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要說這兩年什麼技術讓你覺得但用難回,大多人肯定第一會想到的是高刷,手機螢幕的高刷讓我們使用體驗更加流暢和心情愉悅。我們也恨不得希望身邊的裝置都能擁有高刷的特性,延續連貫清晰的視覺體驗。

如今沒有高清高刷的“古董”,已經很難滿足我們越來越苛刻的選購需求。像電視這類耐消品,更換周期長,并且支援高規格的播放格式,可以獲得更優質的觀影體驗,是以諸如4K 120Hz等高規格電視參數,已經成為了新品電視必然提及的功能,是電視可以戰未來的根本。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但是有沒有想過,你最期待最願意加錢獲得的120Hz電視高刷體驗,也有可能成為你反向更新的智商稅。

一鍵開啟120Hz,簡直爽麻了?

在各款電視上都有非常吸人眼球的功能介紹,什麼“一鍵開啟疾速重新整理”、“雙重120Hz倍增技術”、“賽道模式”、 觀影變速器”、“光速重新整理模式”等等,這些宣傳語刺激着我們選購這款電視的欲望,但是在這個120Hz高刷技術的右上角,也可能珍藏着一個小小的“*”号,而“*”号裡面密麻袖珍的注釋往往是我們容易忽略,又特别應該去甄别的資訊。

那麼這個120Hz的“*”,到底隐藏了什麼呢?

我們統計了低中高端電視中,對于高刷技術帶有特别注釋的産品,“*”号往往是這樣的:

120Hz高刷基于XXXX高動态重新整理技術實作;

120Hz光速重新整理模式後續系統更新可實作;

把這些注釋翻譯成人話,那就是:我們電視的高刷是基于系統軟體的高刷算法技術來實作的。沒看懂的話,那我們翻譯再直白一些:我們的電視硬體并不支援高刷,或達不到宣傳高刷頻率,隻能采用軟體算法來實作了。

要是通過算法能媲美硬體級高刷,給我們節省開支之餘還能有更好的觀影體驗想必對大家都是好事。但是依照目前的高刷技術來說,它是以犧牲畫質為前提來實作的。

高刷算法為何會損害畫質

4K 60Hz指的是在3840×2160(後稱為4K*2K)的分辨率螢幕上,每秒鐘每顆像素都有60次的重新整理。要實作在原有的晶片算力和硬體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将每顆像素在一秒内重新整理120次,唯一能做的,隻有減少渲染像素的數量。這種情節就像小時候練習抄寫,為了快點将作業完成,我們會拿着兩支筆抄寫,時間就能減少一半。電視工程師興許就是受到小時候的啟發,而将這種特技運用到電視上面。

目前的高刷的“抄寫”算法也有兩種門派,一種叫做DLG,另外一種叫做HSR。

DLG技術就是将縱向像素渲染精度縮減,隻渲染1、3、5、7、9這樣的奇數行(或偶數行),然後再将技術行的資料複制到2、4、6、8、10的偶數行進行顯示。這時縱向需要重新整理的數量減少了一半,是以重新整理時間就比原本縮減了一半,是以在4K*1K的分辨率下,重新整理率就能提升到120Hz。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不過縱向畫質下,每兩行像素一緻,也會導緻縱向分辨率下降,畫面鋸齒感增加鋸齒增加,實際的4K畫質也降低成為了2K畫質。就像在抄寫的時候,拿着2支筆抄出來的字迹肯定沒有握着單筆的那麼幹練。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當然算法是可以更新的,對比DLG技術,采用HSR技術的電視,顯示效果相對要好一些。HSR和DLG的基本原理相似,同樣是壓縮縱向像素,隻渲染奇數行(或偶數行),而偶數行則融合相鄰兩行的資訊進行顯示。

可以了解成雙筆抄寫的改良版,通過調整第二支筆的粗細和角度,讓兩行的字形有所差別,不容易給老師發現。是以對比DLG技術,采用HSR技術的畫面在融合後的偶數行像素後,會讓整個畫面的顔色和線條過度更加自然,清晰度有相應提升。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快,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抄寫”算法對比原生4K的畫質,采用算法拉升重新整理率的顯示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而且,并非隻有60Hz升120Hz會出現畫質衰減的問題。

根據上遊面闆供應資訊來看,主流的電視面闆主要有2種重新整理速率,4K 60Hz與4K 120Hz。是以有一些标稱自己能夠達到144Hz甚至更高重新整理率的電視,都是需要通過算法實作。高刷帶來的負面效應,在購買這類電視之前,我們一定要權衡與接受。

120hz電視有哪些“坑”?

既然有标“*”的120Hz會踩坑,那避開這類電視不就行了?并不然。市面上部分中低端電視挂羊頭賣狗肉,采用“算法”屏,卻堅定地宣稱自己是120Hz屏。

還有一些電視存在規格不到位的問題,比如采用 4K 120Hz 螢幕,但晶片不支援全通道的 120Hz 解碼,當電視遇到120FPS片源時就無法解碼或者會自動降至 60Hz 輸出。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即使有些電視采用了合格的螢幕和晶片,但是接口僅為HDMI2.0,或者采用殘血版的HDMI2.1(帶寬不足48Gbps),對于高刷片源的輸入或體驗高刷遊戲的螢幕拓展時,電視會降低畫質或者以60Hz的速率進行顯示,影響體驗。

真正4K120hz電視的标準是什麼?

4K 120Hz完整體,我們稱之為全通道120hz電視。如果要實作全通道120Hz顯示,那麼“屏芯口算”都需要達到要求,也就是畫面經過螢幕、晶片、接口和高刷算法4個層面,在最終顯示效果達到4K 120Hz。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所有4K 120Hz内容顯示的基礎,是電視必然要搭載的硬體級的4K 120Hz高刷屏體;其次對内容進行解碼和輸出的解碼晶片,可以處理并輸出HDMI、USB、流媒體等所有場景下的120Hz内容;而我們播放120Hz内容的通道中,需要硬性要求的是HDMI輸入,應搭配滿血版48Gbps的HDMI2.1接口;最後還需要處理非120Hz的内容,通過120Hz MEMC運動補償與VRR動态幀率調節算法,來适配流暢清晰的畫面效果。

隻有當電視規格都能滿足以上的條件,才能成為我們電視戰未來的資本。不過在參考這些規格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其他的細節,比如選擇LCD面闆的高刷電視時,液晶面闆響應時間需要達到8ms以内才能滿足120Hz的重新整理率;比如選擇搭載高規格的5G WIFI來适配未來提升的流媒體碼率。

開啟120HZ,你的4K電視還是4K嗎?

理性看待,迎接120Hz高刷未來

我們常說技術總有兩面性,在中低端産品加入高刷技術,增加産品的體驗次元,加量不加價的行為,肯定會深受大衆好評;而如果為了追趕潮流,借助高刷技術,由此來增加産品賣點,提高産品競争力與售價,這些規格殘缺的産品是需要消費者細心甄别的。

客觀來說,目前120Hz高刷應用最為廣泛的還屬于遊戲領域,而在大家最常接觸的高刷影視領域,現在還處于發展階段。不過電視作為耐消品,更新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是以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時,選擇一款全通道120Hz電視為未來做好技術儲備,也未嘗不可。不過對于僅僅隻有煲煲劇看看電影的家庭來說,高刷并非剛需,我們切勿跳入消費陷阱當中。若看中60Hz插120Hz的電視時,也需要注意電視是否全通道120Hz顯示,對于高刷功能是否可以選擇性開關,并且對于各種播放場景算法是否有優化到位的問題。

對于技術的發展,我們也應該給與一定的包容與耐心,畢竟很多新興技術通過相關部門和業界共同制定和推動,短期是較難實作的。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品牌自束的提升,為消費者和使用者帶來更好的産品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