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前不久,筆者走進長沙博物館,參觀了1月26日起在這裡舉辦的“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圖檔聯展”,通過近百個版面展示的圖文并茂的資料,了解了虎在自然世界、曆史文化、民俗生活中的生動形象,感受到了有關虎的生肖文物和生肖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十二生肖是中國人乃至整個中華文化圈中普及率最高的傳統文化符号,是中華民族探索自然,将對動物的認識融入人類文化生活的重要成果,經過千百年來的演化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春節的吉祥物和傳統年俗文化的象征。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年新春,中國文物報社聯合各地近50家文博機構,衆籌數百幅與虎相關的文物、标本、藝術品圖檔,集結成生肖文物圖檔聯展,走進博物館、社群、鄉村、校園,長沙博物館聯合省内28家文博機構積極參與聯展,是以有了前述這個展覽。展覽将持續至4月26日。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虎躍萬年——自然世界中的虎”“虎踞東方——曆史文化中的虎”“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

公元2022年是中國農曆虎年。虎,又叫“老虎”,屬大型食肉類貓科動物,起源于亞洲,力大靈活,性兇猛。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自古被視為象征勇氣、力量以及财富的瑞獸,也是扶正鎮邪的保護神。千百年來,國人素仰虎的勇猛、威儀,崇虎、尊虎,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并使虎的形象出現在服裝服飾、建築裝飾、飲食器具、文物藝術品等諸多生活元素之中,用以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虎的靈性與活力,早已融彙在中華文化強健的生命裡。

吉,善也,美也;祥,好也,福也。長期以來,人們用各種吉祥圖案來裝點生活。虎在政治生活體系中的威嚴性不言而喻,當它走出統治階層進入民間社會時,則更加多了一份視覺圖案的溫情色彩和表現技法上的浪漫。人們對于自然的崇拜,渴望自然護佑的心理訴求,使虎成為了生活中的吉祥物象之一。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起源于大約11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虎是由遠古時期食肉類進化而來的。在第三紀早期,類似貓科的食肉類就已相當發達,但是經過第四紀末的大滅絕後,貓科中隻有貓亞科幸存下來,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至21世紀。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目前已知最早的虎化石是由中國科學家在甘肅發現的龍擔虎,生存于約250萬年前的更新世初期,許多科學家也據此推測老虎起源于中國。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的分布區域曾經涵蓋了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不同氣候帶。今天,虎的輻射範圍大約在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目前,虎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俄羅斯和泰國。尚存的虎亞種共有6個:西伯利亞虎、孟加拉虎、華南虎、蘇門答臘虎、馬來亞虎和印支虎。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動物,在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地生活。虎常單獨活動,無固定巢穴,多于黃昏至夜間在山林間遊蕩尋食,白天潛伏休息。

近百年來,由于環境污染、生态退化,加之人類無節制的盜獵捕殺,全球野生虎數量銳減,物種存續日趨危殆,裡海虎、爪哇虎、巴厘虎三個亞種走向滅絕,中國獨有的華南虎也已蹤迹難覓了。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在亞洲地區沒有天敵,是絕對的“百獸之王”。

虎作為神州大地上最大最兇猛的掠食動物,中華先民在與虎共生的環境中,對虎威猛神武的氣勢、百折不撓的精神、強健剽悍的體魄,既敬畏又向往,将其視為神明進行崇拜,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

敬畏是虎的威猛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古代帝王将相便利用虎的震懾力來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人們塑虎為器的最初目的,就是借虎的威儀将王權與神權結合,以此象征公權力。龍為君,虎為将,自古以來,虎就被用來象征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調兵遣将的兵符上面也會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早在距今約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個象形的“虎”字,先秦神話巨著《山海經》曾有“虎禦兇魅”的記載,秦漢時白虎與青龍、朱雀、玄武共同被列為“四靈”、“四神”或“四象”,它專門守護西方。四神是百姓喜愛的吉祥物,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古人将虎作為主管風雷的自然神,也将其作為财神、山神、土地神和城隍的坐騎,與各路神祇一道,成為平安、财富的守護神。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從石器時代的岩畫,到商周的青銅、秦漢的石雕、魏晉南北朝的壁畫,乃至唐宋明清的書畫都不乏虎的存在。在曆朝曆代銅、瓷、金、玉器中,虎的形象更是豐富多彩,栩栩如生。一身王者之氣的虎,是曆代中國畫家競相追求表現的對象,在不同時期工筆畫、寫意畫、文人畫作品中不再是兇猛的野獸,而是化身為一種可愛的、有靈性的動物形象。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傳統文化中,虎還常常與龍并稱,形成了龍虎相合的文化符号。《周易》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相傳“人文初祖”伏羲就是“風姓”,而虎就是伏羲的化身。龍飛于天,虎行于地,是以龍與虎結合在一起,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征和美化權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懼的對象,有時也充當逐妖、祛邪、鎮宅的角色,構成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風俗文化特質。由于龍是皇權的專屬符号,龍盤虎踞則顯現了至高無上的正義與權威。

1987年河南濮陽的蚌塑“龍虎”墓,中部為一壯年男性,頭向南方,東西兩側分别用天然蚌殼堆塑似龍、虎的動物形象。類似的蚌塑圖形在遺址内共發現三組。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虎文化源遠流長。關于虎的神話、虎的傳奇故事,在全國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傳。在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各種宗教中,虎都是被崇拜的對象,少數民族的史詩中還提到“天地日月、風雨雷電,無不化生于虎”。

在與自然的抗争中,人們學會了對自然的依賴甚至膜拜,于是,虎的霸氣和勇猛在人們的内心世界被賦予了神力,成為崇拜的對象之一,希望借助這種圖騰來避禍減災、保佑子孫繁衍。從遠古時代到今天的各種宗教,對虎的崇拜由來已久,甚至各種關于虎的神奇傳說和各民族由虎而成的有趣習俗,被傳承千年。當世俗中的具象升華到思想意識的層面上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虎便被戴上了神的光環。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虎的形象進入民間後,更是成為了世代相傳的“吉祥物”,人們認為虎能夠分辨善惡、鎮魔驅鬼、辟邪除穢、益壽延年,還能夠保護兒童成長,驅除家庭災禍。民間畫虎避邪,也畫虎迎祥。虎的形象在經曆了漫長時光,接受了豐富的文化填充之後,由繁化簡地符号化了:驅邪與祈福,這就是虎形象的民俗學意蘊。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于是,虎的形象經常被挂在牆上并正對大門,惡魔不敢進入;還有人睡虎頭枕期盼健康強壯;更有兒童戴着虎頭帽、穿着虎頭鞋以求平安。

講究倫理綱常的儒家思想認為,家族香火的延續是第一位的。在這種觀念之下,中國人将最重要、最美好的祝福都凝聚在孩子的飾物和用具上。那些攝人魂魄的猛虎在孩子身上換了一種面貌,或可愛或憨厚或調皮,色彩斑斓,虎虎生福,意趣盎然。因為人們相信,虎能護佑孩子們茁壯成長,趨吉避兇,平安健康。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年畫、剪紙、刺繡、服飾、兒童玩具、婦女頭飾、建築裝飾甚至是食品中都有虎的形象。可以說,在全中國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中,虎都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虎年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形象生動,展示生肖文物、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次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圖檔聯展,讓我對虎這種動物及與之有關的生肖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深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對其傳承、發揚的責任重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