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日前首播專題片《小人書裡的大畫家·汪觀清》,講述海派繪畫名家、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汪觀清跨越60年的藝術人生,以及其創作連環畫《紅日》背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圖說:汪觀清

這部人物傳記片時長20分鐘,制作曆時2個多月。節目編導潘豐生透露:“選題聚焦著名連環畫家汪觀清,跟随老先生重訪藝術生命中的若幹重要地點:山東孟良崮、安徽歙縣、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專題片以汪老創作連環畫《紅日》的幕後故事以及日後的水墨藝術成就劃分為上下兩部分。”談及此次紀錄片的拍攝經過,潘導感觸頗深:“這次分别到上海和徽州兩個城市取景,在上海主要是拍攝汪老的家中生活,而在故鄉徽州則是圍繞汪觀清先生鄉梓情深和捐獻銅牛等活動進行記錄。” 之前《人物·故事》欄目還介紹了包括張樂平顧炳鑫兩位上海連環畫家。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圖說:汪觀清在寫生

汪觀清,1931年生于安徽歙縣金灘,11歲來到上海開啟繪畫人生。作為海派繪畫的代表人物,他擅長連環畫和國畫,畫牛尤為出名,早年揚名畫壇的是在連環畫創作上的那股“牛”勁。故事要從1960年夏初,濃眉大眼的小年輕在孟良崮半山腰住下,很快就融入了當地人生活,白天勞動,晚上畫畫,條件再苦也不退縮,改編軍事題材小說《紅日》的信念支撐着他。汪觀清的畫畫功夫幾乎是自學成才,因為出手快,領域廣,在人美社的老畫家中是嶄露頭角的年輕小夥,《紅日》成為證明他才華的良機。他穿上軍裝,沉浸入部隊生活中:向老兵請教作戰細節與軍事要領,比如作戰進攻時側身曲線沖鋒,手榴彈挂在左側;腿部細節畫得不夠準,是剛開始沒看到解放軍士兵用“三綁腿”,來自江南詩書家庭的汪觀清有了直覺認知。當地向導還在戰場講述烽火連天的感受,汪觀清就拿起紙筆鑽入山林,尋找子彈的痕迹,在現場還原當年解放軍英勇作戰的細節。曆時5年,汪觀清終于完成《紅日》的500多頁畫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産生巨大影響,被奉為經典的軍事題材繪畫。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圖說:汪觀清畫牛尤為出名

疫情防控期間,90歲的老畫家汪觀清通過電話接受記者采訪,他回憶起60多年前:“我要求自己要到生活中收集素材,因為我畫的都是現實題材。畫在哪裡,我就去哪裡,對畫家一定強調深入生活,因為我是人民的畫家,我要為人民畫畫。”汪觀清創作《南京路上好八連》時,在南京路好八連待了一個月,畫《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去長征路上走了三次。1963年2月26日,新民晚報連載了他創作的重大題材連環畫《偉大的普通一兵》,歌頌雷鋒同志光輝一生,共84幅。同年3月1日,毛主席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号召,影響深遠。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圖說:《小人書裡的大畫家·汪觀清》

汪觀清愛畫牛,善畫牛,其筆下的牛亦來源于生活。汪觀清專題片中戴着蓑帽在新安江上寫生,鏡頭中,幾頭河灘上的耕牛正在喝水。他談到:“自幼年時期起,因為家住山村,我就開始和牛打交道,之後在黃山練江牧場勞動期間,犁地放牛的經曆讓我對中國牛有了更深的情感。連環畫做加法,中國畫做減法,更強調筆墨,而家中四代人都屬牛,我在畫牛時将對家人和故鄉的感情帶到畫面中,畫面就生動有靈性了。”實際上,最能展現汪觀清之中國畫味的當屬其潛心十年創作的長達60米的巨幅長卷《夢裡徽州——新安江風情圖》。編導潘豐生說:“汪老的這幅長卷畫了1000多個人物,都是生活中、現實中的人,百餘個風俗故事,是生活中的場景亦是記憶中的場景,勾勒了徽州地區的百年風情。”

繪牛60載,跟着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裡的大畫家”

圖說:汪觀清為家鄉銅牛雕塑揭幕

汪觀清創作了銅牛雕塑《牛轉乾坤》,一尊放在出生地,陪着母親,守護着家鄉,另一尊放在了伴他成長的上海,在人民廣場地鐵站換乘大廳供公衆參觀。90歲高齡的汪觀清接連完成了兩個夙願,以最想要的方式回報了社會。“離開家鄉八十年,我的心葉落歸根。不過在創作上,我想像牛一樣,繼續奉獻、耕耘着下去。”專題片結尾提到,汪氏祖宅已經改建成一座公共藝術館,免費向公衆開放。(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通訊員 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