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運活起來 市場火起來

知隐圖書館收藏有古陶瓷整器2000多件,古書籍、古生物化石、雜項類等2萬多件。受訪者供圖

九江雙蒸博物館展示了米酒生産裝置流程。受訪者供圖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佛山“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祖廟博物館裡遊客如織;在廣東大觀博物館,玻璃櫥窗内的青銅鼎不時地引發遊客一陣“好靓啊”的驚歎。

這些隻是佛山“博物館熱”的縮影。自2017年佛山建設“博物館之城”以來,不斷湧現的博物館成為市民、遊客的出行目的地之一。截至今年2月,佛山已有及在建博物館(陳列館)150家,其中已登記備案的非國有博物館有19家。去年釋出的《廣東省2020年度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顯示,佛山以16家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居全省第二,僅次于深圳。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民辦博物館火起來之後,其生存問題也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主題、規模大不相同的它們有着怎樣的不同“活法”?

南方日報記者 劉明

民辦公助,與國有博物館結對

漫步佛山的街頭巷尾,一擡頭或許就能與一座博物館不期而遇,它們或以某個遺址、某種技藝、某個人物、某段曆史為主題,方寸之間讓人從中窺見城市的厚重曆史和人間煙火。

知隐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佛山市第二中學校園内,由教師蘇永善創辦。2012年正式對外開放。館内收藏有古陶瓷整器2000多件,古書籍、古生物化石、雜項類等2萬多件,都是蘇永善十多年來的個人收藏。

民辦博物館在營運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維持。很多财力雄厚的博物館,也會因不堪巨額運作的資金而在開館幾年後倒閉,個别資金微薄的民辦博物館更是過早夭折。考慮到這一難點的蘇永善,在創館之初就決定摒棄傳統的辦館思路,尋找突破口——“民辦公助”,結合他的職業,把博物館“開”進校園。

蘇永善介紹,知隐博物館每年接待參觀者3萬多人次,疫情之前每年還有來自香港、珠海、廣州等地的校園團體參觀。目前知隐博物館有專職人員4名、學術導師19名,導師全為在職、離退休專業人員(義工),義務講解員每年不少于50名,大多為校内學生。

“場地、水電費由學校負責,其他日常開支就由省、市、區各級的補貼、一些課題科研項目獎金和我個人掏腰包,基本可維持博物館正常運作。”蘇永善說,後來他又在東鄱國小創辦了第二家校園分館“知行古燈博物館”,館藏世界各地以及大陸曆朝曆代各類燈具1000多件。

據了解,佛山市曾出台《博物館之城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非國有博物館的建立、改建、營運及活動四大“痛點”給予分類分級補助,符合條件的最高可獲250萬元補助。各區也陸續出台配套政策,其中,南海區對符合要求的非國有博物館每年給予500萬元至1500萬元補助。2018年至2021年,佛山市共投入3434萬元扶持資金,帶動民間對博物館事業投入超1.7億元。

日常營運得到基本保障後,如何開展更高品質的展覽活動成了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有禅城區博物館跟我們‘結對子’,不僅平時保持聯系,解答我們日常營運碰到的問題,在做外展時也會優先考慮讓我們參與。”在蘇永善看來,這種與國有博物館“結對子”的方式有利于民辦博物館走得更遠、更久。

打造影響力,輸出展覽有償服務

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走的是另一條路,即主要通過向外輸出展覽有償服務的方式反哺本館。

該館館長丁方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博物館場地由南海區政府免費提供;目前館内有30多名員工,其中研究所學生就有好幾名,每年光工資支出就有400多萬元;還有定期征集新文物的費用,少則一年400來萬元,多則一年高達800萬元;加上設施維護費以及安保費用等,維持該館的正常營運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的日常營運除了各級政府補貼和企業補貼,主要靠提供展覽有償服務的方式。“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後,就有很多城市邀請我們去辦展,我們提供文物和展覽設計、策劃等服務,他們購買服務,這筆收入占博物館營運費用的大頭。”丁方忠介紹,目前合作展覽數量較多,已經排期到了後年。他自己創辦的企業每年為博物館提供的補貼占到兩至三成。

而打開全國知名度,需要博物館自身“底子硬”。丁方忠介紹,該館總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藏品多達1.2萬餘件,大多數系同類文物中的精品,尤以青銅鏡與錢币最精,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57件,是目前國内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珍貴文物更是達到了1452件。

“‘千館一面’沒有意思,要做就做代表某個品類的最高水準,并做出特色,這樣才能走出佛山,形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丁方忠說,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2018年開放後一年多,就吸引了51萬人次、約350個社會團體前來參觀。如今,該館與西北的大唐西市博物館、西南的建川博物館被公認為國内三大民辦博物館。

在丁方忠看來,通過征集高品質的新文物不斷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獲得更多合作機會,又通過輸出展覽有償服務獲得的資金征集更多新文物,這是博物館形成良性循環發展的重要方式。

“博物館+”打造産業鍊

在佛山,包括丁方忠在内,很多民辦博物館和企業博物館都要靠企業提供部分補貼,而九江雙蒸博物館借助“博物館+”的方式打造産業鍊,不僅實作了博物館的自我造血功能,還能反哺企業。

據了解,2009年,九江雙蒸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同年9月,九江雙蒸博物館建成并對外開放,成為當時國内首個米酒主題博物館。如今,博物館總建築面積已超過一萬平方米,年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

現在的九江雙蒸博物館屬于總公司獨立子公司,已經開始獨立經營。“目前我館圍繞酒文化,研發了十幾款産品作特色手信銷售,較為成功的産品是酒糟花生和粵韻青梅酒,很多遊客離開博物館時都手提着這些特色産品。”九江雙蒸博物館館長黃泳霞說。

黃泳霞介紹,作為國家3A級景區,遊客走進九江雙蒸博物館後,經過遊覽和釀酒工藝體驗,看到館内的特色文創産品很容易産生消費欲望,大家逛累了還可以到博物館的餐飲配套——粵宴樓酒飲文化館用餐。

以“博物館+”模式打造産業鍊,不僅有酒産品、飲食服務業,還涉及文旅産業。“我們也在拓展其他文旅闆塊,例如去年完成建設并開放使用的1821酒莊、憶吧樂活街以及未來的南國酒鎮,這些項目的落地會讓我們整個文旅闆塊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黃泳霞說。

黃泳霞介紹,目前博物館衍生出來的酒産品、飲食服務業和文旅産業,每年能為博物館帶來約2000萬元的營收,不僅解決了博物館每年200來萬元的開銷,還能反哺企業,并為其他企業博物館展示了一條可行之道。

“危機危機,顧名思義危險在前機會在後,不懼危機擁抱變化、及時調整,才能把資源盤活起來。”在黃泳霞看來,以“博物館+”模式打造産業鍊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在開發不同業态時要緊緊圍繞博物館的特色和核心。另外,要深入洞察遊客對知識拓展以及休閑娛樂的需求,針對這些需求進行多元化項目開發,同時也要活絡開發思路,進行文創融合時既可以是産品,也可以是其他文旅項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