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後,是工業企業用工最為緊張的時候。為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漳州市龍文區通過開展“百千萬”服務行動——即組建聯合工作專班挂鈎100家以上重點用工企業;借助“e企通”平台線上釋出1000條次以上就業供需資訊;全年推動1萬人次求職者實作就業,率先在全市部署聯合開展服務企業、服務就業行動。
穩企業就是穩就業,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發展。随着“百千萬”服務行動的有力推進,一系列穩就業、穩生産“組合拳”的有力出擊,龍文區的就業、生産呈現出良好态勢,托起企業和求職者“穩穩的幸福”。
1 全面對接企業招工

企業招工
“調研中我們發現,轄區制造業普遍存在‘招工難、留工難’的問題,但缺工嚴重的企業占比相對較小。缺工多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他們的招工途徑較為傳統,限制了招工的效果。”據龍文區委書記朱真介紹,1月以來,龍文區組織相關部門對部分規模企業進行深入細緻的走訪、調研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台《開展“服務企業服務就業”行動工作方案》,并安排85名幹部擔任“就業網格員”,分10組率先開展網格化管理,提供“媽媽式”服務。
如今,龍文區已建立健全“區直—鎮街”和“區直—開發區”等兩個關聯機制,通過借力就業網格員,確定企業在用工上“有呼必應、有難必解”。
“人社局牽頭,機關幹部、各鎮街從業人員分别挂鈎若幹規模企業,每人3-5家左右。每季度至少入企業一次。運用我們自身掌握的人力資源資訊,當場為企業解決難題。”龍文區區長林曉強表示,挂鈎網格員通過“龍文e企通”小程式打卡回報,将企業走訪情況及時梳理彙總,統一處理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相關部門也能通過背景提取資料,了解企業訴求。
“不久前公司二期建設竣工要啟動生産,卻碰到了春節不好招人。就業網格員上門走訪了解到我們的需求後,很快幫我們從高校引進了10多名大學生。”愛萊莉家具行政人事經理傅昱說,新員工的到來,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但“藍領”稀缺卻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掣肘。為此,龍文區積極搭建共享用工平台,引導幫助階段性勞動力閑置企業和缺工企業實作“共享用工”。
“青蛙王子有800名勞工,此時正是淡季,但我們企業是旺季。龍文區政府幫助我們從青蛙王子那邊協調勞工過來,幫我們生産。”漳州宏香記食品有限公司人事經理謝娟表示,共享員工一般都是生産一線的普工,适用于各類制造業,隻需短期教育訓練就可以上崗。
龍文區還探索與貴州、雲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建立“點對點”勞動力輸送機制,實作勞動力點對點直達缺工企業。為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龍文區還積極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充分挖掘高校畢業生和實習生資源,将畢業生源按專業對口直接輸送至企業。落實引進勞動力獎補政策,對引進勞動力的職業中介機構、勞務協作基地等各類社會機構,按引進人數标準給予一次性用工服務獎補,激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引才主動性。
2 線上線下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
“近期公司訂單急劇增多,需要大量增加一線勞工,可現在招聘的平台雖然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第三方平台,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平台來釋出招聘資訊,着實是個苦惱的選擇題。”謝娟對來到廠裡宣傳“e企通”小程式的龍文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峰訴苦道。以往在特殊時間節點,人社局都會組織大型的現場招聘會,但因疫情原因,線下招聘會很多都取消了,招工管道減少了,這給招聘員工帶來不小壓力。
“龍文區政府開發了一個微信小程式龍文‘e企通’,該小程式設定了‘線上幫’‘人才幫’等7個子產品。”陳峰介紹道,其中“人才幫”這個子產品它有3個主要功能:找工作、招人才和招聘動态。企業可以在“招人才”釋出招聘資訊;“招聘動态”中是人社部門釋出的區域内招聘會資訊,友善企業及時了解并報名參加;而“找工作”适用于求職者,他們可以從中獲得企業的招工需求。
抱着試試看的态度,聽完介紹的謝娟打開微信,立即關注龍文“e企通”小程式,在“人才幫”子產品裡注冊企業的相關資訊,并釋出企業的招聘崗位、薪資等相關資訊。釋出後不久,招聘資訊就有386人次浏覽,公司收到50多條應聘消息。經過面試等相關環節,很快就招到12名勞工。
“‘e企通’,就是用人機關和勞動者之間的雙向互通!”謝娟由衷地說。
借助“e企通”小程式,龍文區突破了以往線下招聘會、網際網路招聘等正常形式,讓用工供需順暢對接。“疫情期間,線下招聘會受限無法舉辦,線上無接觸的招聘成為首選。”陳峰表示,人社部門可以通過“e企通”更加簡單快捷地為企業提供招聘資訊資訊,更便于企業釋出招聘動态和勞動者擷取招聘資訊。“自2021年8月30日“龍文e企通”小程式上線以來,企業注冊226家、個人使用者注冊474位,程式浏覽量2.6萬人次,問題平均辦結時間13小時/件。今年1月至今,龍文e企通小程式共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近400人。”龍文區區長林曉強表示。
此外,龍文區還開展直播送崗、直播政策解讀等活動,為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資訊;利用電信、移動、聯通公司的通訊大資料平台,将轄區企業的招工資訊及時、高效、有針對性地傳送到外來務勞工員手中,提高用工比對成功率;對春節當月連續生産建設的規上工業企業和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建設(施工、監理)機關,給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穩就業獎補,鼓勵企業不停工。
線下招工方面,龍文區充分利用假期舉辦大型招聘會或各類專場招聘會,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就地在社群招工,讓城鄉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招聘資訊,在家門口也能找到合适的就業崗位。
3 強化崗位技能教育訓練
“我的專業是電氣工程,現在負責産品質檢和采購物資的品質把關。同學們畢業去制造業的很少,不少人去了物業公司,雖然他們工作更加輕松自由,但發展空間畢竟不大。”程志祥選擇加入福建和動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說,之是以留在龍文,是因為這裡教育訓練課程很豐富,能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雖然辛苦,但技能和工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這個行業需要積累和沉澱,未來,自己打算往工程師方向發展。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動脈,目前正處于轉型更新的關鍵時期,對産業技術勞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麗電子董事長邵躍明對此深有感觸:“目前制造業的職業吸引力不夠,産業技術勞工存在技能提升慢、晉級晉升通道窄,甚至出現年齡斷層的現象,不利于制造業的長足發展。”
“要讓産業勞工‘留得住’,還得充分了解新一代産業勞工的心理需求,并作出相應改進。尤其是針對數字化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要提倡加強崗位技能教育訓練,滿足産業勞工提升數字化生存本領的合理訴求,拓寬他們的上升通道。”龍文區委書記朱真表示,龍文區加大“e企通”人社子產品開發力度,實作人才服務優化更新;進一步提高“免申即享”政策覆寫面,讓企業和求職者享受政策的便利服務;建設漳州市首個人力資源産業園,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教育教育訓練服務與漳州市跨境電商孵化園相融合,實作人力資源與數字經濟産業孵化融為一體,産業與就業教育訓練相得益彰。
“人力資源産業園還沒開始營運之前,我們就提前介入,對教育訓練方面的工作進行指導,包括教育訓練架構搭建等。”沈華柱表示,龍文堅持“政府推動、社會興辦、部門監督、百姓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職業技能教育訓練補貼的作用,引導各類教育訓練機構、行業商協會、高校加強對市内緊缺工種的教育訓練。教育訓練工作以企業為主體,師資課程都由企業自主安排,線上上開展理論教學,線上下貼近企業的生産實際開展實操教育訓練,保證教育訓練效果。教育訓練完成後,相關部門按照教育訓練結業率給予補貼。
龍文區還大力推動企業和職業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實行訂單教育訓練、定向就業,靈活教育訓練企業所需員工;不定期組織用人機關開展人資教育訓練、舉辦互動沙龍,對就業服務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教育訓練,提高他們的就業服務水準。
“在服務企業用工上突出‘便捷’,以全程‘媽媽式’的服務,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政策的溫度。”龍文區委書記朱真表示,龍文區将繼續在改變工作作風上突出“務實”,以真誠負責的态度,讓政策舉措真正落到實處、幫到企業、暖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