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讀書的老人,越過越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看過一句話:“不讀書的人,人生就會停止。”

可是,很多人認為,讀書是年輕人的事情,是學生的分内事。和老年人,毫無瓜葛。

人過六十,離開了職場,也就應該享清福了,打打牌,跳跳舞,看看風景,餘生也就過去了。

其實,智慧的力量是可以改變生活的,對于一個老人來說,讀書越多,越幸福。

愛讀書的老人,越過越幸福

01

讀書,是積極向上的姿态。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年輕人靠讀書拿到改變命運的鑰匙,中年人靠讀書增長智慧,賺更多的錢。

老年人,讀再多的書,似乎都沒有用處,能夠是以而賺大把的錢,可能性很小。

“餘杭新聞網”裡有這樣一條資訊:在餘杭區,有一個自發組建的社群讀書會。一群老年人常常聚集在一群,讀書、論書,有說有笑。

讀書會的領頭人劉小菊,曾經是一名橋梁設計師,平時愛好朗讀。她說,讀書的初衷就是,有共同愛好的居民在一起,大家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一起豐富精神世界。

不帶着任何的功利性去讀書,隻是把空餘的時間,用來做優雅的事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生活環境變得美好。這就是老年人最大的收獲。

古人說:“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開卷有益,讀了幾本書,總比沒有讀更好,讓自己的内心有光。這樣的話,一年四季,都像生活在春天裡。

02

讀書,是大器晚成的征兆。

人過六十,看似很多東西,都結束了,其實不然,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人老了,身體狀況,肯定不如年輕人,但是智慧比年輕人多,情緒更穩定,隻要綜合利用起來,也能成就一番事業。

有一個叫楊本芬的老奶奶,在母親過世之後,悲痛萬分。親戚朋友鼓勵她,把家庭的故事寫下來。從此,家裡的廚房,多了一高一低兩張凳子。高凳子就是書桌。

從書的構架,到一字一句的斟酌,都是她慢慢琢磨出來的。

經過幾年的時間,一本《秋園》紀實小說面世了,并且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

有大學教授誇獎:“這是再現了一個世紀的人性活化石。”

老人為什麼不能成功?隻是你的想法很多,但是讀書太少,幹啥都不會成功。如果你多讀幾本書,就能夠把人生過往,變成真正的智慧了。

不管一個老人,靠跳舞走紅,還是靠繪畫、下棋、唱歌等方法走紅,都離不開書本。任何一件事,都能從書裡找到依據。不從書本裡尋找答案,就從社會這本無形的書裡尋找。

愛讀書的老人,越過越幸福

03

讀書,是家庭和睦的方法。

“中新網”上,有一位陪讀的媽媽,叫馬宜平。她陪着孩子上高中,三年時間裡,一邊教育孩子,一邊寫日記,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變成了書。

孩子上學後,她把世界名著放在桌子、竈台上,看過之後,還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

她的孩子說:“我的媽媽和别人的媽媽不太一樣,陪讀12年了,國小、初高中都想給我好點的教育,始終以身作則。”

年紀大的人,喜歡讀書,可以帶動一家老小一起讀書,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家庭變得更加高貴,與衆不同。

陪讀,不僅僅是看着孩子讀書,也不是對孩子的學習指手畫腳,而是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成長。

率先垂範的動作到位了,晚輩就受到了感染和啟發。

教育家肯·羅賓遜說過:“能否發現天賦從根本上取決于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我們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的看法,天賦也是一個态度問題。”

人老了,端正學習态度,重新認識社會。老人的格局越大,家庭的結局就越好。

宋代學者朱熹說:“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推開家門,聞到了書香,這才是書香門第的根本吧。

04

讀書,是富養心靈的秘訣。

曾國藩說過:“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人活着,就需要運動。可是,每天走來走去,會很煩悶。是以,你還要讓腦筋動起來,思想動起來。

讀書的人,安安靜靜地坐着,但是他的腦海裡,總是在運動,就像有浪花拍打海岸線一樣溫柔美好。

活了大半輩子,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會有爛人爛事糾纏自己。不如好好讀書,把所有不愉快的東西,都從心靈深處趕出去。

把書讀薄了,心靈和精神就變得厚實了,對社會上的一切,都能看透。

人啦,難得是糊塗,可是糊塗的前提是明白、聰慧、沉穩。

讀書多了,人就會知書達理,能夠出口成章,做事就懂得轉彎,任何不順的東西,都會變得順溜。

愛讀書的老人,越過越幸福

05

這個社會,千萬别小看那個六十多歲還在讀書的人。

看過一條消息:安徽淮南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姚克亮,本應該在家裡抱孫子,但是他卻走進了聯考場。進場的時候,保安還攔住他,不讓進。他解釋了好一會。

聯考結束了,他估計分數有630分,結果出來後,他隻有63分。大家猜想,他可能不懂得用答題卡,把答案寫在試卷上了。

不管怎樣,老爺爺很開心,他還希望自己能夠進北大學習。

老骥伏枥,壯心不已。讀書是一個人的韌性,是一種精神,還是引領時代的潮流。

作為年輕人,如果發現身邊有愛讀書的老人,請給他們點個贊。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