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現在的你猶猶豫豫,年底的你高攀不起

從目前整個産業鍊前端來看,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還将持續,2022年新能源汽車漲價潮将成趨勢。

進入2022年,随着國際局勢日趨複雜和稀土類資源價格逐漸攀升的影響,導緻絕大多數終端消費品迎來一波漲價潮。這對于電動汽車行業來說,影響更為深遠,尤其是國内汽車消費市場,越來越多的車企将産品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之上,随之而來的電池需求激增,進一步助推電池等相關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剛剛進入4月份,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迎來漲價潮。極狐汽車、奇瑞新能源、長安新能源、極氪汽車、江鈴新能源、岚圖汽車等車企紛紛公布漲價資訊。除了極狐汽車、極氪汽車以外,其餘車企的漲價幅度均在3000元以上。

實際上,除了上述車企之外,進入2022年國内主流電動汽車品牌也紛紛宣布漲價政策。進入4月份以來國内已經有超過30餘家車企宣布旗下新能源車型漲價,涉及車型超50款。

就在上個月中旬,比亞迪在其官方微網誌釋出公告稱,受到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公司将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的十餘款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

而這并不是比亞迪今年一季度首次價格上調。就在1月21日,比亞迪宣布從2月1日開始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

同時,作為國内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銷冠”的特斯拉,在3月中旬針對旗下Model 3高性能版與Model Y長續航版、高性能版提價三次之多。累計漲幅超過30000元。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據編輯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内新能源汽車漲價範圍包含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合資品牌、進口品牌等,漲價的幅度在1%-10%不等,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

很明顯,2022年國内已經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漲價浪潮。究其原因,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蔚來2021年Q4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從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動力電池上遊原材料價格漲勢迅猛,導緻整個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都要一起分擔成本上漲的壓力。”

據了解,進入2022年,受到原材料上漲、需求量激增等因素影響,動力電池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根據工信部本月初資料顯示,今年1-2月,國内锂離子電池行業保持高速增長态勢,據研究機構測算,1-2月全國锂電總産量超過82GWh。锂離子電池環節,儲能電池産量超過9GWh,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約30GWh。龐大需求動力電池需求量帶來了上遊原材料價格飛漲。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從2021年1月的5萬元/噸飙升至50萬元/噸以上(今年3月底),直接翻了十倍。而電池級氫氧化锂最新報價也在45萬元/噸以上,價格重新整理3年來曆史高位。

資料顯示,1kWh動力電池需要0.6-0.8 kg碳酸锂,意味着一塊60kWh的電池包,僅電池成本上漲就将超過20000元左右,而這僅僅隻是碳酸锂一種原材料的價格上漲。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普漲還受到政策面的雙重影響。就在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釋出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及補貼方案。

根據新政内容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将不再給予國家補貼。新政策的推出,意味着2022年将是中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後一年。

根據今年國内新能源汽車最新補貼方案顯示,從2022年1月1日起,續航裡程300公裡(含)至400公裡的純電動車型補貼0.91萬元,較2021年減少0.39萬元;續航裡程大于或等于400公裡的純電動車型補貼1.26萬元,較2021年減少0.54萬元;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補貼0.48萬元,較此前減少0.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低單價的新能源汽車将面臨較大挑戰。像五菱、長安、奇瑞等品牌,其入門端新能源汽車基本處于“賣一輛虧一輛”的境況。為了穩固相關車型的市場占比,不得不虧本做生意。

這一情況也得到了部分車企的确認。就在2月23日長城汽車歐拉品牌CEO董玉東發文澄清歐拉黑貓、白貓停産傳聞,稱兩款車型隻是停止接單。同時他還表示受到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黑貓單車虧損超萬元,為公司帶來巨額虧損。

從目前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漲價将成為市場主基調,随着相關電池原材料的價格飛漲未來将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還将加入這一波漲價潮。

你還可以在這些平台

找到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