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樹丫
鄰家孩兒
文 | 劉敬東
3月26日,周六下午四點多,鄰家六歲多的小女孩偲偲帶着弟弟鹄鹄,還有同院子的弟弟杠杠,熟練地踏着滑闆,一陣風似的來我家找我孫女小雲朵玩。
萌萌的、美美的偲偲文靜而腼腆,她問雲朵奶奶:“小雲朵多大了?”
“還過五個月滿一歲。”
“那小雲朵是八月份出生的。”
聽到這一老一少的對話,我暫時沒有深究她倆怎麼會用這種方式探讨小雲朵的年齡,而是第一時間拿出紙筆驗算偲偲“那小雲朵是八月份出生的”話是不是正确。經我反複筆算,偲偲答對了。小雲朵奶奶在驚呼這孩子的腦袋轉得飛快的同時不忘鄙視我的笨拙,孫女八月份出生也要驗算!
随後,我出了幾道100以内的加減法給偲偲心算,都是秒回答,準确無誤。我八歲讀一年級,期末考試有道數學題7+6=?我做錯了,一輩子都記得,常常用這個計算能力去衡量現在的孩子的水準,貌似都不比我差。

鹄鹄和杠杠看到家裡的墊子、童車、玩具餐具,樂瘋了,立馬把玩具攤了一地。他們打滾、騎車、“做飯”……孩子們的熱情感染了我,覺得自己進入了“第二童年”。看上去鹄鹄有點小沖動的氣質類型,杠杠屬于活潑型,偲偲偏向于安靜型。兩個五歲的小男孩玩着玩着就發生沖突了。我不動聲色地當一個旁觀者,即使看到他們把水灑在木地闆上,也不吱聲,更不指責。懂事的偲偲找抹布把地闆擦幹。
清代教育家顔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活潑、好動、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出現過錯的時候,我大都保持沉默,不去數落。而像偲偲這樣主動擦地的舉動,我是不會放過表揚鼓勵的機會的。受到贊揚的偲偲露出羞澀的微笑,真的很可愛。
杠杠逗小雲朵玩的時候,掐了雲朵胖乎乎的臉蛋,惹哭了小雲朵。鹄鹄顯得怒不可遏,連連指責杠杠不應該拈疼妹妹,頗有狹義心腸。鹄鹄還示範如何哄妹妹,把我和老伴逗笑了。這孩子頗有紳士風度。
三個孩子離開的時候,偲偲帶着弟弟把滿地玩具全部收拾還原,偲偲還不忘把地闆擦一遍。這也太懂事了吧!偲偲和鹄鹄看似普普通通,他們的愛心和良好習慣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有愛心的、自律性強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比較高的成就。有愛心,樂于助人,價值感、尊嚴感更高,成長的動力越足;自律性強,行動更執着更有效。
兩年前,偲偲的母親梁薇,三十歲,作為優秀人才引進到我們機關做英語教研員。梁薇的爸爸比我小三四歲,她也和其他同僚一樣叫我“東哥”,把我們之間的代溝填平了不少。我做迎考壓力管理的時候,有一個小結語是“動靜結合,調節壓力。自我對話,應對壓力。對外求援,緩解壓力。行動起來,解決問題。”
在講解“行動起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我選用了耐克公司的廣告語“Just do it(去做)。”每次讀這句英語的時候,都會引起聽衆的哄堂大笑,被調侃為“土城英語”。為了改善發音,我在微信上向梁薇老師請教,她不厭其煩地教我,多次示範、糾錯。效果很好,原來我也是可以學好英語的,颠覆了我認為英語難學的固有思維。
梁薇看到我抱着孫孫在院子裡晃悠,隻要有時間,總要幫我抱一會兒,那種慈愛的母性天性很能感染人。到食堂就餐,這位北京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所學生搶着幫我們添飯,收拾餐具。偲偲也自覺收拾餐具。食堂從業人員劉大姐不無感慨地說:“如果自己有個這樣的女兒或兒媳一定會從夢中笑醒的。”
梁薇來機關短短兩年半時間,2021年就被評為“優秀教師”,機關僅兩人。很多人一輩子都評不上一次。土城資深人士評論我們機關進人有一句名言——“來者不善”。看來這個“來者不善”是不錯的褒義詞。連質疑一切、抨擊一切、否定一切的土城“批評領袖”也對梁薇豎起了大拇指。梁薇的先生是漣源一中的實體骨幹教師,每周課時達到近30節,還當一個班主任。腿摔骨折了也不停工,舉着雙拐堅持工作。夫婦二人總是擠出時間陪偲偲鹄鹄一起聊天、鍛煉、學習、幹活。在“請為國家生個娃”的呼聲中,很多年輕人選擇隻生一個孩子,甚至丁克,而梁薇夫婦不排斥三胎。真有擔當!
作為引進人才,土城人民希望梁薇夫婦能為家鄉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絢麗青春。如果有一天,這對夫婦要去星城、鵬城、太陽城,我們也會依依不舍地送上誠摯的祝福。
鄰居梁薇夫婦及他們的孩子,既是别人家的孩子也像我們自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