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書中說:“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對方是怎麼感受的。我們要永遠記住,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系中是最重要的。

家人之間,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鬧沖突,其實大多是立場不同,導緻的情緒不一樣。

背景有粉絲留言:“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看了這位粉絲的經曆,隻要有一個感想,

有時候,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被領情。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01.侄兒借住家裡讀書,沒辦法拒絕的親情

劉娟(化名)和丈夫是自由戀愛,兩人都在省城工作,結婚的時候,雙方各出一半首付在市裡買了房。

平時,劉娟和丈夫工作忙,很少回家,公公婆婆都在老家的時候,老家還有大哥大嫂,他們在當地工作,生活條件差一點,

每次看到劉娟他們回家,都會露出羨慕的表情,表示還是讀書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劉娟也很客氣,就鼓勵侄兒好好讀書,長大考一個好大學,為了鼓勵侄兒讀書,她在省城看到有好的學習資料也會給侄兒買,還會給侄兒帶各種各樣的玩具。

劉娟和丈夫結婚晚,婚後又等了3年才要孩子,回去對侄兒就很親,嫂子很會說話,對劉娟說:“這孩子跟你最親,長大後讓他多對嬸嬸好一點。”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看到嫂子愛說愛笑,劉娟也不把侄兒當外人,有時候侄兒放假,還會接到家裡玩幾天,侄兒讀高中時,考入省城的一個中學,嫂子就跟劉娟商量,讓侄兒在她家住3年。

那時候劉娟的孩子還小,她娘家母親過來幫忙帶孩子,劉娟考慮家裡有人做飯,也有一個房間,自己孩子小,可以先讓侄兒住,她就直接同意了。

婆婆得知這件事後,提醒劉娟要注意,即便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該要多少生活費别客氣

,劉娟笑了,她覺得婆婆太緊張了,再說一個孩子能吃多少,自己家也不是負擔不起。

本來,她覺得這是好事,等以後侄兒有出息了,還會感念她的付出,家人之間的感情會更好,怎麼也沒想到,會給自己惹麻煩。

02.到底誰更委屈,立場不同感受也不一樣

侄兒在劉娟家住了3年,除了喊他吃飯,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房間裡。

考慮到侄兒學習緊張,劉娟還讓母親不要讓小寶吵,以免影響侄兒做功課,平時也會注意葷素搭配,盡量讓侄兒營養均衡。

有次侄兒說同學過生日,劉娟有點擔心,特意詢問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在晚上10點時,又跑去接他回家,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侄兒臉上不高興。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還有一次,侄兒帶了一個女孩子逛街,兩人在小區旁邊的電影院門口,商量着買票進去,剛好劉娟下班回來,就多問了幾句,結果女孩生氣走掉了。

回來劉娟擔心侄兒有想法,就跟他促膝談心,告訴侄兒要好好學習,等考上大學再戀愛不遲,别讓自己爸媽擔心,侄兒表面答應,轉身就不大跟劉娟說話了。

劉娟擔心侄兒有心事,還讓自己老公陪侄兒玩遊戲,然後跟他聊天,看到侄兒臉上有了笑容,才把心放下來。

3年很快過去,侄兒考上一所211大學,也算進入自己喜歡的學校,哥哥嫂子辦升學宴,竟然沒有請劉娟兩口子,劉娟給婆婆打電話,知道了這件事,以為嫂子忙,把自己忽略了,剛好是周末,她就和老公開車回家,并且準備了2000紅包。

結果,回去後親戚之間聊天,有親戚問劉娟:“你對孩子怎麼啦,讓孩子這麼委屈?”

“什麼委屈?”劉娟一臉迷茫。

經過了解,劉娟才知道

侄兒回來告訴父母,他寄人屋檐下受盡委屈,吃飯不敢吃飽,出門要報備,而且劉娟管得太嚴,讓他在同學面前很沒有面子,他的情緒一直很壓抑。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哥哥嫂子覺得劉娟太小氣,當衆拿了一萬給劉娟,說孩子住在她家3年,就當生活費了,這樣兩不相欠。

劉娟很尴尬,她從來沒想過要生活費,但自己的好心被故意曲解,有一種好人沒好報的感覺。

看她不說話,大哥又接了一句:“

幸好我兒子懂事,要是因為你考不上大學,我都不依你。”

這句話徹底激怒劉娟,她一下子站了起來,正要說話時,隻見婆婆走過來,一巴掌扇在大兒子臉上,然後拿過那一萬塊,直接塞給劉娟,對大兒子說:“

做人要知道感恩,算盤珠子隻往自己懷裡撥不算本事,我看劉娟就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看人不行。”

聽了婆婆的話,劉娟的火氣也下去很多。

03.家人之間,也要有分寸感

家,真的不是講理的地方,有時候你一片好心,也容易被誤會。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尤其是孩子的事情,家長很容易偏聽偏信,導緻因為一件小事,造成兄弟間的隔閡。

劉娟并沒有做錯什麼,如果說錯,那就是對侄兒大包大攬。

即便是親侄兒,也不該包攬對方的生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思維變化很快,還會因為感情的事情起波瀾,如果處理不當,即便是親爸媽也會翻臉,更何況是嬸嬸呢?

劉娟對侄兒很負責,正因為管得嚴,侄兒才考上如意的大學,但在侄兒心中,她沒有給自己面子,難免會存在抱怨,聰明的父母會忽略細節,而看到劉娟的付出。

在這裡,

也想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答應幫人照顧孩子,如果一定要幫忙,最好幫對方租房子,讓孩子的父母跟随,哪怕在經濟上支援一下,也不要去幹涉對方的生活。

劉娟幸好遇到一位拎得清的婆婆,及時站出來力挺她,也讓劉娟的委屈得以釋放,最起碼沒有在親戚們面前被曲解。

侄兒在我家借住3年,回老家被哥嫂擺冷臉,婆婆給了兒子一巴掌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也就需要我們做人做事多一點思考,幫人也要有分寸,失去了界限感,最容易傷害的人,往往是自己。

點個贊再走吧!你覺得該不該讓侄兒住在自己家裡3年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