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1、

《心居》馬上大結局了,婆家人打算送馮曉琴一套房。公公和兒媳說,我和你阿姐商量好了,咱們把這個房子買下來,就寫你名字了。

這要是顧磊還在的時候,馮曉琴該有多高興,肯定也會開心的收下。但是,經曆了很多的馮曉琴卻拒絕了。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馮曉琴為什麼不要這個房子了呢?

其實,馮曉琴一直期待的是婆家人能給予自己一個肯定,可是以前這個家裡都防着她,覺得她過于算計,生怕她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現在,大姑姐顧清俞經曆了一些事,也終于能站在曉琴的角度了解她了。婆家人也真正的接納了馮曉琴。也許,馮曉琴覺得這就足夠了。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馮曉琴一個外來妹,到了上海就想站穩腳跟,也想有個屬于自己的家。可是,丈夫顧磊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導緻馮曉琴一直找尋不到安全感。是以,她總認為如果要擁有一個房子,自己一家三口搬出去就好了。自從丈夫去世,到馮曉琴自己創業,在生活的磨練當中,她才明白真正的安全感并不來自于房子,而是心裡的安定。

2、

看了這部劇,喜歡馮曉琴的人和喜歡顧清俞的人經常會争論不休,總想論出個對錯。

有一個網友說的一句話切中要害,她說喜歡馮曉琴的基本上都是做媳婦的。

這話是對的,隻有經曆過才能感同身受。

馮曉琴有是底線的,初心不變,她很努力的靠着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輕易妥協,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沒辦法做到她這樣。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作為顧家的兒媳婦,一般人可能做不到馮曉琴這麼優秀的。

顧家上有顧磊奶奶、公公、中間有顧磊,下面還有一個孩子。當然還有一個精緻高傲,目下無塵的大姑姐顧清俞。

顧家每個星期還要所有親屬聚餐一次。

要想在這樣的婆家生存,必須要聰明能幹,識大體,懂得人情往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馮曉琴都做到了。

早上,馮曉琴要煮飯,要煎韭菜餅,要準備粥,鹹菜,面包,牛奶,白煮蛋,人多,個人口味不同,是以早餐也雜。

80歲的顧老太早上鍛煉回來,進屋就嚷嚷餓,馮曉琴馬上盛粥,熱乎乎地端上來,還要配上小菜。

顧家有一張老式八仙桌,桌子上的早餐,瓶瓶罐罐,佐料什麼的基本擺滿。

這一大家子,一個人伺候,真虧馮曉琴能幹。

安徽菜偏辣,馮曉琴來上海後硬是學會了幾個本幫小菜,連顧老太挑剔的嘴,也會時不時地誇贊一下。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馮曉琴是要強的,她做什麼都想做到完美。這一點她和顧清俞有點像,性格中都有好強的一面,不會輕易低頭。

妹妹馮茜茜總是對顧清俞有敵意,替姐姐抱不平。馮曉琴反而告訴妹妹“投緣就多說幾句,不投緣就少說幾句,不就行了。”

而馮曉琴對待顧清俞到跟長輩是差不多的級别,一聲“阿姐”叫的隆重又親切。

馮曉琴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該說的不多說一句,但是,别人要想欺負她也不可能占到便宜。她就是這麼現實又精明的女人。

一次顧家聚餐的時候,大伯母蘇望娣提出想讓馮茜茜去給顧昕家做保姆。在廚房忙着的馮曉琴讓妹妹待在廚房别動。她端着炸好的春卷往桌子上一放,“嘭”的一聲不大不小,她笑着招呼大家吃,親自給每個人夾,唯獨沒給蘇望娣夾,就算盤子裡還剩兩隻春卷,她也一股腦倒進葛月的盤裡。

轉身去了廚房,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

之後,叮囑妹妹出去坐着大大方方的吃,以後家務一樣不用你幫忙,不許再進廚房,早點把英語四級考出來。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這時候的馮曉琴自尊心是極強的,她不允許有人看輕自己以及妹妹。

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道盡了曉琴的心酸:“陪襯終歸是陪襯。當不了主角,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卻依然不敢怠慢。愈發頑強地來來回回。”

是以,馮曉琴迫切地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

3、

相比原著中,電視劇增加了更現實的因素,就是馮曉琴問大姑姐借錢買房,這也導緻了之後一系列的沖突産生。

顧磊的死更加增加了馮曉琴想要買房的想法。因為無處可去,她隻好繼續住在顧家,依然像以前一樣生活。

有人會覺得馮曉琴有些皮厚,其實,在當下的情境中是她能做的唯一的選擇。她這個時候必須現實一點,因為她要生存,還要養活孩子。哪怕大姑姐顧清俞瞧不起她,甚至懷疑她偷了張阿伯家的東西,既然你說我這樣那就這樣,她也會反話正說回怼過去,但是那份懷疑真的讓人窒息。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是以,女人沒有生存的能力是沒法談自尊的。

後來,馮曉琴撺掇展翔開養老院,也是她的步步為營,因為自從顧磊沒了之後,她明白人終究是要靠自己的。她說:“我是覺得,要做就做别人沒弄過的。成功了最好,不成功至少嘗試過了,對得起自己。”

原著裡,馮曉琴最終得到了展翔的肯定,‘不晚’交給誰,我都不放心,唯獨交給你,我竟是一點心事也不擔。爺叔信得過你,也有一點點佩服你。真心話,不騙你。”說着,在她頭上輕輕撫了一下。

書中的結局 馮曉琴送走了出了事的妹妹,自己則和“弟弟”馮大年留在了上海,她又給他報了夜校,英語和計算機,馮大年也沒有拒絕,一副任她擺布的樣子。她繼續經營着“不晚”。

《心居》原著:馮曉琴做顧家兒媳有多難?大姑姐顧清俞永遠不會懂

開放式的結局,也許就暗示了生活本就沒有結局。人生總是充滿各種偶然性,是不可預測的。你隻能努力,但永遠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馮曉琴終于在經曆了種種之後,才明白了生活的真相。

每個人被命運碾壓的疼痛感是一樣的,對生活的無可奈何也是一樣的。所幸的是在我們獨自在黑暗中行走的時候,你的隐忍,你的積極,你的努力,都會成為一抹陽光,照亮自己的人生。隻要清醒不盲目,知足而不滿足,你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