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作者:希望胡同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俗話說:“谷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夏禹公園的牡丹開得早,谷雨前一星期就已謝了。我去得晚,沒趕上看。麗君姐發來兩張牡丹圖檔,說是植物園的牡丹還在開。我推測,可能是植物園裡的氣溫較外面低,花開才晚了些吧。我心癢癢,決定周日就去。

周日,淅淅瀝瀝的,一大早就下起了雨,賞花的計劃也泡了湯。看來,今年的牡丹又要錯過了,我隻能在心中想象牡丹花開的模樣了。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在我心中,牡丹是最有貴族氣質的,它雍容、華貴、端莊、明豔,每一朵花都像從唐朝走出來的仕女。據說,唐朝由于民族的融合,是最具有包容性、最開放的一個朝代。開放,代表着活潑潑的生機,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弱不禁風的小女子是入不得唐朝的美人圖的,豐腴才是唐朝的審美。想想看,豐腴的女子,卻簪一朵精緻的小花,是不是小家子氣了些?唯有牡丹,才襯得起唐朝的國色,才稱得起唐朝的國色。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河南洛陽距禹州一百多公裡,是牡丹花城。關于洛陽牡丹,有一個凄美的傳說:一個冰雪天氣,武則天醉酒遊長安上林苑,忽發奇想,要看群芳争豔,于是下了一道旨令:“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次日,百花仙子不敢違抗,紛紛綻放,唯有牡丹仙子堅守節令,沒有盛開。武則天大怒,把牡丹除根,焚燒,貶到了洛陽。此後,牡丹在洛陽安家,每年谷雨前後,姚黃魏紫,明豔動人。這個故事曾經改編成戲曲,戲曲的名字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戲中的牡丹仙子,在被貶途中,披枷帶鎖,是一個堅貞不屈的青衣形象。請問,你知道的,有哪一種花有過這樣慘烈的經曆呢?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宋代周敦頤在《愛蓮者》中,把牡丹與菊花、蓮花作了對比,“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裡,牡丹代表着功名,是世俗的,可惡的;而蓮花代表着君子,是高潔的,可敬的。我認為,富貴與君子,可能是人生的兩種狀态,但也可以是并行不悖的。對世俗利益的追求,不該影響人們對自身修養的提升。“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纖弱的苔花都有牡丹的志向。像牡丹一樣盛開,是花們的追求,也該是人們的追求。

我希望,每一個生命都有怒放的時刻。

(舊文整理)谷雨節氣話牡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