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近日,馮紹峰發近千字長文,談《心居》裡他飾演的“施源”: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他的努力也許并沒帶來好運,他真的已經傾盡全力,卻依舊無法改變結局。他想珍惜的,想牢牢攥在手中的東西,卻總是因為各種陰差陽錯離他而去。”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說的是施源,卻讓觀衆聯想到了“他和趙小刀”,于是“吃瓜群衆”很快蓋起了樓:

“趙現實,馮理想。就像戲裡的施源和清俞,成長軌迹不一樣,對人生的認知也不一樣。”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隻能說他倆都好,隻是不合适,一個拼盡全力,見過太多人情冷暖,是以不懂得一路良好豐盈環境下長大的他,看似矯情的悲喜感慨。”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趙麗穎在最火的時候宣布結婚生子,那是真的愛馮紹峰,而且想一輩子到老的,但一個是一路奮鬥上來的,堅毅果敢,一個是溫室裡的花朵,多愁善感……可惜呀!”

回想去年4月馮趙二人的離婚,幾乎是“瓜田”裡最安靜、最沒有“大幹物議”的事件。

沒想到時隔一年,成了“反思瓜”?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的童年、少年與施源幾乎重合

施源像馮紹峰嗎?答案很微妙:或經曆、或心境、或婚姻,總有一點兒像。

《心居》原著中這樣寫施源——

“他曾外祖是國民政府的要員,祖父經商、做絲綢生意,大戶人家的孩子……長相氣質,待人接物,說不出的妥帖……像野草叢中的一束蘭花。”

施源的出身、童年、氣質與馮紹峰高度重合。

馮家也算上海的“大戶人家”,父親的“織造産業”遍布江南,母親出身書香之家、酷愛藝術。

幾乎完美的“财富+藝術”家庭組合,讓小馮紹峰享受了那個年代少有的“倉儲式素質教育”——隻要他感興趣,父母便不惜重金培養。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的成長之路也是鶴立雞群:初高中一直是學校文藝骨幹兼學霸,高三時,被上海重點中學位育中學保送到上海戲劇學院,連聯考都不用參加……

這樣的成長曆程,簡直是趙麗穎的“反義詞”。

趙麗穎的父親、祖父都是農民,一到中學假期,趙麗穎都要随父母到田間地頭幹農活;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免試保送上戲,趙麗穎奮力考上的卻是中專,中專畢業後,還抓緊從業賺錢。

馮紹峰的未來,最保守的也是繼承父親的公司,做董事長;而趙麗穎曾經最大的夢想,是做一名空姐,發現學曆不夠後,她又做了美容院銷售……

如果不是命運的眷顧,讓她在一次比賽中被馮小剛挖掘當了演員,趙麗穎的人生,怕是永不可能與馮紹峰有任何交集。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據說,草根當演員,隻有20萬分之一的成名率,就相當于買彩票中大獎。

有意思的是,趙麗穎偏偏中了這個“彩票”。不僅如此,在20萬分之一中,她還是那百分之一——短短7年,她從龍套逆襲成為一線小花、頂級流量。

和王寶強一樣,她是無數“草根演員”改變命運的榜樣。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在她名利雙收之時,遇到了“穩坐釣魚台”的馮紹峰。

愛情的開始:他見過名花傾國,沒見過小草一般的趙麗穎

一次李靜采訪馮紹峰,念了馮紹峰媽媽給他寫的信。

媽媽把兒子在娛樂圈中的奮鬥形容成“戰天鬥狼”[捂臉]……

本該是煽情環節,但因為成語用得太誇張,氣氛尴尬起來。

馮紹峰不得不解釋一下:媽媽總是把環境想得很艱苦、惡劣。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在馮紹峰媽媽的眼裡,大概兒子不繼承家業,跑出去自謀生路就是吃苦。至于演戲受傷、因名氣被黑被造謠都算“人生打擊”。

而對于趙麗穎來說,同樣的事情,隻能稱作“機遇”或“跳跳闆”。

有一次拍《陸貞傳奇》,趙麗穎要“跳樓”,并喊“我們來生再見”。

那時小趙還沒有替身,也沒有“武戲”經驗,跳下後受傷,在腰部留下了永遠突出的骨頭。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這些小插曲,在趙麗穎看來,是生存的“正常代價”。

因為演戲,是她謀生的“六便士”,不像馮紹峰,演戲對他來講是愛好、是理想、是“月亮”。

而至于如何在20萬個演員當中,以樸實可愛的形象偷偷地驚豔了衆人、奪得頭籌,成為85後數一數二的娛樂花“大花”,這種規劃、毅力或人情世故……“上海公子”馮紹峰可能就難了解了。

是以二人一相遇,趙麗穎就成為了馮紹峰的“偶像”。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她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思路清晰、非常明确。”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她的那種純真和靈動,透出來的給人那種很美好的感覺。”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含着金鑰匙出生的馮紹峰,或許見過名花傾國,卻一定沒感受過,一棵小草在石頭縫裡破土而出的震撼。

趙麗穎讓她驚豔和震撼。

雨果說過,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質。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精神閱曆的重要性,會遠遠大于物質閱曆的重要性。

是以,我們看到的是,“物質閱曆”足夠豐富的馮紹峰,被精神閱曆豐富的趙麗穎“征服”。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趙二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樣,就如施源和清俞的“同床異夢”

雖然走在了一起,但馮趙二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樣,就像施源和清俞相愛卻”同床異夢”一樣。

在清俞眼裡,施源打零工、當老師、司儀是多餘的,反正也“賺不了多少錢”。

(在馮紹峰眼裡,婚後的趙麗穎大概也沒必要辛苦。)

但于施源而言,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都是來之不易的機會,是他接近夢想的必由之路。

施源打麻将和莉莉聊魚吃蝦,都影響了他在清俞心中的形象。

而趙麗穎拼命演戲、為了事業放棄家庭……這些在馮紹峰眼裡,大概都屬于“反應過激”。

婚後,什麼事該說什麼事不該說,馮紹峰也必須請示麗穎。因為“藝人結婚,會導緻人氣、商業價值下降”的重要性,他GET不到,也不想操心。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眼中“色相”不同,煩惱也就不同。

趙麗穎的煩惱,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對“進步”的焦慮,她想找到一個人彌補自己,讓自己随時随地充滿電“戰天鬥狼”[捂臉]。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但馮紹峰的煩惱,可能是如何度過“内心的空虛”,如何找到“生活的奔頭”。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婚後,若拍戲碰到了不愉快,馮紹峰在趙麗穎面前毫無保留地抱頭大哭,趙麗穎隻是靜靜地看着他,然後告訴他去“看看孩子”。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大概覺得,家人就該如此成為對方的精神依賴。

他卻沒想到,一個男人若時不時這樣做,他的形象很可能在女人心中從“白月光”變成“白米飯粒”。

《知否》裡,二叔卑微又着急地對明蘭說:

“我就想你疼疼我,你怎麼不把我當回事呢?”

不是小趙不想疼老公,原因有二:

其一,一個100級的号,真的無法了解10級号的脆弱和悲傷;

其二,小趙要克服的困難太多,實在沒有餘力看這種“矯情”。

施源的落寞就是馮紹峰的落寞?

二人結婚後,馮紹峰也想過給老婆臂彎:

在她生日的時候,他當天買三個航班的機票,趕上哪趟算哪趟。自己的劇組殺青晚宴他不參加,為的是陪老婆逛街買衣服;趙麗穎拍危險的戲,他時刻與她助理聯系,聽說老婆哭了,心裡會咯噔一下。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這大概就像《心居》裡,清俞想拼命保護施源一樣。

知道施源的遭遇後清俞更想結婚,她想好好對施源,彌補他的不幸。

清俞不想施源為“腎源”發愁,偷偷和醫院、醫生溝通好,以慈善機構捐助為名付了50萬醫藥費。

清俞苦口婆心,冷戰、辯論,企圖說服施源勿借高利貸,從容地接受自己的幫助。

“現在我幫你,以後我遇到困難,你也會幫我的,對不對?”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可不管她如何轉換角色,隻要“高高在上”,施源就會感到受傷。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黑格爾說:婚姻實質上是倫理關系。

在這個男女組成的倫理關系中,一旦出現“一方強、一方弱”且不可改變的局面,家庭倫理就會失衡。弱的那一方(特别男性)很容易覺得:婚姻剝奪了其自由。

是以,施源要維護自由,這個意義已經在人格的層面上,遠遠高于愛情。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這就是為什麼施源甯願和莉莉騎自行車去菜市場賣魚蝦,也不願坐着清熟的寶馬聽交響樂的原因。

從趙麗穎的角度看,或許這段婚姻也有這樣的問題。

施源、清俞婚姻中的“三大難”(難處理的婆媳關系、不對等的經濟條件、難以逾越的社會階層和生活習慣),小趙要面臨兩件。

馮紹峰與趙麗穎結婚,媽媽說:兒子喜歡就好;二人離婚後兩周,媽媽對兒子說:以後不要再找娛樂圈的了……語氣中,模糊可見家長的“勉強”。

清俞給婆婆買漂亮的洋裝讨好,趙麗穎或許不缺這樣的情商,但以她的個性和人生規劃,即使一兩件事上願意向婆婆低頭,卻不一定做得到時時刻刻顧及婆婆的感受。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馮紹峰進入演藝圈,從未大紅大紫過,亦不夠拼,但好在他的追求不高。

《宮》《蘭陵王》《知否》三部劇給他打下的底子,足夠滿足其“事業心”,即使有一天無戲可拍,馮紹峰也有退路。

可毫無家世背景的趙麗穎,卻是不進則退:如不努力提升演技、經營事業,她馬上會丢掉“江湖地位”,甚至生存的飯碗也岌岌可危。

是以,她無法一心一意“相夫教子”。

無法安心于“命好”,小趙的前半生一直在奮鬥,後半生她也隻相信奮鬥。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而馮紹峰卻因趙麗穎的“無法安心”而落寞,這大概就叫陰差陽錯。

一旦沒有了“女依靠男”的家庭倫理關系,無論是施源,還是馮紹峰,都很容易對自己的婚姻沒有信心。

“愛情對施源而言是奢侈的東西……從再見的那一刻起,自尊心就無時無刻不在折磨着他,但他依恿敢地回應了她的愛,小心翼翼,盡心盡力。”

唉!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馮紹峰的落寞?

馮紹峰借《心居》“反思”婚姻,施源的悲傷何嘗不是他的落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