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沐心、江左梅娘
非要給聰明人排序的話,你覺得《心居》裡,誰是最聰明的女人?
顧清俞夠聰明,但她這種傲女人容易栽在感情上;馮曉琴也夠聰明,但她“傻”在隻挑中了房子沒有挑中好男人;葛玥就更不用提了,當了扶貧婚姻的犧牲品。
唯獨馮茜茜,渾身都透着聰明勁,事業上,初為職場新人的她懂得如何避開男客戶的非分舉動,成功拉到300萬的存單;
感情上,她沒有顧清俞的潔癖,也比馮曉琴豁得出,隻見了幾次面,就把開途安坐擁幾套房産的上海土著男吸引得着急準備彩禮要娶她。
然而,擁有“小漂亮”的馮茜茜過于聰明了,得了點聰明的甜頭後,就放棄了做人做事的底線,走起捷徑來,到頭來,還是輸給了穩紮穩打的馮曉琴。
希望馮茜茜的結局,能給想走捷徑的姑娘提個醒:正道難走,捷徑難回頭!
01能力低而心氣高的姑娘,最容易動歪腦筋
馮曉琴國中畢業就來上海讨生活,看到老實疙瘩顧磊有房有正經工作,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婚姻的上限,頂多是顧磊這樣的男人,索性放平心态,嫁了。
但馮茜茜的心氣要比馮曉琴高出一大截,高中畢業的她想要過上顧清俞那樣的生活;想要在上海的中心地段,穿正裝上下班;想靠自己在上海買一套房子。
她的座右銘是:“心有多大,機會就有多大。”
可心氣再高,也得有實力才行。顧清俞心氣高,也有那份實力,讀書的時候她拼命,工作的時候她賣力。外人看着她輕輕松松買豪宅,卻沒有看到她背後的辛苦。
馮茜茜不想那麼多,她看不到自己的短闆,隻想着别人有的,她也要有。
而當一個人能力撐不起心氣的時候,就特别容易動歪腦筋。
同鄉的姐妹有因為和老闆做假合同騙别人1000多萬,隻能東躲西藏的;也有當保姆偷東家錢,判刑2年的。
馮茜茜一開始并不想走類似的捷徑而遭殃。可等捷徑真的擺在面前時,她的理智還是戰勝不了欲望的。
和政府機關上班的顧昕搭上葛玥舅舅這個房地産老闆後,顧昕提醒在銀行跑業務的馮茜茜:
“我丈人出事,跟葛玥舅舅多少搭點界。房地産不比别的,形勢擺在那裡,你自己拎清。”
馮茜茜選擇性地忽視了同鄉姐妹的教訓,她搗鬼把銀行的錢轉到那個财務主管的公司賬上,再轉到葛玥舅舅的公司。
這一進一出,讓葛玥舅舅滿意地給了她高昂的回扣,并且隻收她200萬卻賣給她市值800萬的房子。
這個小姑娘還機敏地想到推遲辦房産證,鑽政策的空子省房産稅,即使出手,也不是二手房,省幾十萬的稅,還能掙差價。
東野圭吾說過:
“沒有腳踏實地地建立起來的東西,就無法形成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撐。”
是的,一切好東西都需要實力支撐,沒有實力,就别去豔羨或者劍走偏鋒地去獲得,因為等它坍塌的那一天,你後悔都來不及。
02靠捷徑得來的好日子,終究是一場空
馮茜茜當初靠姐姐的關系,到銀行上班後,才發現像她這樣的小白,很難在不景氣的市場上拉到存單。
憑小聰明拿到一筆300萬的存單後,在客戶的提點下,馮茜茜就把目光轉向了手握資源優勢的顧昕。
她觀察到顧昕并不喜歡葛玥那種白開水似的老婆,被老丈人A錢連累的他,此刻最需要的是有人排解憋屈。
是以,馮茜茜适時地遞上了關心,等發現這些還不足以“攻”下顧昕時,她想到了用色相吸引。
馮茜茜走出這一步,也進行了一番心理掙紮。她到衛生間補了個妝後,原著中這樣寫到:她暗地裡咬了咬牙,對自己說“隻這一回,也沒什麼”。
聰明人看人穩準狠,馮茜茜押對人了,顧昕對她很上心,把同科室負責貸款的同僚介紹給她,還在自己孩子的滿月宴上,把葛玥舅舅推給她。
有的放矢的暧昧最能戳中男人的心,在顧昕的照拂下,兩個人狼狽為奸,幹起了騙貸套貸的勾當。
馮曉琴知道後,勸妹妹别胡來。馮茜茜不以為然,回怼:
“不抓牢顧昕這棵救命稻草,我做到六十歲也就是個小職員,還不如在老家混着,至少人還輕松些。”
短短幾個月,馮茜茜就借着顧昕這層關系,擁有了超強的拉存款能力,做到了小組經理,還找了條件特别好的對象。
可惜這一切,在顧昕被調查後,全都化為烏有。她工作丢了,優質的對象也沒法繼續了,好在房子沒下來,要不然,馮茜茜還會因為受賄罪蹲大獄。
靠捷徑得來的好日子,好比海市蜃樓,光線恢複正常後,将來的路隻會更差更難走哪。
03梅娘說
馮茜茜一開始還是懂得見好就收的,面對對她很好的上海本地優質男,她不想再和顧昕搞地下情了。
想要的東西都在向她奔來,自己不到一年,賺足同齡女孩一輩子也得不到的财富,階層也提升到了可以和顧清俞比肩的份上,馮茜茜很滿意。
是以,在顧昕提出想要回歸家庭的時候,馮茜茜很爽快地答應了,還大方地送上祝福。
可是最終還是因為顧昕的事情敗露,她也身敗名裂,最後那個真心愛她的男人也走了。
記得劇中,馮茜茜打算先回老家住一陣,再去追夢人的樂園--廣州。離開上海那天,她對馮曉琴說:“我有預感,不會這麼順利的。”
語氣雖然平靜,但馮曉琴聽得出,妹妹不甘心。車子開動後,馮茜茜再也忍不住了,哭得一塌糊塗,上海的繁華,從此和她再也沒有關系了。
可是這究竟又能怪誰呢?
書法家田英章老師說過很簡單的一句話:“不走捷徑就是最好的捷徑”。
如果馮茜茜不去走捷徑,而是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完全可能借着馮曉琴這個會謀劃的姐姐,在上海過上不算差的日子。
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隻有結果和後果。捷徑好走,難掉頭。什麼時候喊咔,完全不受當事人的意志左右。即使你不想繼續下去了,也由不得你。
一切看似回到了原點,可是當事人的心态卻很難複原。再怎麼說,見過高山後,跌回溝裡的感覺,總是不好受的。
英國哲學家兼思想家培根說:
“人生如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縱然馮姑娘能夠僥幸嫁給那個本地人,但是她靠色相搭湊的假本事總有被戳破的一天,她那種不幹淨的過去也總會被揭穿,是以這種捷徑真的是沒意義的。
說實在的,從長遠看,雖然一步步地走上坡路會累會喘,但是它穩當,不會踩空。
是以,走得快,不如走得穩。人生最大的捷徑,隻有一種,那就是踏踏實實地,辛辛苦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你可以在累的時候,停下休息會,然後,繼續不停歇地往前走,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捷徑。
人生很長,也很短,大是大非的關鍵幾步上,切記:甯願慢,不要錯!
向現實低頭,從腳下開始一步一步地走,這不丢人,這是一種真正的明智,最怕的是能力不足,心氣又高得離譜,那自然最終也會摔得更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