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山水十二條屏》看古人、前人、今人的藝術傳承探索之路

很多人可能不知,齊白石大師極度崇拜古人徐渭,曾說恨不得早生三百年去上門拜訪,其花鳥畫作線條也汲取了徐渭的精髓。而現今,我又發現一位對徐渭特别熱愛的大師,經過長期的體會,畫作達到了可比肩前人的程度,他就是當代書畫家、星雲圖創始人大愚老師。

我們可以來看看大愚老師拟齊白石筆意的《山水十二條屏》就可知一二。

從《山水十二條屏》看古人、前人、今人的藝術傳承探索之路

這一組作品,兩者之間相似度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每一個都顯得那麼的幹淨、簡潔。大愚老師用簡單的線條,構造出山、樹、水、房舍等,單論畫技可以說與齊不相上下,且更具有現代性,更符合徐渭的抽象表相主義。從整體上看,大愚老師的畫作墨更重一些,下筆如有神,力透紙背,顯示出對自己的信心。

從《山水十二條屏》看古人、前人、今人的藝術傳承探索之路

比如這一幅《江上人家》,使用了簡單的線條就将房屋勾畫出來,使觀者一眼就能聯想到場景,而山也是如此之,兩幅畫在筆法的勾、點、潑、皴等上,皆一氣呵成。簡單之中卻又如此相似,如那一座橋和老者,并沒有做到形似,但就是在筆墨之間讓觀者得到另一種美感,延伸了觀者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大愚老師墨更重一些,表達的是正午的江上人家,更加清晰明朗,而齊白石的更朦胧更像早晨或晚上的江上人家。可以說大愚老師臨摹之中加上了自己的特色,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又在形态上與原作品神似。

從《山水十二條屏》看古人、前人、今人的藝術傳承探索之路

再如這《杉樹樓台》,可以說是對畫家線上條處理上的高難之作,不僅僅是尋杉樹由衆多的線條勾畫出來,那草從的處理對墨的要求也很高,一不注意就是一團團的死墨。大愚老師在處理上将杉樹畫得各個不同,高矮胖瘦不一,而齊白石則沒有如此,從這一點看大愚老師更具有多變的内容性。

放大細看,大愚老師在草從的處理上更豐富,細節處更多,這在技法上要求更高,特别是邊緣的處理上,一有不注意就會用墨更重,而如果不是一氣呵成,又會有停滞之感出現,是以細節之處見功夫,大愚老師這一點上不輸白石老人,甚至有所超越。

徐渭推崇意氣、神似,講究用簡單的線條和筆墨,展現出事物,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又能在觀賞之餘留有想象的空間,這種抽象主義成為國畫之符号。後來者大都以此為标杆,但如何用簡單的筆墨勾畫出事物,除了勤學苦練,還要有觀察入微的眼睛,以及一定的天賦。

大愚老師在這方面不但有天賦,還有淡泊名利之心,對藝術完美的追求更他的目标。齊白石是一大家,已經達到神壇這樣的高度,但這樣的高度并不是不可比較或者超越的,不然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隻會滞步不前。正是如此,大愚臨摹了這山水十二條屏,一方面是體會前人筆意精神,另一方面則是展現出自己娴熟的繪畫處理技巧,更是加進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做到了神似之處又有超越前人的多變線條内容,使觀者得到不一樣的感受。當然,書畫之間實際上并沒有比較的必要,因為他們的畫作已經融入了各自的特色,融入了各自的性格與見識,是以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均可供後人鑒賞學習去超越。

大愚,号虛空,中國傳統筆法、星雲圖創始人。其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是緻力于探索與書畫有關的筆墨學者;喜明代徐渭之風,研究黃賓虹“五筆七墨”獨特畫風,探索傳統筆墨與宇宙星雲的碰撞、開創星雲圖國畫風新領域; 其代表作有:18米驚世長卷《新富春山居圖》、12平方米巨幅《萬壑奇峰圖》、傳統筆墨《拟黃山湯口》《秋鴻》,創新星雲圖系列《十方空間》《創世之柱》《迷蹤》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