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

歌德說,不曾在黑夜裡痛苦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在孤獨中醞釀着力量,積累着内心底氣,等到有朝一日有所實作。

人始終都是孤獨的,這是人生的常态,本是呱呱墜地而來,即便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個繁華落寞的世界,也是孤獨的走,享受孤獨,承受孤獨便是我們一生都要經曆的内容。

不管你有家還是有孩子,一個人一輩子始終是跟自己相處,有句話我特别喜歡,就是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你孤獨地站立,不依戀、不懼怕,有些事情别人根本幫不到你,隻有你自己。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

學會從孤獨中汲取生活的營養和智慧,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本能。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充盈而又飽滿的内心,可怕的是沒有一顆強大的内心作為支撐。

在孤獨中要學會跟自己和解,無論是誰都有困了倦了的時候,面對難以渡過的坎坷也會痛哭流涕的像個孩子,這些都是生活本來就有的樣子,沒什麼可覺得丢人的。

馬爾克斯在書裡寫到: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的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獨從來不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席,反而一直如影随形。不經曆人生的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努力在孤獨中探索到人生的方向才是一件特别有意義的事情。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

當我們看到路遙先生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寫下的手稿堆滿了整整一間屋子,我想他是孤獨的了,但又不是孤獨的,在他的内心和頭腦當中,裝載了那麼多的情感寄托和故事載體,對于生活有更多期待的人,反而覺得孤獨是一種妙不可言的享受。

以前在大學的階段,總以為自己的學業生涯接近尾聲,應該好好放松放松了,嘗試着各種放縱的生活,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就是黃家駒唱的: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羁愛自由,但慢慢有所厭倦的時候,慢慢頓覺有些孤獨和空虛,于是開始探索找些讓人生有意義而又充實的事情去做,從那以後慢慢開始養成了讀書和寫作記錄的習慣。

時至今日,回想當年大學時的歲月,仍然記憶猶新,我還記得當年在學校的十樓圖書館所借的第一本書就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于法律的情有獨鐘,讓我對于這樣的現象和心理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即便今天我們仍然在法律的道路上一步步的探索,我想這些都是孤獨所帶給我的人生覺醒。

路遙說,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有一個覺醒期,隻不過覺醒期的早晚不同而已。

是孤獨讓我們早早地覺醒,漸漸地開始探索生命的追求。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時明月,曾經就講述了自己在大學的生涯期間自己是如何渡過的,就如同他所說的那樣,幾乎每天都是一個人泡在圖書館,晚上回去的時候路上并沒有什麼人了,掰着手指頭數一數就連在外面餐館吃飯的次數都是那麼少有的幾次,在别人的眼裡他可能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并不絕對孤獨,正是書本和知識帶給了他無窮無盡的能量。

在人生的事業中但凡能幹出點名堂出來的人往往都不簡單,他們往往都能夠承受這樣的人生孤獨,或者說是享受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汲取生命的營養。

毛主席他老人在青年時期,為了考驗自己能否靜下心來,帶着書在鬧市的街頭靜靜地閱讀旁若無人,這樣的故事都是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給養。

一個人隻要内心充盈,便無須向外索取。

真正進階的生活狀态,是勇敢面對孤獨,享受孤獨,而不是在熙熙攘攘中尋找幸福。

強大的人,往往都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