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火試新茶,楊柳秋千架,又是清明時候|民俗月曆·二十四節氣

氣清景明,是為清明。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圖據網絡

萬物天地,氣清景明,謂之清明。

在大陸的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唯有清明。這也就使得“清明”成為兼具肅穆與歡樂兩種情感氛圍的日子。作為節氣,清明時節萬物流轉,春暖大地,正是一派祥和春風得意的好時節;作為節日,清明節又是對故人祭奠追思的日子。

提及清明,必有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語。再有白居易寫清明時節出行掃墓:“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别離處。”追思懷遠,肅穆感傷。

新火試新茶,楊柳秋千架,又是清明時候|民俗月曆·二十四節氣

柳條

然而,觀唐詩宋詞,清明傷懷之作并非主流,而多以描寫清明時節習俗為主。萬物生長于此時,皆清潔而明淨,季春來臨,還未太熱,風中吹來百花的氣息,正是一賞春遊玩、快馬揚鞭的好光景。

取新火、蕩秋千、插楊柳,都是唐詩宋詞裡出現最多的清明意象。

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轼名篇《望江南·超然台作》正是描寫的清明時節。其中“新火試新茶”中的“新火”,正是唐宋時期清明節日的重要習俗。

唐宋時,寒食節和清明節通常是連在一起的,寒食節禁火食冷,清明日則要起用新火。賈島就有詩雲:“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寒食節禁火源流說法不一,但是及至唐代,确已成為官方認可的重要習俗。記述唐代各項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唐會要》就提及:“自今以後,寒食并禁火三日。”

而在寒食之後緊随來而來的清明節,就有了“取新火”、“改火”的必要。尤其在唐代,清明“取火”更演變為清明“賜火”,彰顯出皇家将新火禦賜給百官的一種恩寵。而唐代官員也皆以清明之日獲得“賜火”而榮幸。韓翊名篇《寒食》所雲“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正是對皇家在寒食清明時節,賜火百官後的描寫。

《全唐詩》載,唐代宗大曆九年進士試題即以《清明日賜百僚新火》為題,詩人史延、王濯等皆著有同題詩,其中寫道:“朱騎傳紅燭,天廚賜近臣。”“榮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表達了臣民們對于收到“賜火”的喜悅。這種“賜火”的習俗延續至宋代,歐陽修也得到過這樣的厚待。他在《清明賜新火》裡就提到:“桐華應候催佳節,榆火推恩忝侍臣。”

普通人家,也會在清明時節自行“取火”。杜甫《清明二首》詩中有“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反映的是百姓入山林取火的場景。

插遍門前楊柳,又是清明時候

清明節“插柳”也非常多見于唐詩宋詞中,尤以宋代為甚。陸遊名篇《春日絕句》就有雲:“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吳潛《如夢令》寫道:“插遍門前楊柳,又是清明時候。”

插柳習俗,可循之記載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有正月插柳、三月插柳等不同時節的插柳說法。及至唐宋,插柳則多見于清明時節。記載南宋風貌的筆記《夢粱錄》中關于“清明節”寫道,清明時節,家家以柳條插于門上,名曰“明眼”。

宋代之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得以延續。到了清代,清明節戴柳、插柳還與祭祀掃墓結合了起來,人們攜柳枝前往墓上祭奠,或有小孩戴着柳條編制的草帽等。民間更有“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諺語。直到今天,在部分地區,仍有清明戴柳的習俗。

有學者推測,清明節插柳習俗依然與清明節“取火”、尤其是唐代盛行的宮廷“賜火”有關。根據《歲時廣記》中的記載,唐時清明節,官員們都在宮殿前鑽柳榆樹取火,先鑽得者還能得到賞賜。皇帝将鑽取的火種賜給大臣,有的大臣便将鑽火的柳條插在門前,表達驕傲。到了宋代,這種炫耀之法由上層貴族傳至民間,便形成了插柳的習俗。

而究其更深的文化心理,則或許與柳樹頑強的生命力有關,而且其發芽的時間又比一般樹木要早,這種“先萬物而動”的特性,也就賦予了柳枝更多的“人格”特征,千古而今,為人們所珍愛。

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

電影《妖貓傳》中,導演陳凱歌詩意地融入了一段楊貴妃在萬人的注目下蕩秋千的場景,美輪美奂,也完美地诠釋了唐人尤愛在清明前後玩樂秋千的場景。

新火試新茶,楊柳秋千架,又是清明時候|民俗月曆·二十四節氣

電影《妖貓傳》中楊貴妃蕩秋千的場景

唐宋時期,秋千是寒食、清明時節的重要民俗活動。這在唐詩宋詞中展現尤多。唐代王建寫有《秋千詞》,其中詳細描寫了少年兒女蕩秋千的美妙畫面:“長長絲繩紫複碧,袅袅橫枝高百尺。少年兒女重秋千,盤巾結帶分兩邊。”李山甫《寒食》同樣有所描寫:“風煙放蕩花披猖,秋千女兒飛短牆。”柳永《抛球樂》雲:“近清明,風絮巷陌,煙草池塘,盡堪圖畫……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

不管宮裡宮外,每及清明時節,蕩秋千就成為少年人的玩法。尤其是女兒,三月春風拂面,蕩着秋千衣袂飄飄,美麗而自在,時常成為詩人詞人筆下的曼妙意象。

早前有人認為,秋千,原為“千秋”,本意是祝壽之詞,起源于漢武帝時期,以“千秋”祝賀武帝千秋萬壽,後來以訛傳訛,詞語颠倒,因而成為了“秋千”。又有學者考證,蕩秋千這種活動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産生。生産力低下的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發明了“蕩秋千”,原本叫做“千秋”,至漢武帝以“千秋”為祝壽詞,為了避諱因而故意改為“秋千”。

清明時節,風暖大地。或緬懷哀思,或賞遊惜春。不管如何,在春日尚還在的時節,于詩詞中暢遊一番,眼得以清,心得以明,也是人生另一種難得的清明之境吧,是謂古人所雲“明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