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有新U上市,到底是否值得選?

【1】前言

近期,AMD不久前釋出的新批次處理器已陸續上市,這其中就包括基于全新緩存技術的R7-5800X3D以及其他标準降頻版降階型号,如R7-5700X、R5-5600等。

【2】型号分析

算上APU系列,基于Zen3架構的銳龍家族消費級處理器數量已經突破10款,不過新發售的型号除了R7-5800X3D還略有新意外,其餘型号就是典型的炒冷飯,和英特爾突然推出i5-10505沒啥差別。

AMD本輪還是希望新處理器能夠拉低Zen3(甚至Zen2)家族整體定位,降低消費門檻,進而與英特爾形成正面競争。R7-5700X基本就是照着此前給OEM市場開發的R7-5800(OEM)進行修改,參數都不咋變。聯想拯救者等桌上型電腦早就已經爛大街的R7-5800現在換個包裝出來零售,這個風格确實很AMD,畢竟以前FX時代就有這種傳統,有些海外上市了快兩年的型号降低價格投放到國内又能續一波命。

R5-5600就是R5-5600X的降頻版,但R5-5500就不是了,它其實是R5-5600G(APU)的降頻版,且不僅僅降頻,還把內建顯示核心給砍了,是以支援的PCI-E版本也是3.0。除了R5-5500外,AMD這次還在上一代Zen2架構R5-4650G(OEM版APU)基礎上砍出來一個R5-4500,你可以了解為,它是R5-3600的閹割降級款,但因為是6核12線程,是以會比6核6線程的R5-3500X看起來強那麼一丢丢,它的緩存隻有可憐巴巴的3+8MB。

不過砍歸砍,價格便宜才是王道,R5-5500散片價格在千元附近,比R5-5600G便宜了20%,而R5-5600則是比R5-5600X便宜40塊錢。R7-5700X也比R7-5800X稍低,但是低的幅度都很小,價格優勢不大。

配置推薦-1

目前R5-4500的散片價格在800元出頭,盒裝為939元,基本上和i5-10400F在一個起跑線上,性能也基本與i5看齊,不過AMD平台的主機闆價格比英特爾稍低,是以闆U套裝價格也就比i5會稍低些,這也是AMD在R5-3600退市許久後,終于又給中低端續上了一波命。

微星的A520MVECTORWIFI應該是入門級A520晶片組主機闆中的天花闆,造型很像縮水版的迫擊炮或BAZOOKA(火箭筒),這張主機闆采用4+2相供電(和上一代B450相似),滿足主流R3R5R7處理器穩定運作沒有問題。自帶4個SATAIII、1條全速PCI-E3.0*4M.2高速接口、6個USB3.0(後置4A+前置2A)。內建聲霸卡為主流級的ALC892/897,內建網卡為入門級的瑞昱RTL8111H千兆。此外該主機闆還自帶無線網卡,型号是英特爾的AC-3168,屬于入門級AC無線網卡。

SSD方面,由于R5-4500處理器本身沒有内部直連的PCI-E4.0通道,而這張A520本身也沒有4.0規格的M.2接口,是以你直接選擇正常PCI-E3.0固态就行。RX6500XT顯示卡成本效益較高,基本上各種主流遊戲都能玩。

建議為該配置選擇額定功率在300W以上的電源,這邊選擇的是額定功率為400W的長城HOPE-5000DS(你可以按需調整層級)。

存儲空間、記憶體等後續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充,主機闆支援2根記憶體插槽,A520晶片組最高支援DDR4-4000+(超頻模式下)。存儲部分可以通過加裝SATA接口固态、機械硬碟來進行擴充,由于這些配件功耗都非常低,是以對電源功率也不會起到實質性影響。

方案二

前文分析了AMD近期上市處理器的基本情況,并且在配置推薦中向大家着重介紹了R5-4500。從性能方面考量,其競争目标就是英特爾第10代i5-10400F,不過在價格上仍然小有優勢,是以AMD的成本效益名号又被掰回來了些。

其他型号因為整體層級的降低,價格也相應降低。雖說這些CPU都是“炒冷飯”吧,不過優點是平台還沒有被淘汰,即便是基于上一代架構的R5-4500,也因為主機闆可以輕松支援5000系列銳龍而讓消費者不至于非常“膈應”。今天我們繼續推薦其他型号相關的成本效益配置。

【6】配置推薦-2

R5-5500本質上屬于APU系列中R5-5600G的閹割降頻款,屏蔽顯示核心的同時,略微降低CPU運作頻率,誕生的目的估計是為了提高APU晶片的良品使用率。盒裝版R5-5500的價格為1099元,自帶一個下壓式薄鋁散熱器,這個價格基本持平于英特爾平台的i5-11400F。

測試顯示,R5-5500性能和i5-11400F不相上下,不論在遊戲還是專業生産力等方面都能互相抗衡。單從盒裝CPU單價出發,它比R5-5600G便宜400元,這個價格差也還算合理,套裝價格大概便宜300元,比i5-11400F套裝便宜200元,對于獨顯使用者而言,這個差價似乎挺美麗。橫向對比來看,它還比标準銳龍新品R5-5600便宜250元。

華碩PrimeB450M-AII我們已經多次介紹,這張主機闆采用4+2相供電,在前一版本基礎上加裝了MOS散熱片,滿足主流R3R5R7處理器穩定運作沒有問題。自帶6個SATAIII、1條全速PCI-E3.0*4M.2高速接口、6個USB3.0(後置4A+前置2A)以及2個USB3.2Gen2(10.0Gbps)。內建聲霸卡為主流級的ALC887/897,內建網卡為入門級的瑞昱RTL8111H千兆。這闆子雖說比較丐,但接口确實非常豐富。

SSD方面,由于R5-5500處理器本身沒有内部直連的PCI-E4.0通道,而這張B450本身也沒有4.0規格的M.2接口,是以你直接選擇正常PCI-E3.0固态就行。RTX2060獨立顯示卡可以高畫質流暢運作主流大型單機,相似預算還可以換成RTX3050等。七彩虹元氣是粉色散熱馬甲,如果搭配上粉色的YOGOM2機箱,就可以變成粉色主題主機。

建議為該配置選擇額定功率在400W以上的電源,這邊選擇的是額定功率為500W的鑫谷GP600G,該電源最高支援RTX3060級别的獨顯。

存儲空間、記憶體等後續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充,主機闆支援4根記憶體插槽,B450晶片組最高支援DDR4-4000+(超頻模式下)。存儲部分可以通過加裝SATA接口固态、機械硬碟來進行擴充,由于這些配件功耗都非常低,是以對電源功率也不會起到實質性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