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作者:最愛情感驿站

作者:老龔書法 來源:美篇App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上個世紀1976年,是一個極不平常的年份。今天,大約在五十歲以上的人,都還能記得,這一年,發生了許許多多震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事件,比如三位偉人(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和毛澤東主席)相繼逝世;河北唐山大地震以及粉碎四人幫等。這些事件無一不影響着國家的命運,無一不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而對于我來說,這一年還有一件事決定着我的個人前途及未來的生活,那就是全國大中專院校招生。也就是說,這一年我的人生道路正處在十字路口,如何選擇,至關重要。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與前幾年招生模式相似,76年的高校招生,仍由國家教委部署,原則是下放或回鄉青年在農村、工廠或部隊鍛煉達兩年以上者,由個人報名,群衆推薦,擇優錄取。所不同的是畢業去向為“三來三去”(即社來社去,廠來廠去,軍來軍去)。

招生學校及名額由縣教委直接配置設定到每個公社。我所在的公社一共分給4個名額,分别是:安徽大學1名,淮南電力學校1名,六安師範學校1名及六安農機學校1名。公社黨委将其資訊在廣播站做了廣播,相關檔案傳達至每個生産大隊。黨委專門開會研究部署推薦工作,初步方案是,先在各個大隊分别推薦一名報公社,我們公社共9個大隊,即推薦上來有9人選,然後由公社黨委開會研究并投票表決4人上報縣教委。

推薦人選的個人材料(包括個人總結,政治學習體會及相關論文)由公社教育小組負責彙集整理。教育小組負責人姚主任分管全公社“文教衛”及下放知青工作,與我相識多年,對我也比較信任,是以前兩年的高校招生推薦工作,他都讓我幫忙整理文字資料。有了這些經曆,是以今年整理自己的材料就顯得輕車熟路了。

因我的個人材料比較完備,且品質很好,是以在公社黨委第二次表決會議中首先被确定下來,另外3人孫**、張**、毛**經過充分讨論最終也明朗了。黨委李書記在會上建議:“小龔同志在農村鍛煉期間表現很好,民辦教師工作做得出色,并經常為公社做些文秘工作(李書記是南下工農幹部,文化水準有限,他的很多講話稿大多是我起草的),安徽大學這個名額給他應是很合适的。其他幾位如何落實大家發揚民主”。在經過充分讨論和表決的結果是:張*去淮南電校,孫*去六安師範,毛*去六安農校。

孫*父親在得知其兒子沒有去成安大時,跑進公社大院大發雷霆(他當時是大隊長),甚至罵罵咧咧。說人家孩子家庭出身如何如何(暗指我),我們家是紅軍烈屬,三代以上不識字,苦大仇深,我家孩子不上大學誰上大學?經他這麼一鬧,全公社都知道了,影響很大,在當時政治挂帥的年代,公社書記也很無奈,隻好再次召開黨委會,将原方案調整為孫*去安大,安排我到電校,張*去師範,毛*不變,還是在農校。

推薦方案調整後,公社李書記和負責具體工作的姚主任先後找我談話,做我的工作。因政治因素,勸我放棄安大,并說電校也很不錯,還是國家配置設定呢,其他幾個學校都是哪來哪去。經兩位上司的勸說,我也隻好認了。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回到家,父親看我愁眉不展,便問起原因,我把孫父在公社大院發生的一幕如實告訴了他,父親聽過先感覺一愣,但稍後就恢複了平靜,緊接着一個勁的搖頭,且歎氣連連。原來父親與孫父曾是同一個大隊的基層幹部,有過多年的同僚經曆,孫父性格暴躁,愛争強好勝,這點他非常了解,勸我忍了,好在這次也能跳出農門了,讓我聽從上司的安排。面對父親的釋然,我也就沒有什麼怨恨了。

多說兩句,我與孫*原來在同一個大隊,文革時期,行政區劃我家被分到另一個大隊,在新的大隊,我是唯一一個高中生,是以被選為民辦教師,又被推薦上大學。若還在原大隊,這兩個機會還真不好說呢。父親對此事的釋然和我後來的想開也是不無道理的。

俗話說得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原來公社上司讓我去電校,是因為張*不願去淮南,當時淮南還比較亂,怕不安全,那隻好去師範了,後來張*看到我的安大機會被孫*擠掉,回城同父親告狀(張父當時是教委副主任兼師範校長,很有權勢),張父得知此情,在地委和縣裡做了點手腳,過後縣裡打電話對公社上司說安大的名額被收回了!說安大是個“空頭名額”,與此同時,張*放棄了師範,而孫*呢?如同雷擊一般,垂頭喪氣。這下師範隻能是不得已的選擇了。就這樣幾個來回反複,毛*的位子依舊是農校沒變。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一轉眼到了放暑假,整個假期,除了堅持參加生産隊勞動掙工分,滿腦子都是“入學通知書”以及新學校的場景,憧憬未來的希望,令我徹夜難眠。

9月9日,令全國人民無比愛戴的毛主席與世長辭了,人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為悼念毛主席逝世,寄托對偉人的哀思,全國高校新生報到被迫推遲。

直到當年12月份,各校新生報到才陸續開始。當我接到入學通知書,辦理戶口、糧油關系時,遇見張*同學,遂問其情況,她支支吾吾敷衍了兩句,我便不再下問。

我寒假回來,約幾位好友來我家相聚,張*同學也在被邀之列,通過交談,大緻了解張同學是要在年後去學校報到,當然是“安大”,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張父玩了一把“狸貓換太子”的遊戲啊!

揭密45年前的一段往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

電校尚未畢業,我被留校,并提前三個月走上講台,一站就是38年。中間錯過了“恢複聯考”、“民師轉正”等種種機會。但我無怨無悔,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一旦選擇了,就要堅持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