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打地洞,你孩子屬于哪一類?

你是如何了解“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這句話的,今天媽媽群因為早教問題激起了強烈的争論。有個媽媽說,自己想讓2歲的女兒上早教,家裡的老人陰陽怪氣地說是龍鳳之子,不用管都成績好得很;老鼠的兒子,天天上興趣班、補習班還是沒有用。讓她十分氣憤,直罵老東西無法溝通!

我内心有千萬句語言不敢說,隻發了一句:其他不說,不怕疫情嗎?我恨不得遲點上幼稚園。

引來了幾個先進思想媽媽的圍攻:小孩子總是要去接觸社會的,我就想提前讓孩子上早教!

我隻說了一句:了解下新冠後遺症吧。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打地洞,你孩子屬于哪一類?

其實我内心是同意老人所說的觀點的,但是說出來肯定要遭到”群毆”。确實龍生龍鳳生鳳,這并不是指基因,而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是和普通父母不一樣的,他們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和灌輸給孩子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能影響孩子的東西。

像提出給孩子早教的媽媽,我和她算是朋友。自己國中畢業就出來打拼,幾十年下來還是發廊洗頭妹,爸爸是開挖掘機的,是以一心想把女兒培育成優秀的人才。而她的所作所為,如果一直繼續,注定是繼承父母的前程,難以有出息,送早教也是無濟于事。

她的女兒和我兒子同歲,馬上就邁入了2歲,我兒子自打會走路出門我夫妻就沒有抱過他,出門全是自己走,是以他養成了很自立的習慣,不會叫抱,摔跤也不嬌氣,自己呵呵傻笑就起來了。

而這位朋友的女兒2歲了,我都沒有看她下地走過幾次路,出門都小推車推着要麼抱着,嬌貴得雙足不沾灰。我看她育兒心切,曾把我兒子的滑行車贈與她,建議她多讓孩子自己運動、第一有助于身體健康、第二培養自立意識。

她把小車子放家裡落灰了,一次沒有帶出來玩過,說害怕孩子摔跤,也怕她出來玩一下不玩自己懶得搬。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打地洞,你孩子屬于哪一類?

一個沒有意識培養孩子自立的父母,我不相信能把孩子培養多優秀。

一歲生日的時候,她花了2000大洋給自己女兒拍了幾組寫真作為禮物,我花了200大洋買了十幾本繪本和有聲讀物、以及花了160大洋買了一輛滑闆車送給我兒子。

我勸說她你完全可以自己手機拍攝視訊剪輯一下做個紀念就可以啦,拍照片出來多半最後放在家裡落灰,2000塊錢幹啥不香呀。她沒有聽進去,覺得2000塊拍寫真是一種儀式感。

不出半年,我們兩個孩子在一起,差距就非常明顯,我兒子一歲半基本會說話,能認圖檔,給他買的十幾本繪本,能說出上面所有東西的名稱和描述他們正在做什麼。除此以外,運動能力也是小區小孩裡數一數二的,會騎滑行車、扭扭車、滑闆車,平衡性和控制力都不錯。

朋友的女兒現在2歲了還不會說話,不會表達隻會尖叫和嚎啕大哭,也不會任何玩具車,身高了落後了小半個頭。

她備受打擊,揚言也要買繪本、買車回去訓練女兒。我讓她省點錢,把我兒子看過的所有繪本和已經完全掌握的車都全部贈與她,我們要更換更高階段的讀物和運動裝置了。結果東西給了她兩個月,翻都沒有翻,就說我女兒不喜歡看書。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打地洞,你孩子屬于哪一類?

孩子的興趣其實不完全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培養的。我兒子一開始也不喜歡看,我和老公兩個人就拿着繪本每天假裝看,兩個人開心地讨論着書本上的事物,正在玩玩具的兒子見狀,充滿了好奇就湊過來看我們在看什麼,天天晚上都保持這個習慣,慢慢地他就自己愛上了讀物,每次看到書就自己翻閱,還拿給我們一起看。

光知道羨慕别人孩子成長、隻會喊口号和攀比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打地洞,并不是說富裕家庭孩子一定優秀、貧寒家庭出生的孩子沒有出頭之日。父母隻要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什麼家庭條件出生的孩子都可以蛻變成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