理應是精準的,而并非是泛濫的。

而不擅長社交的人,之是以要活得冷一點,就是因為他們沒必要感覺到孤獨,習慣對陌生人冷漠,那是一種成熟的選擇。

對誰都過分熱情,那他不是虛僞的人,就是天真稚嫩的人。前者,會給人造成傷害,而後者,會招惹到不必要的是非沖突,最後害了自己。

是以說,給自己一件冰冷的铠甲,會庇護我們的後半生。

03

做人,要在“借錢”這件事上冷一點。

别人找你借錢,而且他還是你的親戚,那你是借呢,還是不借呢?

有些人會覺得,對方是自己的親戚,不借也不好意思,相信他也會及時還錢,是以就一廂情願地借給了親戚。

有些人會覺得,借給對方,有可能收不回來,但選擇不借,也不好意思拒絕,是以還是借給對方比較好。

隻要是重視感情的人,就一定會感情用事,把錢财随意借給所謂的親朋好友。

對于借錢這件事,我們需要保持這麼一個原則,救急不救窮。

如果對方有急事,比如說要治病,要應對什麼急事,那我們借錢給他們,那是一種善舉。反之,如果對方借錢來炒股,或者投資,那我們就不能借了,不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冷一點,就是讓我們學會“拒絕”。做個理性的,懂得拒絕的人,那是時光帶給我們的勇氣和智慧。

04

做人,要在“待人接物”這件事上冷一點。

人這一生,隻有這麼一個課題——為人處世。

在為人處世這個方面,我們将慢慢地養成“人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

對于這種行為,其實有很多人是反對的。他們會覺得,隻顧着自己,會不會過分自私呢?做人,不該學會奉獻,學會貢獻他人嗎?

奉獻和貢獻,那是一種格局。當然,我們還需要找到值得奉獻的對象。對于家人,我們不能有所保留。而對于外人,那我們就沒必要管太多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幹預别人。我們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别人有他們的道路要走,各走各路就好,又何必糾結呢?

尤其在職場中,同僚做什麼,那是他們的事兒。而我們做什麼,則是自己深思熟慮後的選擇。觀念不同,所做的事兒就不一樣。如此,各自放過,各自自由,那就可以了。

05

做人,要在“欲望”這件事上冷一點。

有禅師說過,欲念如火,妄念如淵。

一切的欲望,就跟火焰一般,适當的時候,會讓我們感受到溫暖。而誇張的時候,則會讓我們受到極緻的傷害,甚至出現被欲望反噬的情況。

一切的妄念,就跟深淵一樣,讓我們看不到前方的道路,但我們很容易會堕入其中,不僅被黑暗侵蝕,甚至無法回到原來的地方。

人,還是少點欲望,多點平淡比較好。人生的一切痛苦,并不是來自于失敗,而是來自于對于欲望的放縱。

比如說賺錢,其實賺到差不多就可以了,沒必要看到别人賺那麼多,自己也要賺那麼多。試想,别人能夠月入百萬,難道我們也要如此強迫自己嗎?

幸福,終究要遵循“适度”的原則。而冷一點,給燥熱的内心降火,會讓你我迎來花團錦簇的往後餘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