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低谷也風光

人生低谷也風光

人生低谷也風光

人生如海。潮漲潮落,既有春風得意、馬蹄蕭蕭、高潮疊起的快樂,又有有黑雲壓城、萬念俱灰、惆怅漠然的痛苦。

人生又如登山,既有傲立峰巅的揚眉遠眺、振臂一呼的快慰,也有蟄伏谷底、埋頭跋涉、艱難攀援的苦澀。誠如此,倘若把人生的征旅描繪成圖,那一定是高低起伏、輕曼柔美的曲線,它比呆闆僵硬、一覽無餘的直線豐富多彩得多。

不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當面對快樂時,不妨盡情享受,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而當命運的重扼不幸地降臨到你的雙肩,你也不要怨歎悲泣。許多人處于生命的低谷,一味地抱怨、懊喪,終日被淚水和無奈的情緒所淹沒。其實,仔細想來,如此徒增苦痛,正如投井下石,隻會使自己墜落得更快、更深、更慘罷了。何如超脫一些,轉換思路,挺起胸膛,同命運抗争呢?

有名山必有大川,有深谷必有險峰。人類曆史上許多偉人都是在生命的低谷中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的。司馬遷将苦難的心鎖進曆史,為人類綴成了《史記》這串美麗而珍貴的項鍊;曹雪芹将苦難的人生傾注在生活的大觀園,為後人留下了《紅樓夢》這道絢麗的彩虹。是的,當生活中的低潮湧向我們生命之岸時,我們應該慶幸,慶幸終于有時間靜下心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積蓄力量,準備再一次潮漲之時揚帆遠航,駛向神奇的新大陸。文革期間,陳景潤身居陋室,日夜潛心鑽研數論,終于摘取“1+2”這顆數論皇冠上璀璨的明珠。龐中華,利用一切空隙,即使在開會時,也在腿上以指代筆,苦練書法,終于成為中華硬筆書法第一人。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在文革靠邊“賦閑”時,偷偷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100萬字,又完成洋洋數十萬言《牛棚雜憶》一書。并且在語言學、文化學、曆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多部經典,最終其著作又彙編成煌煌24卷的《季羨林文集》。蚌病成珠。在苦難的心田裡,辛勤耕耘,也可以結出甜美的果實。

一棵樹,最堅硬的地方是它的結疤處。一個人,處在人生的低谷,卻預示着一個新的轉折的來臨,是又一次重新登攀的開始,隻要我們堅忍不拔,仰望頭頂理想的太陽,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就一定能會當淩絕頂,風光無限時。(崔鶴同)

人生低谷也風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