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作者:秦漢号

保加利亞,一個死不悔改的國家。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1915年4月26日,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雙方的參戰國迅速結束戰争的夢想破滅的時候,原屬三國同盟的意大利在得到協約國的好處後,果斷地背叛了德國,5月宣布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這可謂是意大利為數不多的正确選擇。

與意大利的選擇不同,1915年9月,保加利亞卻選擇加入同盟國陣營,發兵30萬配合德奧兩國向塞爾維亞發起了攻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帷幕終于落下了,戰敗國就要有戰敗國的覺悟,割地賠款那是少不了的,保加利亞也是以丢了愛琴海的出海口。

假如給你一次可以重來的機會,你會掉進同一個坑裡嗎?保加利亞卻說:我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加利亞成功被希特勒忽悠住,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亞宣布加入德、意、日三國簽署的《三國同盟條約》,成為了德國法西斯的仆從國。

跟着希特勒沒有好下場,在二戰期間德、意法西斯及其仆從國吞下去的土地,随着德國的戰敗最終都得吐出來,比如匈牙利吞出來了取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南斯洛伐克和取自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羅馬尼亞吐出了1941年收複的比薩拉比亞……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掉進德國同一個“坑”的保加利亞,戰後不僅沒有領土損失,反而被國際承認了1940年在希特勒的“仲裁”下,從羅馬尼亞要回來的南多布羅加。這是為什麼呢?

一戰中的“小普魯士”,為何加入同盟國?

為什麼保加利亞在1915年加入了同盟國陣營呢?要知道,意大利反水之後同盟國就隻剩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了,力量對比明顯不如協約國。這跟保加利亞參加的巴爾幹戰争有直接關系。

保加利亞的祖上可是直面地中海、愛琴海和黑海三大海的地區強國,但是自1397年保加利亞第二王國被奧斯曼滅亡後,一直被其統治。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1877年,第十次俄土戰争爆發,第二年1月30日,俄軍兵臨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爾城下,迫使奧斯曼帝國簽署了城下之盟,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而保加利亞成為一個半獨立的自治公國——保加利亞公國。1908年10月5日徹底獨立,保加利亞王國成立。

恢複祖上榮光,是獨立之後保加利亞的奮鬥目标。從保加利亞斐迪南一世的稱号中就可以看出其野心——保加利亞沙皇,渴望建立一個“新拜占庭帝國”。

1912年,保加利亞同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組成了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同盟”,并于10月9日爆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争。戰争進行不到3個月,奧斯曼就撐不住了,并在1913年5月同“巴爾幹同盟”各國在倫敦簽署了《倫敦和約》。

通過這份和約,保加利亞獲得了奧斯曼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的小部分,這讓保加利亞大為不滿,明明自己出力最多,死的士兵也最多,可還不如希臘和塞爾維亞獲得的收益大。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塞爾維亞并入了科索沃和北馬其頓,希臘則獲得了南伊庇魯斯和愛琴馬其頓。要知道,馬其頓地區可是保加利亞第一王國、第二王國的核心國土之一,保加利亞希望可以在馬其頓地區獲得更多領土,然而塞爾維亞和希臘也有同樣的想法。塞爾維亞想要更多的馬其頓地區土地以打通通往亞得裡亞海的通道,希臘則認為馬其頓南部和西色雷斯“自古以來”就屬于希臘,理應歸還。

巴爾幹的問題從來不是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問題,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撺掇下,第一次巴爾幹戰争結束不到兩個月,保加利亞就向塞爾維亞和希臘宣戰,随後羅馬尼亞、門的内哥羅和奧斯曼帝國加入了戰團,圍毆保加利亞。

以一敵五,五面抗敵?保加利亞顯然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于是剛打了一個月就磕頭求和。

1913年8月10日,《布加勒斯特條約》簽訂,保加利亞在第一次巴爾幹戰争中獲得的土地大部分丢失,西色雷斯割讓給了希臘,東色雷斯還給了奧斯曼帝國,西部地區則割讓了一部分給塞爾維亞,南多布羅加則被羅馬尼亞占領。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布加勒斯特條約》讓保加利亞倍感屈辱,明明自己出力出人同奧斯曼土耳其幹,結果自己毛都沒撈到,是可忍孰不可忍。

機會終于在1914年到來,薩拉熱窩的槍聲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抱着複仇的目的保加利亞于1915年9月加入了戰局。

保加利亞不愧有“小普魯士”的美譽,在軍事上的表現堪稱完美,奧匈帝國啃了一年也沒啃下來的硬骨頭塞爾維亞,在保加利亞參戰後3個月就宣告結束,占領了塞爾維亞全境,并在1916年奪回了南多布羅加。

但是一個保加利亞也改變不了同盟國天然不利的局面,随着德國的投降,保加利亞不得不接受屈辱的《納伊和約》,喪失了十分之一的領土,并賠款22.5億金法郎(約9000萬英鎊)。保加利亞由此喪失了愛琴海的出海口,而南多布羅加則被羅馬尼亞牢牢掌控。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二戰不知悔改:

1918年10月3日,在協約國的強烈要求下,保加利亞沙皇将皇位傳給了24歲的長子鮑裡斯,也就是後來的鮑裡斯三世,自己則流亡奧地利。年輕的保加利亞新沙皇明白,自己需要為付清當年的錯誤押注買單,割地賠款都少不了,隻是沒想到會喪失十分之一的國土。

1939年9月1日,德國58個師向波蘭發動了閃電戰,波蘭的騎兵部隊終究抵抗不了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僅半個月波蘭政府就逃往海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于如期爆發了,正如20年前法國元帥福煦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那樣:"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

吃一塹長一智,一戰中的保加利亞跟着德國混最終落得雞飛蛋打,是以這一次,盡管德國和英法兩方都在拉攏保加利亞,但是鮑裡斯三世卻堅持“嚴守中立”的政策,試圖在歐洲兩大陣營中左右逢源,擷取更大的利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二戰爆發前的鮑裡斯三世積極出訪歐洲各國,同英法德意等國都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但二戰的爆發打破了保加利亞的外交平衡,不得不選邊站隊。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保加利亞從内心來說,希望收複在《布加勒斯特條約》和《納伊和約》中丢失的領土,随着德國的重新崛起,對通過不流血的方式恢複失去的領土還是抱有幻想的,是以跟納粹德國的關系若即若離。

不給點甜頭怎麼能讓保加利亞跟着自己混呢,這個道理希特勒自然明白,德國選擇了割羅馬尼亞的肉喂它,這就是南多布羅加。

在1913年的第二次巴爾幹戰争中,南多布羅加被羅馬尼亞奪取,對于這塊土地,保加利亞一直耿耿于懷。

而對于羅馬尼亞,希特勒準備進行敲打敲打,以引發其内部政治危機,進而綁上自己的戰車。是以1940年8月,希特勒在維也納進行了第二次維也納仲裁,将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劃給匈牙利,又通過《克拉約瓦條約》将南多布羅加劃給保加利亞,最終成功引發了羅馬尼亞的政治危機。受希特勒支援的安東尼斯庫通過政變上台,并加入了軸心國。

拿人錢财替人辦事,盡管鮑裡斯三世還想中立,但是希特勒特不允許他這麼做。

1941年,希特勒準備越境保加利亞進攻希臘,于是向保加利亞下達了最終通牒,要麼加入,要麼死去。此時的歐洲,波蘭17天就滅亡,即便是歐洲強國的法國也隻抵抗了6周,歐洲大陸早已是德國的天下,保加利亞本着好漢不吃眼前虧的決定,在1941年3月1日加入了軸心國陣營。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1945年4月29日淩晨,眼見柏林被圍勝利無望,希特勒選擇了飲彈自盡,5月8日德國選擇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納粹德國和它的仆從國都被推上了被審判的席位。德國損失了12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占戰前的40%,匈牙利從羅馬尼亞取得的北特蘭西瓦尼亞也被迫歸還,但唯獨保加利亞的國土面積同戰前相比不減反增。

希特勒的仲裁,斯大林認可:

1947年2月,《五國和約》在巴黎簽署,這份和約對五國的領土邊界做了規定。

其中對保加利亞是這麼規定的:

維持1941年1月1日的原有疆界;解散領土内一切法西斯組織;保證逮捕并解交犯有戰争罪和破壞和平或者違反人道罪的人;陸軍不得超過5.5萬人,海軍不得超過3500人,空軍不得超過90架飛機、5200人;防空炮兵不超過1800人;賠償希臘4500萬美元,賠償南斯拉夫2500萬美元,8年内付清。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也就是說,《五國和約》承認了1940年9月的《克拉約瓦條約》,将南多布羅加留在了保加利亞版圖内。

為何盟國對羅馬尼亞如此“仁慈”呢,竟然承認了希特勒的裁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蘇、保的曆史聯系:

在曆史上,保加利亞一直被亞曆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統治,被稱為“莫西亞”。

保加利亞的建立,源于保加爾人的西遷。保加爾人在公元四世紀開始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以匈人小弟面目示人。此時的保加爾人居住在裡海和黑海之間,但是它遭到了阿瓦爾人和突厥人的打擊,打不過還能躲不過?

7世紀末,一支保加爾人北遷至伏爾加河地區,形成了“伏爾加保加爾汗國”(形成了俄羅斯鞑靼人),而另一支則在猛男首領阿斯帕魯赫率領下西遷,679年渡過多瑙河來到莫西亞地區,跟拜占庭帝國對着幹。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出于共同抵抗拜占庭帝國的需求,保加爾人同當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聯盟,并在681年打敗了拜占庭帝國,迫使拜占庭帝國将多瑙河以南到巴爾幹山脈之間的地區割讓給保加爾人,這标志着保加利亞第一王國誕生。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保加利亞武力強盛,尤其是在公元9世紀的西蒙大帝時期,保加利亞王國占據了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甚至迫使拜占庭帝國向保加利亞納貢,但随着西蒙的駕崩,第一王國也随之分裂,最終在1018年被拜占庭帝國滅亡。而1185年保加利亞人建立的保加利亞第二王國則被奧斯曼帝國滅亡,随後的500年一直被其統治。而保加利亞之是以能夠獨立又跟俄土戰争有直接關系,在保加利亞民間普遍對蘇聯有好感。即便是現在,保加利亞的一些地方還儲存着俄羅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雕像,正是這位沙皇将保加利亞從奧斯曼帝國的魔爪中“解救”了下來,保加利亞甚至曾經準備加入蘇聯。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關系是多麼的親密。

2、羅馬尼亞沾了蘇聯的鮮血:

1941年6月,希特勒發動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羅馬尼亞出動了36萬軍隊跟随德軍入侵蘇聯。相比之下保加利亞可就聰明許多,二戰期間保加利亞自始至終都未向蘇聯宣戰。盡管希特勒屢屢要求保加利亞為軸心國的大業多做貢獻,但保加利亞總是以國庫空虛、缺錢缺糧、兵力不繼等為由拒絕加入蘇德戰場。可以說羅馬尼亞的雙手沾滿了蘇聯的鮮血,而保加利亞卻沒有沾染蘇聯的鮮血。

德國跌倒,保加利亞吃飽?法西斯仆從國,為何二戰後領土不減反增

再加上羅馬尼亞人盡管生活在東歐斯拉夫人的腹地,卻不屬于斯拉夫人種,羅馬尼亞語屬于拉丁語族,也更接近意大利語,這樣讓蘇聯天然跟保加利亞更親近。

3、保加利亞反水,加速巴爾幹半島戰争程序:

二戰後期,保加利亞政府已經看出了德國的敗象,是以早就偷摸跟盟國飛鴿傳書。1944年夏天,蘇軍反攻的前鋒已經抵達巴爾幹半島,羅馬尼亞已經在8月23日,發動起義推翻了法西斯政權。保加利亞有樣學樣,9月8日晚保加利亞勞工黨在首都索菲亞發動了武裝起義,推翻了君主政權,并在次日向德國宣戰。

保加利亞的反水,讓部署在希臘等地的德軍陷入了被關門打狗的局面,不得不緊急撤離,這在客觀上縮短了巴爾幹半島的戰争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歐洲戰場的結束。

在這種情況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同為納粹德國的仆從國,又同為戰敗國,蘇聯完全沒有必要幫助羅馬尼亞要回失去的領土,畢竟這塊土地自1878年就被保加利亞統治,直到1913年才被羅馬尼亞強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