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作者:遊研社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壞書的遮羞布,好書的金縷衣。

2019年的時候,新周刊刊載了一篇叫《中國圖書的腰封,簡直就是妖風》的文章,裡面列舉了十種遭人嫌棄的腰封文案,包括但不限于“XXX傾情推薦”“遠銷海外五十多個地區”“萬人落淚”“人生必讀”等等。

這裡說的腰封也可以叫書腰,就是大家買書時纏在書上的一張紙條。上面一般寫着作者的簡介或是編輯薦語,友善讀者在拿起一本新書時,可以快速了解創作的背景。

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奈何常年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書腰,大多都像上面所說,是一些鈎直餌鹹的廣告陷阱。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大家或許都能感覺到,很大一部分的書腰既無美感,也無作用。畢竟現在買書,熟門熟路的讀者大多都知道哪位作者值得看、哪些出版商值得選;買書比較少的讀者,也知道買之前看一看網友們的推薦和評價,像上面這種“深度好文”“不朽經典”未必能起宣傳效果。

腰封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場景少之又少,我能想到近幾年稍微好一點的例子,也隻有新星出版社的一例。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鈎直餌鹹”

不過,同樣的問題擺在二次元書友們面前,得到的答案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1

或許是由于出生在日本,書腰這東西,感覺天生就帶點日式的文化屬性。

1957年,一本叫《危險的毒花》的攝影散文集出現在市上。它的作者是當年新銳女攝影師常盤刀洋子(常盤とよ子),拍攝的内容則是在日本官方劃定的賣春地帶上生活的賣春女子們。

書籍的封面被劃分成了兩個部分,上三分之一的位置是标題及作者名,寫有《危險的毒花》及常盤とよ子的字樣。下三分之二的部分則是作者的照片:一張舉着攝影機的頭像,攝影機鏡頭内則展示着一名男子強拉着另一名女子的瞬間。

這本書的下部包裹上了一條醒目的橘紅色書腰,書腰上的文字大意是:年輕的常盤刀洋子隻身一人深入險地,用攝影機記錄下曆史。

像這樣一張紙條簡單套在底部的,就是書腰最常見的形式。這一類書腰往往以純色為主,将書籍封面上無法加印的推薦語和内容印在書腰上。

這樣做的好處是底部的文字和書籍的标題可以起到呼應作用,增加了書籍底部的厚重感,封面看起來相對更平衡。不會由于僅有頂部的标題,顯得書頭重腳輕。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帶上書腰之後就覺得很厲害

這本書在當時引起了挺大的轟動,為常盤刀洋子日後繼續拍攝女性主題奠定了基礎。而除了因為這一點被人們所記憶之外,它也是現在能被追溯到的,最早帶上了書腰的書籍。

時間回到現在,經曆了快70年的發展,雖然圖書市場的規模在日益縮小,但帶銷售目的的書腰已經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樣式。

另一類比較常見的是選擇和封面融為一體的書腰,常出現在寫真,或是封面圖比文字資訊更重要的一類書上。這類書腰往往會印刷被遮蓋掉的一部分,或者幹脆使用透明書腰。

在不影響畫面的前提下,将廣告語和印刷資訊寫在上面。這樣既可以起到宣傳作用,讀者也可以選擇把書腰丢掉,而不影響整書的閱讀。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绫濑遙寫真如果用純色書腰擋住的話,銷量估計會直接少一半

剩下的類型大多可以分為假書腰和異形書腰兩類。假書腰比較可惡一點,因為看似是書腰,實際上是完全印刷在封面上的,連帶着廣告語和營銷話術一同呈現在封面上,讀者想撕也撕不掉。

異形書腰就是各類非正常的書腰類型,可能是做成山脈狀配合封面上的雲朵團形成風景畫;或是設計成車票形狀,可以撕下來做書簽之類的。這類書腰較為少見,但是都挺有趣的。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異形書腰的一種,将文字改換為圖表,表示閱讀時可能會有的心情

在這些書腰類型往上延伸,就要提到書腰的印刷設計。

大概是漫畫和輕小說氣質不同的緣故,相比其它類型的書籍,出版社們更願意在這類二次元書籍上多塞一點小心機。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比如2014年輕小說《認真注視的你是廢柴天使》的經典案例。設計上用書腰擋住了重要部位,要買回家才能拆開看到下面。

真正拆掉書腰的樣子是這樣的

雖然有詐騙的嫌疑,但出版社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書籍的封面是非常重要的,真改成少兒不宜的樣子估計連上架都是問題。也是以,書腰才成了這類書籍的重點整活地帶。

就連普通書腰上常見的名人推薦環節,來到漫畫書上時,往往也會變得不太正經。

比如2月初,在由CC2總裁松山洋創作的漫畫《Chaser Game》新發售第七卷的書腰上,就出現了一個我們熟悉的光頭:《尼爾》系列的總監和編劇橫尾太郎。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跟做遊戲比起來,畫漫畫是不是好一點?”

因為這本漫畫本身就是以遊戲制作為主題,再加上作者松山洋跟橫尾太郎的關系一直挺好的,是以讓橫尾來講兩句帶帶貨也不錯。那個埃米爾的頭套不止引人注目,在增加點趣味性的同時,也能讓了解兩人關系的粉絲興奮一下。

隻是橫尾太郎自己在推特上幫忙營銷的同時,也不忘吐槽自己,“帶着埃米爾的頭套擅自出現在漫畫書的書腰上,不知道會不會被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警告……”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另一位好朋友齋藤陽介:“不好嗎?”

2

除了看看出版社偶爾玩點營銷手段,二次元書友們的書腰真正特殊的地方其實在于,具有其它品類書腰不具有的收藏價值。

漫畫和輕小說書友們藏書基本一直都有個美好的願景——把喜歡的作品從包裝到贈品全套整整齊齊地擺進書架裡。一旦缺少了哪一部分,心裡很難不刺撓。

這說是一種執念吧,多少有點。畢竟有些書的書腰設計是真的非常好看,可能還會印刷獨特的四格漫畫、銷量紀念,再加上原汁原味的日文印刷,讓人感覺就像看見了作者初稿一樣興奮。

為了收集這些容易散落的珍寶,很難想象書友們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比如,簡書上一位網友在已經收集了台版書籍的前提下,因為書籍自帶的“缺陷”——紙質不同、容易泛黃之類的,又集齊了港版、陸版、日版,總共四種版本(不另外算書庫版的話)。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由于之前有網友提示過有一個版本的書腰自帶有可愛的Q版頭像,于是部落客又開始踏上了搜集書腰的路途。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打完主線意猶未盡,于是決定把支線全做了的你.jpg

雖然看起來非常令人動容(錢包也會動容),但是能如此順利地收集所有想要的書腰,其實是挺難以辦到的一件事。這個地方的困難點在于:想要得到書腰,再怎麼也得先買得到書才行啊。

由于國内的漫畫和輕小說市場還遠沒有日本本土的繁榮,許多書友們想要買書都得跨洋過海地尋求代購,或者寄希望于二手市場。

再聯系到每個作品的火爆程度不同,可能這一冊印發時還沒火的動漫,下一冊發的時候突然爆火被人買光了;要不就是自己一直追的漫畫突然停刊或者突然爛尾。無論哪種,對粉絲來說都意味着難度上升。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說個笑話:《全職獵人》粉絲已經集齊了一整套漫畫

就算你能在二手市場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卷書籍,但是别忘了圖書還有許多版本的差別。這是所有書友都繞不開的一條話題:首刷。

首刷,代表着這本書是出版社第一次傳遞給印刷廠印刷的。一般來說,出版社都會視銷售狀況決定接下來要不要再版,第二次印刷的就稱之為“二刷“,三次”三刷“,以此類推。

由于是首次印刷,部分作品會出于營造聲勢、吸引粉絲之類的理由,在作品内增加書簽、特典小卡片之類的贈品——當然,這就要看出版社怎麼決定了。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台版的藤本樹《Look Back》首刷就附贈了小折子

錯過首刷就意味着錯過書附帶的特典、書腰,錯過集齊一整套的可能。因為每本書都會有首刷,但不是每本書都有可能再版,更别提其它的東西了。

這是個深不見底的坑,買書的書友們為了一條想要的書腰或盒子,就必須弄清楚各種“愛藏版”“平裝版”“精裝版”“公式書”,還要仔細斟酌不同版本的差別,最終挑一套自己想要的下手——總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财力把所有版本的都集齊吧。

書腰的情況則更複雜一些。由于不被列入出書必須項,具體是哪一個版本自帶書腰,要怎麼淘到,也要花費不少心思。

再加上隔了條海,大家的管道都少,“倒爺”和大小書販也應運而生。在哄擡物價的情況下,溢價的情況基本就和前幾年被大肆炒作的鞋圈情況差不多。

比如帶有限制情節的漫畫《出包王女》,近幾年的價格不斷飙高。從原先500至600還能撿漏的價格攀升至現在的千元起步,早已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真正的粉絲們想收普通本都要花大價錢,就算集齊首刷了,估計心情也不會太好。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冷靜一點,買不到就買不到吧

在這重重困難的阻礙之下,沖着書腰買書基本是一件可行性不大的事情。再想追求“原教旨主義”的人有時可能也不得不望書興歎。

至于另一部分不甘心的書友,則走上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路子:自己制作書腰。

這一類書腰由于可玩性較高,基本想怎麼弄怎麼弄,捆在書上的時候成就感極佳。出版社出于成本考慮可能采用的劣質紙,也可以在書友們的手下替換成更适合保持、手感更好的其它紙——也算是書腰難得的受人重視一回。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網友@KONG的書房分享的自制書腰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對于喜歡書腰的人來說,包裹上之後确實非常有感覺

基本上能做到這一步的書友,都是懷着對作品、作者、自己童年的熱愛才開始動手的。

但由于這批自制品除了書腰,同樣包括書籍、書盒、特典徽章等等,在二手市場上仍有獲利的空間,出于熱愛制作的自制品有時也會變成批量印刷的仿制品。是以在如何對待自制自用、自制出售、自制分享等話題的态度上,書友們的态度就和那個經典的“善良-中立-邪惡”九宮格圖一樣,總有不同的立場。

在衆多書友聚集的“紙片黨吧”裡,為了避免大家過多的争吵,也早有吧規定下了規矩。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這基本是每一個小圈子都會陷入的生存窘境——由于沒有形成良好的供求體系,大家一邊打擊盜版、自制的獲利行為,一邊又因為買不到想要的周邊而屈于盜版和自制。

但不管怎麼說,應該是有賴于圈子的文化氛圍,二次元書腰才得到了與普通書腰截然不同的待遇。也正因為如此,在這條小小的紙帶上才能反應出這麼多圈内才有的獨特現象。

3

還有一點有意思的是,收藏書腰這件事,或許跟CD收藏圈收集側标的情況有點相像。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來源豆瓣@比利要回蘇格蘭 部分CD的側标

這一張卡在CD側面的小紙片,大多時候都印着歌曲名、歌手名、發行日期等等,有時候也會印刷曲目資訊、制作公司、演出照片,還有“XX獨占”之類的各式資訊。

雖然看起來和書的書腰并沒有太多的不同。但相對于書腰隻是一小部分書友的愛好來說,收藏CD的側标基本是絕大多數CD愛好者的常識。對側标有執念的碟友們,甚至會用一些特殊手法拆除側标,保證整套CD的完好。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過分一點的連貼紙都不想扔

從這種層面上來說的話,CD圈子裡的碟友們對側标的感情或許更深。這是由于80年代後,日版CD的側标開始統一制作——和出版社們自己決定要不要出書腰的方式不同。大部分聽過名字的日式專輯,基本都會帶有側标。這些側标又因為制作公司不同,會有各種不同的樣式,直角、圓角、箱式、頂部包裝……

各類專輯不僅像書一樣有“首批”“次批”“特典”“限定”等差別,還會因版次不同更換不同的設計和顔色。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同樣是King Crimson的專輯,2006版和1999版就是不一樣

無論怎麼看,感覺兩個圈子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或許也是某種人類共同的本性在作怪。

總而言之,書腰一開始也隻是為了銷售所額外産生的一條小紙帶罷了。無論書友們喜歡還是不喜歡,它就在哪裡。在實體書營業額持續下滑、電商賣書越來越普遍的時候,書腰所能提供的營銷意義也已經越來越小了。

惹人厭的書腰,為什麼放在二次元書上就不一樣

圖源微網誌@視角_日本 整活意義倒是越來越大了

無論普通還是特殊,書腰有無價值和讀者本身的觀念是挂鈎的。但書和它的存在本身或許永遠隻有一層意義,那就是“用來讀”——給你一段在作者所勾畫的世界中,自由暢想的時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