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文 | 林毅

收到溫濤老師的《金月光》有些時日了,按說早該寫點讀後感之類的文字,可我遲遲沒有動筆,懶是一方面,不敢下筆是主要原因。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說實話,從驿站取回《金月光》,打開外包裝,看了一眼封面,掃了一眼目錄,就把書放了起來,不敢看。我跟溫老師太熟悉了,這裡面的文章幾乎原先我都讀過,或者說我知道某篇文章的來龍去脈,不想觸動那些美好記憶,戳到疼點。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在《金月光》收集的文章中,有一篇最動我心,那就是《十年》。這是溫老師為紀念父親去世十周年而寫。寫前,溫老師曾跟我說過,要寫一點紀念父親去世十年的文字。雖說自己從業新聞工作二十多年,寫父親很難寫,不知從何下手。我就鼓勵他寫,說寫出來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溫老師說那好,以後不敢觸及這方面的内容了。

溫老師寫完這篇文章後,我不敢說是第一讀者,也是比較早的。有些事就是這麼神奇,我父親也是2010年走的。當時溫老師還鼓勵我,那就一塊寫吧。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可是,最終我也沒有以十年為主題,為父親寫篇文章,隻是選取了兩個片段,寫了《父親愛栽樹》《父親就是那頭牛》。說到牛,溫老師也寫過一篇《廟後呂家的牛》。我倆同屬農家子弟,知道一頭牛對家的重要性,許多場景,說是他也行,說是我也行,說是他父親也行,說是我父親也行。事确實就是這麼個事,但我寫不出來,溫老師寫出了我想說的心裡話。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尤其是溫老師在文章最後一段寫到,“印象裡,黑牛和父親,都很強壯,都很靜默,一樣的任勞任怨,也說不清,兩個老搭檔,到底誰更像誰。”簡直是神來之筆,我直接拿過來引用。

有時我就想,老人辛苦一輩子,都是為兒為女。就連去世的日子,也為兒女考慮着。我與溫老師同屬膠東地帶,風俗傳統一脈相承。在老家下來新麥子,都要上新麥子供,俗稱新麥子墳。就是用新麥子磨成面,蒸成饅頭,給故去的親人上墳,告訴他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讓他們嘗嘗新饅頭,保佑全家平安的一個儀式。溫老師的父親是在麥季裡去世的,我想溫父就是想讓久居城裡的兒子,趁着回家上墳的日子,吃到有麥香的大饅頭吧。溫老師曾親口跟我說,母親用柴火蒸的饅頭,不用就鹹菜,他能吃倆。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我的父親是4月11去世的。我的老家有句民諺“四月八 櫻桃掐。”意思是,到了農曆四月初八,櫻桃就可以采摘了。我老家是種植小櫻桃産區。自我進城後,很難吃到家鄉的小櫻桃。每到櫻桃季,就想小櫻桃,但總不能為了好吃這一口,跟機關請假吧。可是,父親去世那年,正是櫻桃成熟期,父老鄉親不僅來家裡幫忙,返城時,還讓我捎着不少,說是回城分分吃。這也是我進城三十多年,吃家鄉櫻桃最多的一年。這也讓我更加堅信,老人連去世日期,都給兒女考慮好。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父親去世三周年,我回家上三年墳,又趕上櫻桃成熟期,回濟南給溫老師捎了一點小黃櫻桃。溫老師說,煙台都是大櫻桃紅櫻桃,小黃櫻桃不多見。他放嘴裡一嘗,連說口味不錯,味道很正。我們還談了教育孩子的問題。他說:“教育孩子不用非得上輔導班、考第一名,就教育孩子做個好人就行,人品好了,啥都有了,正所謂,政自正出,财從才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生命的最後,還囑咐小溫要做一個好人,懂得感恩的人。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通讀《金月光》溫老師用了很大的篇幅,宣傳煙台蘋果,有機會就替煙台蘋果喊兩嗓子,是不折不扣的煙台蘋果代言人。溫老師還用很多筆墨寫了廟後呂家的村史、土地廟、父老鄉親等,是不折不扣的廟後呂家的好兒子。溫老師還寫了雲南的玉波、香港的玉林、同窗好友等等,是親朋好友不折不扣的貼心人。溫老師還用大量的篇幅寫了老崔的面館。2017年9月9日,齊魯晚報以《老崔的面館》為題,道了老崔在拆違拆臨的一路波折,引起濟南市委主要上司的關注,并在老崔大明湖店開了現場會,為經營業戶做好後續服務,是不折不扣的好記者。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讀《金月光》不舍得快看,怕看完了沒有下冊,讀着讀着,眼淚就流下來......

(圖檔選自溫老師空間)

清明|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象春天

作者簡介:林毅,山東省作協會員,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者,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作者。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