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事件第40天:局勢來到了十字路口,4月能否迎來和平?

作者:定風波裡
時間來到4月4日,俄烏事件已經40天了。美國42天攻下伊拉克,而俄烏談判仍有較大分歧。綜合判斷,或許局勢已然來到了十字路口,是4月迎來和平,還是走向深淵?

一、烏克蘭稱俄軍殺害當地平民,俄方否認

當地時間4月3日,烏克蘭媒體公布了一系列布查市平民死亡的圖檔和視訊,烏克蘭政府指責是俄軍殺害了這些平民。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最新回應:烏方的目的旨在“破壞和平談判”,并在Telegram上寫道:“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于2022年4月4日就烏克蘭軍隊和激進分子在布查發起的挑釁舉行會議。基輔政權的另一項罪行的實質,是破壞和平談判和更新暴力。”

布查事件确實引人側目,傳達了大量資訊和重磅信号。一是這是由烏克蘭媒體公布,并且烏克蘭當局還指責了俄軍殺害平民;二是俄羅斯發言人表示要求就布查事件舉行會議,并指出這是破壞和平談判和更新暴力;三是人心歸附及國際道義已經是雙方重點争取的标的。

這或許說明着俄烏不僅對時局看法不一樣,盤外招也是層出不窮。(此前,美國媒體曝光烏克蘭情報局表示哈爾科夫居民給俄軍士兵送毒蛋糕毒酒,導緻俄方2死500傷)

總之,這些事件無疑為俄烏談判蒙上了陰影。而相信這些事件,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俄烏雙方都會努力證明自己。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并不是可以說輕易過去了。可以想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雙方會就而布查事件進行持續的交鋒。

二、美國隔岸觀火,想好事占盡

俄烏事件第40天:局勢來到了十字路口,4月能否迎來和平?

城市天際線上的月亮升起塔科馬華盛頓美國

美國一方面表示“很快将對俄羅斯采取更多行動”。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内德·普萊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暗示,美國“很快”将對俄羅斯采取更多行動。“美國将繼續向克裡姆林宮、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其周圍的所有人施加壓力,人們很快就會看到美國向俄羅斯施加額外的壓力和制裁。”

另一方面卻又加大采購俄羅斯石油的産量。俄羅斯方面稱,過去一周美國購買俄羅斯的石油的産量增加了43%,達成每日10萬桶。

對此,俄羅斯官員稱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量大增,同時強迫歐洲制裁俄。并且,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又表示,由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導緻美元和歐元的可信度降低,俄羅斯将把“盧布結算令”的适用範圍從現階段的天然氣擴大至其他出口貨物。

更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成員國斯洛伐克已經表示願意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或許,俄歐較量越發明顯。

結合之前俄羅斯在俄烏五輪談判的對美國的批評,稱其在背後左右烏克蘭的談判的意志。如今,俄烏事件過去了40天。或許,美國的态度和立場越發清晰。隔岸觀火、笑看風雲,如意算盤已經昭然如揭。

三、俄羅斯表示準備在任何方向開通更多人道主義走廊

俄烏事件第40天:局勢來到了十字路口,4月能否迎來和平?

澤連斯基遣責俄羅斯殺害平民,要求西方加大制裁

當地時間4月3日,俄羅斯國家防禦指揮中心負責人米津采夫說,應土耳其方面的倡議,俄方将于4月4日開通馬裡烏波爾至别爾江斯克的人道主義走廊。此外,俄方準備“在任何方向開通更多人道主義走廊”。

另外,米津采夫表示:自3月2日以來,俄羅斯已向烏克蘭運送7842.3噸人道主義物資,開展739次人道主義行動。自俄方開展特别軍事行動以來,已有585458人從危險地區撤到俄羅斯,其中包括117405名兒童。

當然,客觀地說,俄羅斯的人道主義物資大多是投放于頓巴斯地區。但沖突事件以來,俄羅斯确實保持了較大的克制。對基輔也是采取圍而不攻的戰略,其他地區同樣也是以去軍事化、以打擊軍事設施為主要軍事核心目标。

總體來講,俄羅斯的較大克制是基于全方面的考慮,不僅是基于同宗同源。事實上,烏克蘭也很難認定目前是全民皆兵。因為一個顯然的事實是烏克蘭内部已經是隔閡重重,東中西地區顯然對烏克蘭的認同感是存在差異的。

或許應當說,俄羅斯的特别軍事行動也過去的三十年的所有戰事不同的。俄羅斯保持較大克制也應當了解為是一種全面的戰略考量。截止目前,仍保持着談判和人道主義通道,也至少說明着和平談判盡管艱難,但始終是作為最主要的選擇。

四、寫在最後

俄烏沖突持續,風險将蔓延多個地區。直覺影響了俄烏雙方的經濟民生。

烏克蘭方面,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最新資料顯示,已經有超過338萬烏克蘭難民逃到了鄰國,僅波蘭一個國家就收容了超過205萬烏克蘭難民。世行也已經大幅調低雙方的經濟預期,而烏克蘭官方已經表示直接損失近6000億美元(相當2021年gdp的3倍)。

而俄羅斯衆多平民飽受西方無理制裁,甚至連俄羅斯作家和書籍都遭受封禁,同時還引起社會通脹問題。有在俄羅斯定居的華人部落客通過實拍超市等視訊表示制裁确實對群眾的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同時,沖突持續還不僅隻是影響雙方,歐洲也将陷入能源和難民的雙重危機,蔓延一時的黃馬甲運動也有卷土重來之隐憂。事實上,英國、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已經爆發了規模性抗議。

總之,作為第三方,基于現實的複雜性,理性判斷沖突大機率還将繼續持續。但個人還是希望雙方能夠盡早和平談判結束戰事,希望其他方不是加劇局勢緊張、而是促進和平談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