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從古至今,古玩一直是社會上少數達官貴人玩賞收藏的市場,隻是因為上個世紀的一場革命對于古玩藝術品的破壞和對于傳統文化的唾棄,使得懂得古玩的人群形成斷層,古玩資源毀滅無數。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改革開放以後,這一荒廢多年的市場才開始慢慢恢複起來。最初的收藏人群常常是那些出身文化世家和文革抄家退還家庭以及少量誤打誤撞喜歡上古玩的人群。這時的古玩交易沒有什麼明顯的投資效益,人們都是出于喜好而執着于中。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1992年以後,内地開始出現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那時的拍賣品一半以上還都是由海外藏家買走的。内地買家基本都是邊學邊玩,買了再賣,倒來倒去地做點小生意。而古玩的市場價格一直到2000年前後都沒有多少上漲,内地藏家群體卻在這一段時間中摸爬滾打出來,逐漸成為拍賣行、古玩商和收藏家的主力。此時,已經出現了大批仿造劣質假貨的制假者。而這時的拍賣行還很難掙到錢,一直處于賠本賺吆喝的境況。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新中國建國以後,“大鍋飯”體制使得百姓一直生活于貧困線一帶。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緻富的可能。于是,全民拜金主義逐漸達到瘋狂的畸形地步:舉國上下的人們,不注重名譽,不在乎信譽,不關心口碑,也不在乎健康,一門心思掙錢。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随着市場買家群體的不斷擴大,古玩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尤其當2003年7月份開始的拍賣市場井噴,開始吸引大量從來沒有接觸過古玩藝術品的業外人士進入市場,他們發現古玩能掙錢,不管懂不懂,就都蜂擁進來。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見到有利可圖,拍賣行也大量湧現。為了能夠掙到錢,拍賣公司都盡可能對外誇大古玩的投資屬性,把手持現金想投資掙錢的大款們拉進來。後來,這些外行生力軍對于拉高古玩價格起到了很好的接盤作用。這裡面有許多人走對了路,嘗到了甜頭,像收藏大鳄劉益謙、朱紹良等;但也有買假的,有買貴的,因而傷了一些行外的投資客;而買假的會找拍賣行退貨,明明是幾百年前的東西非要拍賣行保真;買貴的會拿回來送拍,給拍賣行帶來不少麻煩。遇到諸多麻煩之後,拍賣行開始說實話:古玩本來就不是用來投資的,是把玩和收藏的,不懂的人别碰,找到好老師或弄懂了再來。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請而在各地的古玩市場上,尤其那些二三線城市裡,在本來就沒有多少藏品資源和專家資源的地方,似懂非懂的“磚家”比比皆是,假貨更是充斥天下,編故事,“挖坑”、“欺生”、“宰熟”屢見不鮮,惡性循環,人人相欺,坑害了一大批人。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作假者越來越猖獗,高仿水準登峰造極,騙人沒商量,打眼無數。許多人以為古玩很好學,随便找個老師,讀本書,混個一知半解,就上手買東西,被騙後又怕砸手裡,拿着假貨再去騙人,所謂的“國寶幫”也就應運而生了!

到底是誰,在控制文物古董的價格起伏?

2009-2011年,市場的再次高潮又拉進來一大批投資者,甚至還有各類藝術信托與基金。至今,很多當時買到東西的人還沒有解套。最終,在古玩市場裡賺錢的是那些下手較早,選路對頭,邊買邊學,學有所成的業内人士。

如今,在古玩市場受到傷害和欺騙的人對市場充滿了仇恨,外面的有錢人對這個被妖魔化的地方更充滿了恐懼,望而卻步。市場已經連續四年處于調整下滑階段而起色不明顯,不管拍賣行如何忽悠,外面的企業家、投資者仍然十分警惕地看着這個市場。

未來,古玩市場的健康成長仍需要人們了解古玩藝術品的真正含義,降低對它的投資預期,認識到這不應該是一個大衆投資市場!大家要真正培養自己對于古玩的喜愛,發現其裝飾意義和把玩樂趣,拜好老師,多讀書,多去博物館。也許,随着拜金主義風潮降溫,等到大家都真正尊重和喜愛傳統文化的那一天,内地的古玩市場才會規範和成熟起來!

題外話:

中國文化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曆史,也凝聚着收藏的風雲滄桑。

社會文明的整體進步,在促進文藝創作繁榮的同時,也推動古玩收藏的逢勃發展。作為收藏品,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

一方面,它是承載曆史、文化、藝術資訊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随着時代風尚和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着人們的精神生活,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在收藏的過程中,收藏者潛移默化地将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文明”人。收藏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收藏者息息相關。

收藏古玩有沒有好處呢?肯定有好處的,社會發展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人在享受物質上的幸福之外,肯定會享受精神上幸福。這其中就包括古玩文化;養心;養性;能增壽。

老的古玩本來就少,就是看到有些也都很難買到,有的古玩一輩子都買不起,一輩子都遇不到。家裡買點赝品充實自己這沒有錯。然而誰願意說自己買的是赝品呢?說赝品就會跟人家說是吃虧了,實際上赝品擺放不也很好嗎?然而很多人一聽到說不真就,暴跳如雷,氣急敗壞,破口大罵。這就失去了收藏的意義。

常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講到古玩總是神采奕奕,精神煥發如同年輕了很多歲,看到着些很高興,然而聽的确是很多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到了社會就會,說他爺爺是個大收藏家,微網誌上有人碰到說東西不老就罵人,這類的人很多,很多。

有些時候把責任推到景德鎮身上,也不對,景德鎮燒出來的赝品,很容易就被識破。和錯之有,有些時候又把責任推到所謂的專家身上,也不對,專家有何錯,誰不想趁着當今古玩的盛世撈點錢,養老用。又有些時候把責任推到奸商身上,也不對,因為有些商人很誠實守信,就算是奸商,他說元青花,賣給你幾百幾千,幾萬,這算騙嗎?是他在賣的過程中使用老的語言,但是他就認為是老,你還是沒有辦法,因為你是願意買的。古玩赝品也有價錢,誰也沒法定古玩究竟值多少錢。這就是很難辦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