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賈岩峰報道“2022賽季的籌備工作比任何一個賽季來得都要更早,在2021賽季全部賽事打完後沒有幾天,2022賽季的籌備工作就開始了。”這是中足聯籌備組組長史強在談到新賽季準備工作時提到的一個細節。
2021賽季開始接管三級聯賽的籌備管理工作的中足聯籌備組,在2022賽季将繼續扮演聯賽組織者的重要角色。從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來看,想要重新開機聯賽,相當困難,即便如此,中足聯籌備組也一直在頂住壓力,與中國足協密切配合,為實作聯賽能在4月底開賽做着最後的沖刺準備。
目前重新開機聯賽有三大關鍵點:賽制與賽區安排、準入條件以及球員欠薪問題的解決、聯賽品質和品牌的保障。
2022賽季的準備工作為何開始得格外早?其中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足聯籌備組希望能夠大力推動恢複聯賽主客場制度,是以要設計出合理的賽程以及相應的突發情況應對方案,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人力去準備,但最終獲批的方案卻因為疫情的突然變化而不得不被暫時擱置了。
“雖然說我們2021賽季的整個賽事組織和品質,在賽會制的大前提下還算可以,但如果想要真正提升聯賽的觀感和品質,還是需要恢複主客場制,隻不過我們這次準備的主客場制,與大家以往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主客場制不一樣,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主客場制,所有球場的營運标準都必須首先考慮到尊重當地防疫政策,為此我們僅僅就防疫規劃就做了一百多頁的PPT,就是為了能夠獲得地方政府、體育局和地方足協等多方面的信任與支援,為中超聯賽能夠順利恢複主客場制做好每一項基礎工作。”中足聯籌備組組長史強在介紹新賽季的賽制時特别強調,做好防疫,時刻把防疫工作放在聯賽籌備工作的首位,是籌備組推動恢複主客場制的一個關鍵所在。就目前情況來看,新賽季第一階段的主客場制肯定是恢複不了了,隻能是暫時先實行賽會制。
按照籌備組的工作原則,一般是先确定中超賽區,然後再确定中甲賽區,中超今年采取的是34輪賽制,是以要分為3個賽區,每個賽區6支球隊,這3個賽區的确認工作如今也遇到了不小麻煩。
原本有一些賽區是敲定了的,但是随着疫情形勢的變化,使得某些賽區又有所猶豫了,畢竟一個賽區要接待來自不同地區的多支中超隊伍,加上中超主場比賽要求又高,這樣一來肯定要涉及到調動大量的公共安全力量,且對于整個城市的疫情防控也帶來巨大的壓力。正因如此,上賽季的兩個賽區都明确表示不想承辦本年度賽事了,未來會不會有轉機不好說。
這些天籌備組又在聯系其他城市承辦賽事,但是,比起過去兩個賽季有非常好的辦賽經驗的成熟賽區,綜合條件或許會有些不同。而這次談判的賽區目标,還是以本身擁有職業隊的城市為主,這樣一來被通融的可能性還會更高一些。由于計劃是月底開賽,是以賽區的确定工作初步定在本月11日左右。如果賽區能夠定下來的話,就意味着聯賽真的要開始了。
現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承受着較大壓力,怎麼讓行程碼異常的球隊和人員出城以及順利進入賽區,的确對各方的考驗都挺大的,尤其是中足聯籌備組。至于賽區的辦賽條件,相信各隊在目前形勢下也都能了解,這時候聯賽能順利開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其他的相較而言都不那麼重要了。
根據本報了解,在新賽季的18家中超俱樂部中,隻有7家是不欠薪的,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薪。在經過了多次會議讨論以及綜合考慮後,中國足協頒布了最新的2022年聯賽準入條件細則,這份細則大部分内容是針對三級聯賽的,隻有個别條款是隻适用于中超聯賽的。
這份聯賽準入條件細則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和幾個重要時間節點:
第一, 所有欠薪都必須在2022年12月31日前解決;第二,能夠與被欠薪者達成書面協定的,必須在4月8日前在中國足協備案,達不成協定的,按照原有合同上規定的數字償還;第三,償還中方球員的欠薪一共分為三個節點,分别是2022年7月31日前,10月30日前,12月31日前;第四,每個節點解決的欠薪額度不能低于總額的百分之三十;第五,如果第一個時間節點沒能執行,俱樂部被扣3分,如果第二個節點沒有執行,扣6分,第三個節點依然不執行的話,直接處罰降級。
由此看來,中國足協比往年更注意維護球員利益,給予了俱樂部和投資人很大的壓力。根據中足聯籌備組副組長劉軍介紹,此次準入條件制定的大原則是,在充分考慮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加快欠薪的解決程序,同時也是讓中國職業聯賽能夠有更良性的發展。
“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也不接受任何一家俱樂部以經濟困難為理由輕易躺平。中國足球可以共同面對困難,但不接受故意不信守承諾的行為。”這是劉軍在談到準入原則時給予的一個概括。中國足協與中足聯一起共同商議出的欠薪解決方案,也是建立在對整個欠薪情況和俱樂部償還能力的摸底前提下作出的,并非一個主觀和武斷的行為。之前曾經考慮過要求俱樂部首先清償低收入球員的薪資,但是後來綜合考慮還是讓俱樂部自己決定,足協隻負責稽核俱樂部償還欠款的證據和掌控時間節點。
會不會有俱樂部故意漏報、瞞報欠薪情況呢?如果是有備案合同和已經有仲裁結果的官司,這個基本不可能,因為足協本身就會去仲裁委調取所有去年因欠薪産生糾紛的案卷,作為對俱樂部遞交的欠薪名單和金額考核的一個依據。“這個我們已經公布了時間節點,如果球員在到了該節點沒有收到欠薪的話,可以提起仲裁。”而一旦仲裁認定欠薪事實存在的話,俱樂部就應該歸還,不然就會招緻處罰。
之是以這次足協這麼硬氣,也是充分考慮了中超聯賽品質的問題。如果球員都帶着情緒踢球,勢必會影響球員的心情和表現,那麼這樣下去會進一步損害聯賽品牌和形象,是以,保證比賽品質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用實際行動來捍衛。
此次清欠的薪資主要是寫在中國足協備案工作合同裡的,和已經作出明确裁決的金額,至于一些獎金或者其他形式的代言合同,隻要是沒有在工作合同中寫明的,将不作考核金額納入。
3月2日,根據體育總局最新釋出的檔案,體育總局和公安部将嚴查假球等違法違紀行為,并提出建議,如果職業聯賽和國際比賽出現假球事件,将追究到底,如果職業聯賽出現類似問題,聯賽組織、其所屬的職業俱樂部和直接責任經理将受到處罰,而如果在國際比賽中出現假球行為,當事人将面臨終身禁賽。
嚴防假賭黑,也同樣是中足聯籌備組籌備新賽季的一個關鍵點。随着近年薪資的大幅度下調,同時某些俱樂部還存在嚴重的欠薪行為,這時候在理論上是假賭黑最容易腐蝕足球圈的時候,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中國足協一方面下重拳清理欠薪,同時也不忘與公安部門通力合作,對賽事的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對于一些詭異的表現會一查到底,“中國聯賽的水準或許不高,但是聯賽的純潔度必須保證。”
除此之外,目前聯賽還面臨着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球員的身份問題。今年内援引進解除了人數限制,而肯投入的俱樂部又很少,是以難免有不少球員人心浮動,希望通過打官司解約的形式加盟新球隊,但目前裁決結果又還沒有正式作出,那這部分球員的身份如何界定?這是一個新問題。
對于新賽季的中超而言,目前暫時沒有因為任何一個賽事特别壓縮賽程的提前準備,除非到時候有特殊情況可能會做調整,但2022賽季的中超,力争要最大限度地打滿34輪聯賽,除非疫情影響實在不允許,才會考慮壓縮賽程。