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人生可以翻轉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整個世界仿若跌進了另一條時間線裡,而人類在曆經種種的不确定性後,希望能找尋内心的平靜,生活的平衡,去發現“重新開機”的可能。于是在當下,“平行世界”的概念,作為對另一種生活可能的假設和期許,再次被人重新提及。如果無法改變時空軌道,有沒有可能就改變自己?不管是生活的A面或是B面,我們是否可以在不同“角色”間來回轉換,去擁有平行世界裡不同人生的能力?答案顯而易見,你的翻轉人生,将由你掌舵。

如果人生可以翻轉

為此,我們找來了四位國内外知名插畫師,一起讨論“翻轉人生”的可能性,并特邀他們共創“自畫像”封面,展現各自徜徉在“翻轉人生”中的真實感受。紐約生活的Lisk Feng在她即将迎來生日的時刻,完成了曾經擱置的畫作,毛毛蟲的另類表達反倒達成與内心的和解;德國插畫師Christian Barthold再次利用擅長的拼貼風格,将個人形象拼貼在以往的一幅作品背景裡,憑借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他遨遊在更廣闊的創意領域;來自斯德哥爾摩的Yoyo Nasty用造型時尚、風格活潑的摩登形象展現自己作為模特的别樣美,并還不忘增添象征自由與想象的海豚,将創意與趣味進行到底;居住在上海的孫佳藝則描繪了理想中的家居生活,以部落客身份塗抹着美好日常的缤紛顔色,讓快樂時刻發生。

相信“平行世界”存在的科學家們往往會秉持一個觀點:“我們所處的世界并不是唯一。當一個人擲出一枚硬币,如果收獲的是正面,那一定會有另一個世界的同個人收獲反面。選擇硬币正面的同時,選擇硬币反面的世界就将被創造。有多少個選擇,就會有多少個翻轉世界。”雖然該學說至今都無法被科學解釋或證明,但它确實塑造了一個供人想象的神秘時空。

平行世界存在無數空間,無限事件,人們做出某種選擇的同時,也意味着還有其他衆多選擇的可能。“我過膩了隻有一種樣子的人生,也想要嘗試另一種活法,”有人沉浸在這種想法裡,為自己無法成為另一面而憂慮和傷心,卻忽略了“翻轉人生”的可能性,他們本可以擁有在不同“角色”或“狀态”間逐一轉換、并在平行世界裡掌控不同人生的能力。

作為世界上公認的當代電影變革者及導演之一,作為前衛先鋒導演、美國非主流電影的代表人物,大衛·林奇(David Keith Lynch)便是擁有多重人生面、開啟無限可能的優秀典範。在人們不得不創造一個詞語“Lynchian林奇主義”來形容他在影視行業的卓越風格時,這位藝術大師又展現了自己翻轉人生路上的非凡造詣,畫家、攝影師、創作型歌手,這些不同身份讓他一躍成為當今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平行世界裡的不同人生,每一段都是充滿想象、溫度和真摯情感的故事。如果說生活提供了諸多美好模闆,供人們自行探索,那翻轉人生便賦予了新的可能,它讓我們穿梭在無盡的空間中,嘗試着無數的角色,并無拘無束地成就自己。

01

LISK FENG :

去教書吧!回到正常生活

A 面:插 畫 師

B 面:大 學 老 師

插畫界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女孩,憑借着嚴謹、藝術性并存的繪畫風格以及創作者的真情實意,這位活躍在紐約的中國插畫師早已捕獲了一大批粉絲的芳心,并在成為插畫師的路上披荊斬棘,解鎖了諸多耀眼奪目的業界成就。而在到達人生高峰後,她再次動身,探尋人生又一新鮮事— 去教書!看似相近的兩個身份,在Lisk 眼裡,卻是兩種截然不同、彌足珍貴的存在。

Lisk 費城藝術大學個展、講座後與學生合影

INTERVIEW

With Lisk Feng

iweekly: 你會用哪三個詞語,形容自己的插畫?

Lisk: 我覺得會是溫柔,大力和浪漫。

iweekly: 轉變成一名老師,你希望學生能創作出怎樣的作品?

Lisk: 學生隻要可以創作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并仍對未來的個人風格充滿好奇、積極探索,那我就心滿意足了。作為一名老師,我希望他們能比剛入學的時候更加專業、對這個行業的認知更成體系。

iweekly: 過去兩年世界變化太快,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Lisk: 首先,保持正直和善良,這樣會等來好消息。其次,多把精力和時間分給自己,關注自身成長,别太在意外界的聲音。最後,熱愛生活,找到身邊的美好事物,主動擁抱它們。

iweekly: 列出你目前生活中的3件美好事物!

Lisk: 海,雨,極簡生活。

02

CHRISTIAN BARTHOLD:

來一場即興生活實驗

B 面:音 樂 人、攝 影 師、作 家

創作,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可偏偏Christian Barthold就是一位“放不過自己”、擁有多重職業标簽的創作者。除了外界廣為熟知的插畫設計師身份,他還認定自己是天生自帶樂感和天賦的實驗音樂家,但這依舊沒有阻擋他繼續記錄和探索生活,同時兼任着作家和攝影師。當人們好奇并驚訝于他涉獵的領域時,他不緊不慢帶來了一次次優秀的創作成品。“講述好的故事”是Barthold 畢生不懈的追求,他勢必要将即興生活實驗到底。

Christian Barthold 和樂隊成員一起為演出排練

With Christian Barthold

iweekly: 你覺得創作插畫和創作音樂,兩者有何不同?

Christian Barthold: 插畫大多都是依據别人的委托,想要什麼風格,什麼元素不需要,都是在前期已經被設定好。而音樂不是,它更取決于誰和你一起玩的時候的氛圍,氛圍對了,很容易創造出好玩的節奏和律動。

iweekly: 擁有那麼多身份,你會如何借此提升創造力和自我驅動力?

Christian Barthold: 我一直保持一個習慣,就是善于觀察和發現自己想要的素材,無論是什麼形式。靈感無處不在,我相信優秀的藝術家并不總是那些技法最為熟練的人,反而是善于觀察并分析事物的一批人,他們往往更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Christian Barthold: 錢不是萬能的;個人的成功不僅僅隻是把所有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

Christian Barthold: 我的女孩,我們将在八月結婚;春天快到了,這樣我可以趕緊跳進水中感受自然氣息;我的父母依舊健康。

03

YOYO NASTY:

給有趣生活一個接近你的機會

B 面:模 特、視 覺 藝 術 家

豐富的色彩,生動的圖案,精妙的内涵,作為一個活躍在插畫界的Y世代,Yoyo Nasty 敢于探索不同媒介和管道,将想法融于作品,在這個數媒時代創造了一番獨特審美。手拿攝影裝置,對準鏡頭,她穿越在内心的不同世界,解鎖了一個個奇思妙想。“美是一種共性。”她穿起了時尚衣裳,露出帥氣表情,在鎂光燈前盡情擺拍,展現着所屬世代的先鋒态度與時尚美學。在Yoyo 的世界裡,沒有平庸和乏味,當有趣生活一點點靠近自己的時候,她慢慢起身,走上台前并閃耀全場。

With Yoyo Nasty

iweekly: 你的名字十分特别,有什麼内在的含義?

Yoyo Nasty: 我在藝術領域的一系列實踐,是創造屬于我的“插畫宇宙”。Yoyo Nasty 代表着我的另一面,以此表達我真實個性和内心感受。

iweekly: 作為一名創作者,你會怎麼規劃自己的一天?

Yoyo Nasty: 我不太喜歡把生活和工作分開,在我看來它們都是緊密相連的。我的工作關乎于我個人,關乎于我想創作什麼,這些都源于我的生活體驗。每一天其實都是随機的,我希望能開心、愉悅地度過。

Yoyo Nasty: 放輕松,活在當下,學會享受每一天。

Yoyo Nasty: 我的朋友,美味食物,以及陽光。

04

孫佳藝:

快樂星球永不打烊

B 面:生 活 博 主、潮 流 分 享 官

因為熱愛,她把一間毛坯房改裝成理想居所;因為熱愛,她為自家小狗制作了一套表情包;因為熱愛,她将自己的一日三餐、日常穿搭、近期好物毫不吝啬地分享給其他人。身為一名95後元氣女孩,孫佳藝定期整理并打包美好生活中的愉悅和喜樂,為那些欣賞自己插畫,或在社交平台留下痕迹的人們傳遞美好的事物。有人把快樂比作是一件奢侈的東西,但生活豐富且多彩的她沒有停止播撒快樂,還徜徉在自己的快樂星球,問候着城市中每一位迎面走來的路人。

孫佳藝生活記錄,攝影師asuki

With 孫佳藝

iweekly: 作為一名坐擁百萬粉絲的插畫師,你希望粉絲提到你的時候是怎樣一個印象?

孫佳藝:我覺得可能是身邊一個朋友的形象吧。平常被我比較好玩有趣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比如我喜歡分享家居,把家裡的家具按照空間進行布置和挪動,那他/ 她受到啟發,也開始裝飾和布置起來。

iweekly: 抛開這些外界賦予的身份,你覺得你自己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孫佳藝:生活裡我其實是一個很安靜的人,也不鬧騰,但是真要跟我熟絡起來,我又會變得十分外向,很奇妙。

孫佳藝:更加用力地擁抱外界,保持準備的姿态,這樣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從中收獲更多對生活的感悟。

孫佳藝:一日三餐,因為我喜歡在家吃飯,哈哈;舒适的外圍環境,有一方自在的淨土;彈力帶,居家必備!

監制— Carrie Cao

策劃、采訪、翻譯、編輯— Yorick

撰文— Carrie、Yorick、Jason、靖宇

封面插畫— Lisk Feng、Christian Barthold、Yoyo Nasty、孫佳藝

圖檔— 由四位插畫師本人提供

平面設計— 木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