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以,人工智能怎麼看花草樹木?

「NOWNESS 圓一桌」

本期圓桌,我們與藝術家們聊了聊

人工智能、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有一天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Alpha Go 打敗柯潔已經過去了六年,第一位機器人索菲亞獲得沙特阿拉伯的國籍也過去了五年,在AI沉默的這些年裡,我們不知道它們又走了多遠,似乎《真實的人類》《西部世界》等影像作品中的場景也即将成為眼前的現實。

Marshmallow Laser Feast的作品《In the Eyes of the Animal》通過VR眼鏡,以動物的視角探索生态環境

受此啟發,本期以“Second Nature”為主題,在科技普及的現代社會,試圖從藝術家的視角看待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透過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鏡頭,我們會看到怎樣的自然,本期圓桌我們邀請到了幾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各抒己見。

NOWNESS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自然客體被分為兩類,天然存在的自然物是第一自然(First Nature),人類生産實踐活動形成的人化自然物是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你們如何了解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 ?人類又該如何在科技時代與自然共處?

陳楸帆

很多貌似是第一自然的環境其實已經是第二自然了。啟蒙運動、文藝複興重新确認了人的地位,人的主體性被彰顯,但這個過程刻意貶低客體的位置。是以一直把他者(包括環境)做為可剝削的對象。這就導緻地球走向瀕臨崩潰的邊緣。

馮至炫

我不太認可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這個理論。這種認知是建立在第二自然不是第一自然的自動延伸物之上的。但是人類就是第一自然的産物。

馮至炫作品《奧西曼提斯的品味解讀》(A Stylish Interpretation of Ozymandias)。來自英國詩人雪萊的奧西曼迪斯如今成為了高檔小區為了彰顯品位而在大門口供奉的尊貴符号。從品味到風格,完成了戲谑的逆向解讀。

劉佳玉

不同創作者打開世界和認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我所了解的第二自然,代表着一部分人為幹預、程式化,第一自然則是宇宙賦予自然流轉、萬物生長的天然的程式。

你們在創作中如何處理自然素材?

在文學領域,語言都是隐喻,沒有辦法直接呈現所要指涉的事物本身,隻能用一種近似或者替代性的符号去表達去象征。但正是這樣讓文學具有了很多的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感受傳遞出來,讓自己跟自然共同書寫,讓寫下的作品代表當時時空的感受與狀态。我會随時随地做筆記,很多素材在記錄瞬間還并不知道它的用處,但當積累足夠多的素材之後,會發現它們會自己有機生長出一種結構,彼此之間會産生關聯。

Christian Mio Loclair

在我的作品 《ZECHE》中,我們借用了森林溪流等自然景觀,在數字時空搭建了自然,最後通過網絡管道觀看。相對現實世界的迅速且密集的資訊接收方式,我們嘗試在虛拟世界建立了一個相對緩慢、但是高品質、詩意、自然的虛拟空間。

Christian Mio Loclair作品《ZECHE》。ZECHE中,叢林中藝術品描繪了一種清晰的反烏托邦景觀,這個景觀展示了一個抽象的、仿佛由自然所掌管的無人類世界。

我的創作過程像是土著在海邊撿垃圾造東西。我做雕塑就是因為我隻相信存在的物質,對我來說一切物質資源都是素材,都是自然。我對這些素材先進行加工創作,隔一段時間,幾個月或者幾年,我再繼續創作這件作品。那麼我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創作的這個過程也就是“自然”本身,我的作品也就成為了自然。是以,我的作品中會用一些頻繁到觸手可及,習以為常像“自然”的材料。雖然有些人會覺得我用發泡材料或者樹脂塑膠來創作會對環境有污染,但站在地球的角度,這些東西太渺小了。即使是一些永遠不可降解的材料,它也會成為另外一種自然形态。

馮至炫作品《奧西曼提斯》,2021。

在近十年的創作中,我大部分的創作主題、概念、靈感來源、脈絡叙事起始,都與自然相關。在每一件作品當中,我盡可能無比真實地推演第一自然。大自然其實并沒有辦法被孿生亦或超越,它的每一個瞬間,都在宇宙的流轉當中進行着天然的實時渲染,而我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擷取這套運算公式。

劉佳玉三維投影藝術作品《逆流 上》(In the Flow)。喀斯特地貌本是由 流對岩 的沉澱沖刷 成,但通過運 前沿的技術輔助,将 流 還原于 體表 。《逆流 上》借助科技的 段,試圖在場域内疊加虛拟與現實,曆史與未來。

Ersin Han Ersin

我們的創作靈感往往來自于大自然本身和對自然現象的了解。通過一系列的沉浸式裝置,我們的作品一直鼓勵觀衆進行自然生态的探索。同時,我們希望通過展示人類與自然界的互相聯系,強調生态保護、以及地球上瀕危生态系統的重要性。

來自Marshmallow Laser Feast的虛拟現實作品《WE LIVE IN AN OCEAN OF AIR》。該作品是一個多感官沉浸式裝置,它展示了地球上生命的奇妙韻律,意在展現将動物和植物、人類和自然界連接配接在一起的無形但本質的紐帶。

科技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另一個樣貌,還能提出一些引人思考的問題。通過精美的影像畫面,我們希望能創造一個令人感動的時刻,由此鼓勵人們更多地融入自然。比方說,如果通過VR眼鏡觀察樹皮下的内部系統,你就會發現它的呼吸規律就像人類一樣。利用科技進行創作,結合室内的沉浸式環境,我們便能展示肉眼所看不到的自然。

有人認為你們的作品中閃現着某種詩意,對這種評價你們怎麼看?

馮志炫

我的作品中所有的東西都是平等的,所有素材背後都有非常豐富的背景與故事。像是《平行靈歌》裡用的珍珠,所有文明的進展中,都能見到珍珠的身影。而我選擇的是量産的人造珍珠,介于人工與自然之間,是自然的産物也是商業的産物。當一件物品本身就有很長的曆史,也就自帶了這種詩意。

馮至炫個人展覽《平行靈歌》展出作品《浮遊偶像》(Plankton Icon)。《浮遊偶像》以組合懸吊的方式,展示一具由城市肌理材料(包括化糞池、守門獅、建築材料與五金鍊條等)拼接的材料化石。

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着詩意,我們隻是暫時借用了它。随着時間逐漸發展我們與科學家和科學知識合作的能力增強,能夠把作品轉化為一種更細緻的體驗。我想另一個涉及的原因是氣候問題的嚴重性和我們希望對此進行探讨的迫切性,是以希望在作品中能夠充分地展現這些内容。

Marshmallow Laser Feast作品《Fantastic Fungi》。

現在越來越多的創意工作者都開始使用 AI 進行創作,你相信某一天創作者會被 AI 取代嗎?

2017年我跟AI合寫過一部小說《出神狀态》,現在AI還是人類創造力的延伸。但什麼時候AI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還能說自己是一個藝術家?我覺得這還很遙遠。如果說它具有了主體性,那麼怎麼去定義主體性呢?人類是一個非常自我中心的物種,很難去承認跟擁有同樣主體地位的其他生物。但有可能在另一個完全由機器發展起來的文明裡,這樣的機器或者說AI藝術家是存在的。

NFT藝術品平台TRLab攜手陳楸帆、李開複圍繞着他們的新書《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推出的一系列全新NFT作品。《QU4NTUM》為AI 2041系列之一。

如果是做頭腦風暴,在腦内展開moodboard,那AI絕對比我們要快捷強大很多。但事實上,我認為AI 還是難以取代人類。創作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有很多灰色地帶。人類有非常多不同類型的創造力,能從各種人事物擷取創作靈感。但是對我們來說,可能需要自我提問的是——如果機器也能獲得靈感,那人類還能創造什麼呢?

Christian Mio Loclair作品《HELIN》。在該作品中,藝術家使人工智能吸收了大量的藝術史知識與圖像,并通過程式設計創作全新石膏雕塑作品。

創作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共同體或是統一體。它一定是與身邊的實體、社會、自然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發生關系的。創作者吸收這些所有的經驗之後才能産出自我的情感表達。但是,AI與AI之間目前并沒有這段體驗的過程,是以它不會取代人的藝術創作本身。

劉佳玉作品《小溪》(The Riverside)。作品從個 化身份出發,通過實時資料源的提取所建 的虛拟影像,呈現出兩條河及其背後潛在叙事的拼接,嘗試捕捉新媒體語境下的“ 化 洞”。

如今,越來越多創作者選擇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并增添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在我看來,人工智能還是難以取代人類藝術家。藝術的創作方式與表達永遠在更新。無論是直接通過資料和程式設計程式展開創作,還是結合藝術家的概念和人工智能方式進行創作,這兩種方式都能不斷豐富創作者的想象力,推進藝術創作的發展。

現在NFT在藝術圈大火,有些創作者很踴躍地對這個新媒介做出反應,也有些對它不置可否。大家如何看待NFT呢?

當事物在發展的時候,很難去判斷它的價值和發展未來。最好的方式是跟着它一起去成長。前兩年,我跟李開複老師一起創作了科幻小說《AI未來進行式》,邀請8位藝術家把裡面的故事以視覺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轉化為NFT的形式,同時也會以這些藝術作品開啟展覽。

NFT藝術品平台TRLab攜手陳楸帆、李開複圍繞着他們的新書《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推出的一系列全新NFT作品。Brendan Dawes,《Ultimate Services For Your Happiness》,MP4。

從哲學層面上說,我對這個媒介很感興趣。這完全重新改寫了整個遊戲規則。在網際網路上留下的創作再也不會消失。我認為,NFT本身是可以被讨論的哲學理念。當我發現能夠作出表達我對NFT了解的藝術形式的時候,我才會去創作NFT的作品。

我不希望我過往的作品成為NFT,因為它們本身的存在也不是為此而生。在我的認知中,NFT的作品并不是“成為”的,它需要基于NFT的叙事鍊和邏輯去進行創作。未來,我也願意去嘗試和實踐一些為其而創作的作品。

劉佳玉作品作品《月熒潮汐》(Shadow of the Moon)。這一塊地形被神秘的藍色海水拍打着,喚起人們對地球上的海洋環境的思考。

我們對區塊鍊技術一直很謹慎,同時也在不斷研究并試圖了解這種技術的最佳用途。相比之下,NFT隻是冰山一角,但它作為一個平台或者一種數字藝術認證的形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創造者之間的隔閡可以完全消失。同時,藝術家也可以從這種新的經濟模式中謀生。

來聊

你暢想的未來人類與自然共處的景象是什麼樣的?

撰文/Chichi Chen

編輯/Coco

排版/左

左滑檢視更多

作為NOWNESS多元文化内容的紙上版本,2022年春季刊NOWNESS PAPER,以Second Nature「詩意與天性」為題,與宋佳、賈樟柯、仁科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展開對話。本期 NOWNESS PAPER 新刊跟随《周末畫報》同步發行,敬請期待。

更多「詩意與天性」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