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在中國職業聯賽正處于特殊時期之際,想要保證三級聯賽的相對完整性,分批次解決欠薪,幾乎是唯一一個可行方法。
4月3日,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攜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俱樂部召開線上會議。會議上有重磅消息公布:2022賽季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俱樂部準入結果出爐。結果18家中超俱樂部全部過關,而在中甲和中乙,各有17家和22家俱樂部通過準入稽核。然而相比準入結果,更受關注的是《俱樂部欠薪解決方案及罰則》的出台,這标志着坊間所流傳的“過渡性補薪”成為現實。在中國職業聯賽正處于特殊時期之際,想要保證三級聯賽的相對完整性,分批次解決欠薪,幾乎是唯一一個可行方法。

對于分批次解決欠薪,參加線上會議的諸多俱樂部代表早有預料。實際上,很多欠薪俱樂部老總也傾向于“分批”。比如某北方老牌勁旅,俱樂部與前任外教、外援等人的欠款糾紛衆人皆知,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一直秉承步步為營外加有效解決的政策。可在實際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影響到現有球員的薪資發放。是以,該俱樂部所秉承的方針,就是類似于足協所出台的《解決方案及罰則》分批次補薪,這也得到諸多球員的認同。而實際上在很多欠薪俱樂部,延期既是一種無奈,最終也都會成為共識。
但延期并不等于妥協。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所出台的《俱樂部欠薪解決方案及罰則》也規定到很多“條條框框”。比如各俱樂部2022賽季不得有新的欠薪發生,而針對2021賽季及之前的欠薪,總共設立三個時間節點進行分階段、分批次解決:2022年7月31日前,解決欠薪不低于總額的30%;2022年10月31日前,解決欠薪不低于總額的70%;2022年12月31日前,解決全部欠薪。
有規就有罰。倘若欠薪俱樂部在以上三個時間點無法達到要求,将會分别給予:
1. 禁止2022賽季第二次轉會視窗注冊新球員并處罰扣除聯賽積分3分;
2. 處罰扣除聯賽積分6分;
3. 處以降級或取消準入資格。
而倘若在2022賽季存在新的欠薪事實,将視情況處以扣除2023賽季聯賽積分、降級或取消準入資格的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解決方案及罰則》還規定:對于2022年12月31日前不能全部解決欠薪問題的俱樂部,俱樂部須與包括但不限于教練員、球員、從業人員在内的被欠薪人員達成解決協定,并于2022年4月8日17時前交于中國足協備案,并按照備案協定中确定的時間節點解決欠薪。據介紹,此條款主要适用于中超俱樂部,主要所指拖欠本土球員工資數以千萬元計,拖欠外援及外教數以億元計的大額案例。對此,中國足協和中足聯籌備組并不予以任何時間上和比例上的限制。隻要當事人與俱樂部達成解決協定,都可以交于足協備案。
或許外界還會對于“延期分批解決欠薪”頗有微詞,但本着保障球員個體利益、俱樂部現實狀況、三級聯賽相對完整性的初衷,這是一個最能三方兼顧的方案。中足聯相關人士表示,“延期解決,分批解決,既是為中超轉危為安赢得寶貴的時間,也能保證職業聯賽的相對完整性和規律性。”包括一些經營狀況非常困難的俱樂部高層,對于延期分批的做法早有心理準備。“現在最關鍵的是,接下來如何解決困難?職業聯賽最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做事,欠薪問題準許延期分批解決,至少保證了中超的最高價值度。否則倘若有那麼幾家像蘇甯一樣直接散夥,對于聯賽的品牌效應和招商工作,又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打擊。招商不力就會連累開源,開源受挫意味着更難還錢,那就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這位俱樂部人士坦言,隻有全力確定新賽季中超最大程度的完整性和觀賞性,才可以保證聯賽和俱樂部贊助商的利益,“有了足夠的品牌露出,才可以期待更為可觀的分紅,贊助商才願意進來。等到恢複主客場時,市場才有機會進一步開發。”
在延期分批解決欠薪的背景下,中國足協和中足聯籌備組的首要目标,就是確定2022年三級職業聯賽正常開打,特别是中超,是要保證全部踢完34輪比賽。據悉,新賽季中超将以“8+8+8+10”分為4個階段開打,盡管前8輪很有可能采取賽會制,但針對之後的比賽特别是三、四階段,中國足協和中足聯籌備組仍在全力推行主客場。至于中超開幕時間,目前各方所努力的目标是在4月28日,即使延後預計也隻有幾天之差。相關人士表示,最晚在4月13日,将會針對新賽季中超參賽球隊和賽制予以敲定。
文|王曉瑞
編輯|DB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